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廚子老譚的北方往事最新章節列表 > 第44章 朋友-房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4章 朋友-房子

李萬山和豔華他們到甘旗卡旅遊,袁姐也邀請了小鳳過來玩兩天,小鳳欣然答應,同時把劉哥也帶來了。

一行人在袁姐和老譚的帶領下去了大青溝、孝莊陵、阿古拉公園、跑馬場,到這些景點遊玩一番,吃了烤全羊,手把肉,觀看了篝火晚會。

兩天下來大家玩的非常盡興,都有些意猶未盡。

燕子和豔華跟老譚說了要開個小飯店的打算,老譚分析說現在三臺子缺一家好一點的餃子館,開在松山路和北三臺子都行,面積最好在二百到三百平,總投資不超過四十萬,爭取一年時間收回成本,第二年營業保持在三百萬,能有六十萬的純利潤。

燕子和豔華沒想做這麼大的,她倆的意思是面積在一百平之內,投資別超過五萬。

老譚說:“八十到一百平的小店不是不行,也可以,每個月賣三萬塊錢大天了。小飯店成本低費用少,賺的錢也少,如果是夫妻店還行,兩口子一個月賺六千到八千塊錢,整好了一萬塊錢,夠過日子的。”

“如果兩人合作,操心受累的,掙不了多少。我說話你倆別不愛聽,俗話說買賣好做夥難搭,你倆現在是沒合作呢,等合作了意見保證有不統一的時候,整不好連朋友都做不成,因為個小飯店不值得。”

燕子有些不認可老譚說的,反問道:“開大飯店也是倆人合作,大飯店就行了?”

老譚笑笑,不想和她討論這事,那樣會打消倆人的積極性。

他說:“給你們說一下,二百多平的飯店在三臺子正好,不小不大,有散臺有包房,什麼樣客人都能接待。在裝修上多下點兒功夫,爭取讓老百姓進去二十塊錢吃飽,領導進去不感覺掉價,並且覺著還吃得挺好,這樣最好。”

他對坐在豔華身邊的老鄧說:“鄧哥是工段長,廠內工人這塊兒沒問題,都給工段長面子,能來吃飯。來了照顧照顧,加個菜抹抹零,打個折,一是拉主道,二來也給鄧哥長面子。”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然後看向李萬山和馮世民說:“李哥和馮哥保證大力支持,但你倆這官當的------老百姓最煩村長書記,知道是書記媳婦開的飯店保證不去。”

“有一點好處,你倆吃飯有地方了。”老譚說完笑了笑。

雖然嘴冷,話不好聽,但是實情。

然後接著說:“李哥、馮哥你倆自己就有感覺,你倆請客吃飯,或者別人請你倆,能到小飯店去嗎?跟你倆吃飯的不是鄉幹部就是做買賣的,不是有錢的就是有權的,咋說也得找個檔次差不多的飯店才行,對吧?”

“燕姐、豔華你倆開小飯店,李哥、馮哥也不好意思把客人往店裡領,就是想幫忙也幫不上。他倆這資源還多,利用上才行。我建議你倆兒開個二百多平的餃子館,餃子利潤高,接地氣,客人一看餃子館也願意進。餃子老百姓吃得起,領導吃也不掉件。另外三臺子人上飯店三大特點:便宜實惠、餃子暖胃、酒水不貴,對吧?”

燕子和豔華點頭,其他人也表示認可。

當然,老譚只是個建議,最後還得人家自己拿主意。他只是以一個朋友的身份,用餐飲人的眼光透過對三臺子餐飲市場的分析給出個結論。

如果是他就幹個這樣的餃子館,開小飯店每個月掙七、八千塊錢還不如給人打工呢。

小鳳和劉哥也建議燕子和豔華按老譚的意思幹,只是這事涉及到錢的問題,又不是小數目,老鄧現在是積極表現階段,認可給豔華拿錢,老馮得合計合計。

“譚師傅,他倆要是開飯店還得請你幫忙。”馮世民略微思索一下,對老譚說。

老譚笑道:“這沒毛病,保證幫忙。包餃子的、廚師我都給配齊了,咋整我也教給你們,只要是人這方面我全負責,並且親自指導。”

李萬山哈哈笑道:“就等你這句話呢,她倆兒要是真幹你必須幫忙,到時候你就是總經理。”

老譚笑了笑,說:“總經理不敢當,顧問保證是我的。”

飯店這事沒馬上定下來,這也不是著急的事,就算定下幹了也得回去找門面、交房租,然後裝修、籌備,一番操作沒三兩個月下不來,這還得是痛快的情況下,要是房子沒有合適的,時間還得長。

第二天一行人準備返回省城,當天晚上老譚把在這裡新交的兩位朋友巴特和吳主任找來,大夥兒一起熱鬧了一下。

這次出來旅遊大家玩得很開心,也很盡興,欣賞了草原美麗的景色,領略了蒙族人的風土人情,吃到了嚮往中的烤全羊,也喝上了下馬酒。在篝火晚會上盡情的歡暢,在蒙古包裡舒心的享受。這一切都給他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以至於以後每天夏天都會到草原來遊玩一次。

送走了來自省城的朋友,緊接著旗裡的那達慕大會召開。由於這裡離會場兒十里地,很近,成了很多蘇木、嘎查代表隊吃飯住宿的地方,加上整骨醫院早就預定了,一連五天客房爆滿,餐廳爆滿,生意火爆,每天營業額四萬以上。

袁姐笑著對老譚說:“要是天天這樣就好了,我就把這包下來,自己幹。”

老譚說:“那得看以後發展,發展好了還行,發展不起來白費。”

袁姐說:“那可不,誰也說不準,這政策說變就變,一朝君子一朝臣。”

