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廚子老譚的北方往事最新章節列表 > 第445章 平靜心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45章 平靜心情

老譚的情況不叫王淑蘭放心,她把老譚送回家安頓好之後,說去老中醫那取煎好的中藥,又返回了老中醫這裡。

老中醫知道她來的意思,取藥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想聽他對老譚的病真實看法。他實事求是的說癌症到現在沒有誰敢說能治了,西醫的治法是化療、放療, 然後再放療、化療,初期的話可以手術,將病灶切除,但這樣依然有復發的可能。

他打比方說就好像一棵樹得了枯葉病,西醫是見哪片樹葉枯了就切除哪片,切完了別的樹葉還會枯, 然後再切,直到把所有的樹葉切光。樹葉光了樹也就死了。

中醫則不切樹葉, 而是述本求源尋找病根,在樹根上施藥救治。效果可能很慢,治療過程中會出現樹葉接連枯死,可是等樹根治好了,往樹葉運輸的養分都是正常的養分之後,自然枯木逢春。

這其中有兩個關鍵點,第一必須是剛發現的初期,沒病入膏肓,病入膏肓了神仙也沒辦法;第二是患者的心態必須好。養病需要好的外在環境,更需要好的內在環境。外在環境養身,內在環境養心,裡外兼顧方可奏效。

俗話說是藥叄分毒,尤其中醫把癌症稱為惡疾毒物,用藥必然以毒攻毒。心態好,心情舒暢開朗,發揮的是藥的療效,事半功倍。心態不好, 心情鬱悶糾結, 則激發了藥的毒性,很難治癒。

“我既然敢叫你們把他送到我這,就有治好的把握。”老中醫說,繼而又惋惜的道:“去年給他把脈的時候發現些不對勁,但脈象太微,不敢肯定。只是在藥里加了兩味抑制惡疾的草藥。

哎,年初你領他來就好了,中醫治未病,強過西醫。西醫只有癌症成型了才能檢查出來,而那時往往已是中晚期,為時已晚。

中醫則是在剛有跡象時便能發現,及時施藥及時治療,也就是個小病小災。”

王淑蘭賠笑說:“他忙,沒倒出時間來。”

“嗨,都說忙,有啥忙的?一天就二十四小時,沒看誰忙出二十五個來?病都是自己整出來的,作息沒規律, 暴飲暴食,貪杯飲酒,熬夜晚睡,這些都是致命的。

人就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晨吸陽晚避陰,該起時起,該睡時睡,叄餐只是充飢,一覺只為休息。現在人都整顛倒了,陰陽部分五行溷亂,不得病才怪呢。”

老中醫隨後道:“他這病得靜養,看你們條件還行,最好找個肅靜的地方,別在家裡。按理說住院最好,環境好還有大夫,但住院看的都是癌症患者,說的也都是癌症的事,對心情不好,要是再碰上兩個走的那就更壓抑了。”

“我家安靜,沒人打擾。”王淑蘭說。

“你沒明白我的意思,我說的是最好別在城裡,去農村,農村空氣好,吃的也不一樣,最主要的是能改變作息時間。”

“哦-----”王淑蘭馬上想到了自己在美麗谷的農家小院,說:“有,我家有。”

王淑蘭回來後和老譚說了準備帶他去美麗谷養病的打算,問他行不行,老譚想了想說行。

王淑蘭說:“按理說應該你老婆陪你去,別看你沒說,我估計你不想叫她知道你病的事,是吧?”

老譚點了下頭,說:“主要不想叫孩子知道-----也不想叫家裡人知道,我媽八十五了,我姐他們也都挺大歲數-----我媳婦知道了肯定能和我姐說,尤其我五姐。”

“她們早晚不得知道。”

