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廚子老譚的北方往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5章 親人的感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85章 親人的感覺

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會發生太多如小說或者電影、電視劇中美好的、令人驚喜的橋段。

生活是現實的,真實存在的。我們會在某一時刻陷入到對美好的憧憬和感動中,但真正要面對的卻是實實在在的日子,和離不開的柴米油鹽。

百靈鳥一般的聲音來自東院的一個花季少女,此刻她正坐在輪椅上,帶著一臉純粹的水一般的清純,沉浸在歌聲的餘韻中。

少女身邊坐著個中年女人,嫻靜端莊,一看就是有文化素養的那種人。似乎是被歌聲打動,或者是歌聲勾起了她某些回憶,眼裡竟有著淚花。

這座院子沒有四合院大,雖小門小戶,但乾淨素雅,夜色中顯得寧靜溫馨。

“阿美妹妹還想聽嗎?”額爾敦隔著牆提高聲調問。

“想呀,你再唱。”百靈鳥的聲音清脆的飄過來。

悠揚的馬頭琴聲再次響起,一首呼倫貝爾大草原從蒙古漢子額爾敦嘴裡唱出。人們再次沉浸在美麗的歌聲中,彷彿到了草原,看到了成群的牛羊、碧綠的湖水和藍藍的天空------

夜深。

老譚喝了口雅茹泡好的茶,對在整理衣櫃的雅茹問:“雅茹,東院的小姑娘咋回事?”

“你說阿美呀?呵呵,是不是又聽額爾敦唱歌了?”雅茹笑問。

“嗯------”

“她愛聽額爾敦唱歌------跟你說,咱們住進來的時候人家就在這住,是老戶------”

東院阿美家一年之前一直是租出去的,一家人在城南的樓房住。不幸的是厄運降臨,阿美在上學路上出了車禍,左腿壓斷,右腳沒了,從此便坐上輪椅。

爸爸媽媽為了女兒出行方便,就從樓房搬回這裡。

老譚他們來的時候雖知道東院有人住,但從沒見過面,自是不知。

額爾敦來了後,一次酒後趁興拉起馬頭琴唱歌,那天阿美和今天一樣,跟媽媽坐在院子裡乘涼,被琴聲與歌聲吸引,傳過來百靈鳥的聲音。

打那以後彼此便認識熟悉起來,額爾敦每次拉琴唱歌,阿美都在牆那邊聆聽,並給與讚美。

這就是世間的美好吧。

“你見過阿美嗎?”老譚問。

“見過。”雅茹說:“挺文靜的,和她媽長得像。她媽是老師,她出車禍後就沒上班,一直在家照顧,對了,她媽老家內蒙的。”雅茹說。

“噢------他爸幹啥的?”

“做買賣的,在絲綢街上有個門市。”

“她現在還上學嗎?”

“沒有------但挺聰明,我挺喜歡。”

雅茹說完笑了,一臉的賢妻良母。

看著雅茹,老譚把思維拉回眼前,關切的問:“你兒子高二了吧?”

“嗯,開學高三。”說起兒子雅茹臉上泛起了幸福表情,說實在的,兒子是她的驕傲。“你兒子該上初中了吧?”

“是。”老譚說。

“你兒子聰明,學習肯定好。”

“呵呵,聰明是聰明,就是不學習,整天打球。”

說起兒子老譚也驕傲,只是內心有著愧疚——陪兒子的時間太少了。

“打球也行,身體好。”雅茹說著把衣櫃門關上,很自然的坐到老譚身邊,問:“你最近身體咋樣?”

“挺好,沒啥事。”老譚說。

“降壓藥想著吃,對了,張麗咋樣?”雅茹問。

“恢復的挺好,沒啥事了,瞅著和正常人一樣。”

“那還挺好------”

雅茹雖然知道老譚和張麗的關係不一般,有時候心裡泛酸,但善良的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心軟。

說起來雅茹離婚已經五年,來阿巧也四年了。無論在省城還是呼市,還是現在的蘇州,她用善良和熱心腸獲得了一眾的好名聲。

她就像個家姐,對誰都那麼照顧,有她的地方總會盪漾著脈脈親情。大家都親切的稱呼她“雅茹姐”,連歲數大的也這麼叫她。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四年來她帶出不少徒弟。憑心而論,呼市各店的餃子師傅差不多都是她帶出來的,在這方面可以和王紅比肩。

好名聲加上好人品,讓她收穫了不少讚譽。有幾位單身的大齡師傅向她發出求愛信號,都被她用淡淡的笑和煦而委婉的回絕了。

不是說那些師傅不夠優秀,而是她還沒有再找個男人成家的打算。這倒不是說要孤老終生,她打算先掙幾年錢,攢點積蓄,給自己一個硬撐依靠。

不是說社會太現實,情況在那擺著,一個離了婚的女人手裡要是沒有點錢,就是再婚也不硬撐,說話都得仰著臉矮三分。

話說回來,雖然離婚了,但兒子是親生的,現在是不用自己管,有爺爺奶奶呢,等成家立業的時候當媽的能不拿錢嗎?

得給兒子攢點兒錢,可能不多,但得攢。

當然,不打算找男人的原因有兒子的因素在內。兒子已經有了後媽,她不想再給找個後爹,那樣有些對不住。她想等兒子成家立業的,到時候找個老實厚道的人消停的過完這輩子。

我們也許會問,她對老譚有意思嗎?兩個人能不能再續前緣,把青春中的愛情繼續?

答案是否定的。雖然她說過自己相中的男人別人不能碰,但其中感慨的成分居多,也是應景而發。她不能,也不會去破壞老譚的家庭,相反更希望他過得好。

已經成年人了,青春所噴發的愛情枝丫即使沒有作果,也不會再次吐露漿汁。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經歷了懵懂的少年時光、潮氣蓬勃的青年時代、成熟穩重的中年和回首往事的老年。一個年齡段有一個年齡段的特點,到哪個年齡段會自然而然的用哪個年齡段的思維去考慮問題、待人接物和處理事情。

這是一個無形的法則標準,對每個人來說沒有逾越性,只有遲來或晚走而已。

雅茹心中有兩個老譚,一個是年輕的,自己的初戀;一個是現在的,成熟了的男人。當看不到、或者是失眠難以入睡的時候,年輕的老譚會在眼前浮現,思緒也會飄飛到二十年前,幸福的回味著愛情的甜蜜。

當和成熟了的老譚在一起時,感覺似乎已經走完了只有自己知道的愛情之路,幾經跋涉,幾經風雨,像過日子一樣終於穩定下來。

看著他心暖,目光如妻子看丈夫,也如妹妹看哥哥,還會像姐姐看弟弟。總之沒了愛情的熾熱,多了親人的關懷與溫情。

是的,親人,就是這種感覺。

雅茹看看時間已經十二點了,站起來準備走,走前囑咐道:“換的衣服放床頭了,脫下來的放洗衣機裡就行,我明天洗。”

“嗯,知道了。”老譚答應著。

“困了,我回了。”

雅茹推門出去,又回過頭說:“早點睡,少看手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