“忙完那達慕就消停了,不會有太多人過來,離街裡遠。”

袁姐也表示了同樣的看法。

事實也確實和老譚說的一樣,那達慕大會一結束,熱鬧喧囂的酒店頓時冷清下來,一連兩天,賓館每天四個人入住,酒店這邊一天三小桌,加一起沒超過十二個人,員工都比客人多。

這是意料之中的,老譚在那達慕的最後一天通知廚房少進貨,少備料,以防原料積壓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袁姐週末回家,說下週三回來,週一、週二去集團開會。

老譚去甘旗卡之後,林燕和兒子恢復了往日的生活。每天早上起來給兒子做早餐,吃完之後把兒子送到幼兒園,然後去上班。

只是下班到家太晚了,七點,接不了兒子。還是和以前一樣,隔壁李哥去接,他下班晚的話就嫂子去接。

兒子是李哥和嫂子從小看著長大的,非常喜歡,拿當自己家孩子待成。他家女兒嘉琪也喜歡這個弟弟,一天見不到都想。李哥接兒子的時候把嘉琪也帶上,到了幼兒園門口,等兒子出來看到姐姐會開心的奔過來,小姐倆兒手拉著手跟在李哥屁股後面往家走。

幼兒園老師都以為這是親姐倆兒呢。

除了李哥兩口子去接兒子,有時倒不出空,李哥的戰友二平和李建也去接。

李哥、二平、李建是飛機廠正式職工,沒進廠之前是武警,轉業到飛機廠工作。透過李哥老譚和二平、李建成為朋友,四家人關係處得相當好,和哥兄弟似的。

二平和李建都結婚了,還沒孩子。

李建在他們哥四個裡年齡最小,像個小孩似的,她物件麗麗是林燕給介紹的。李建對老譚兒子非常喜歡,是孩子乾爹。

二平比李建大,結婚四年,媳婦在家待業。愛喝酒,和老譚一樣是純粹的酒鬼。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這些年老譚在外地工作,家裡多虧了李哥他們照顧。

上兩天林燕星期天休息,領著兒子去上美術課,回來的時候兒子說:“媽媽,別的小朋友家都是大房子,咱家啥時候買大房子?”

兒子的話叫林燕心裡很不好受。

兒子五周歲,十分懂事,從來不挑吃挑穿,小小年紀知道爸爸媽媽辛苦,很少調皮。有時林燕下班回來晚,九十點鐘到家,兒子在李哥家吃完飯就自己脫衣服睡了。

每次看到兒子自己睡在床上,小臉紅撲撲的,林燕眼裡就會有心酸的、欣慰的淚水滑落。

林燕決定買房子。

給老譚打了電話,說:“你只要堅持上班,今年咱們就把房子買了。”

老譚說:“該買就買,我在這能幹到春節,春節之後重新找工作。”

林燕有些氣惱又有些擔憂的說:“買完房子咱家就不剩啥錢了,你兒子還說要大房子,不要小的。房子買完了你下崗不掙錢,就靠我一個人的工資還完房貸剩不下啥,到時候你兒子連牛奶都喝不上,看你咋整。”

老譚笑著說:“放心大膽買,我還你叫你們娘倆兒喝西北風,錢不是問題,我工作好找,你就買吧。”

他雖然不管錢,但是對家裡的經濟情況大致瞭解。

買房子是大事,夫妻倆觀點意見一致統一。

打工這些年,不就是為了在省城有個房子,安家樂業嗎?

沒房子怎麼安家,沒安家怎麼樂業?

買房子正式提到日程上來,老譚雖然不在家,但必須大力支持。

林燕看了三個二手房和一個新房,都不算滿意,主要原因是這四個房子都不在松山路這。在松山路生活了將近十年,對這裡有感情,不想離開,準備在這條路上買個房子。

現在整個松山路的房價高的嚇人,一張嘴就是六千打底。

林燕準備買個過去的老兩室,五、六十平,夠一家三口住的。可是看過新兩室之後心就活了,加上兒子也童聲童氣的說喜歡大房子,於是決定買新兩室。

新兩室面積大,廚房、衛生間、客廳都寬敞,住著也舒服,可是錢也多呀。

買完房子就沒錢裝修了。

林燕想先不裝修,挑裝修差不多的二手房買,先住幾年,等手裡寬敞了再裝。合計著兒子五周歲,不急,房子能住到兒子上大學。等兒子大學畢業不一定幹啥呢,也不一定在什麼地方工作,房子夠老兩口住的就行。

買完房子繼續攢錢,供兒子唸書,等兒子結婚的時候再買套房子給他,這輩子就算完成任務。

哎,還得幹,不能閒著。

兒子天天花錢,牛奶、麵包、園費,兒子長得快,上半年買的衣服下半年穿就小了,還得買。小孩衣服多貴呀,比大人的都貴,也不能看著別人家孩子穿叫自己孩子瞅著吧。

還得給報補習班,興趣班,學美術、舞蹈、音樂、英語,這都得錢,一個月下來將近一千。

一家三口還得吃吧,還得穿吧,水電費、煤氣費、買米買面買菜,油鹽醬醋,人情來往,哪哪都得花錢,一個月沒三、四千根本不夠。

老譚上班還行,掙得多,夠花,還房貸還能剩點兒。他要是不上班就白扯,自己根本撐不起來。

現在冷鏈物流效益還行,自己也熟悉了,就是工資低點,三千五,好在給交三險一金。

有老物流一個月五千多,自己啥時候能掙哪些呢?

買房子李哥給了不少建議,說最好在松山路買,這裡是三臺子繁華地段,有潛力,升值空間大,到時候想換房子賣也好賣,並且不賠錢。

於是決定就在松山路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