“等知道的時候我已經好了,咋地,怕我好不了呀?”老譚笑笑,接著說:“跟你說我稍微懂點醫術,知道癌症咋回事,只不過一聽說自己得上了有點反不過勁兒。

得病人就怕家裡人知道,家裡人知道不但跟著著急上火,還得想法設想過來看看,然後圍著你說別著急,心敞亮兒的,得病如牆倒,祛病如抽絲,啥也別想就安心養病。

還說想那些沒用,把病養好了啥都有了,別想孩子、家啥的,就想自己。像我二姐肯定得哭,還得哭著說啥都有替的,就這病沒法替,要是能替二姐替你多好------

她們說的都是好話,也是為我好,可這些話誰聽了不鬧心,明明不省思病的事了還得省思,又得鬧心吧啦的,還得反過來勸她們-----犯不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再者說了,就算瞞著我媽,她們知道了還能瞞住?明知道我得的啥病,到我媽跟前兒就算不提也會表現出來,我媽不傻,肯定問。她問,我姐她們不說,再控制不住掉兩個眼淚啥的,我媽還能受得了?

我媽要是知道了肯定不行,她要著急上火的再得場大病我就是罪人,知道不。所以說誰也不告訴,就安心養病,再說我這初期,根本沒啥反應,不痛不癢的,我不說誰能知道我有病,是不?”

“你說的有道理。”王淑蘭點頭認同。

“別看我上午那樣,誰好好人聽說得癌症了都接受不了,沒當場崩潰我就算挺堅強了。”

“嗯,你是挺堅強,當時就怕你受不了。”

“其實現在也沒完全想開,心裡有個疙瘩,總覺著不一定哪天就走了似的------但沒上午那麼難受了,上午那滋味真不好收,好像天塌了似的-----”

“很正常,擱誰都那樣。”

“老中醫說的對,藥醫不死病,只要心不死病就能治,沒聽他說就算實在不行了還有最後一招,手術切下去不就完了。

所以說現在不咋怕了,也想開了,啥也不想就是養病,任何事跟我沒關係,誰也別打擾我,對吧。”

王淑蘭說:“這麼想就對了。”

“去美麗谷之前我先回呼市,和觀音寺的大德聊聊天,聽他說道說道。”老譚說。

“叫他開導開導呀?你還用人開導?”

“也用,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王淑蘭決定和老譚一起去美麗谷,理由是答應了周曉梅和楊志軍照顧他,就必須照顧。老譚說能照顧自己,這是檢查出癌症了,要是沒檢查的話還不是和以前一樣生龍活虎的,啥事沒有。

另外他考慮到王淑蘭得照顧飯店,所以不叫她去。

王淑蘭沒聽他的,給經理李靜打了電話,說自己有事去外地一個月,叫她多費點心。然後又給兒子和前夫打了電話,同樣告知自己去外地辦事一個月,小孫女交給前夫接送。

之後給美麗谷的英子媽打電話,說自己過兩天去自己的小院住一個月,叫她提前幫著收拾收拾屋,燒燒炕。

英子媽高興的答應下來,並說正準備殺幾隻小笨雞送過來呢,這回正好,等她去了直接殺,吃現成的。

老譚見阻止不了就同意了,心裡倒暖乎乎的。暖乎之餘心生悲哀,明明該媳婦照顧的,可是卻不敢告訴。

他能想到告訴後的結果,因為能想到結果而不想告訴,他不想傷心。

他想:等病好後該結束這段婚姻了,現在治病要緊,別的啥也不想。

老譚和王淑蘭在第二天來到呼市,楊志軍和周曉梅見了吃了一驚,忙問怎麼回事,等王淑蘭說明情況後他倆才一顆心放到肚子裡。

於是周曉梅趕緊給美麗谷的爸媽打電話,在徵得老譚同意的前提下向他們說明情況,叫爸媽給王淑蘭的小屋準備好柴米油鹽等生活必需品。

當天時間有些晚了,老譚第二天早早起來,吃罷早飯便去了觀音寺。

冬天的觀音寺顯得冷清,灰色的圍牆沉重肅穆。

正門前沒多少人,上香的寥寥無幾。

老譚踏著殘雪從正門走過,沿著圍牆繞到後面深處,在硃色的小門前停下,抬手輕叩門環。不多時一個身穿紅色袈裟、頭戴喇嘛帽的僧人開啟小門,見了老譚手上戴的扳指後將老譚引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