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廚子老譚的北方往事最新章節列表 > 第450章 趣味童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50章 趣味童謠

老譚在這半個月裡想了很多,有些事如果不想明白、不給自己一個交代是不能安心養病的。

比如對病情的認知和態度,對集團工作的安排與交代,對家人的如何隱瞞等等,最主要的是如何處理和林燕之間的事。

他決定和林燕離婚。

離婚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個就不用說了,這些年沒有感情, 早該離了。

促使他下定決心離的是第二個是原因:自己雖然是初期患者,但畢竟是癌症。到目前為止人類還沒有攻克癌症,即使是初期治愈率也不超過百分之五。

雖然自己已經想開了,有好心態,也堅信能戰勝病魔,但萬一呢?

他不想拖累林燕和兒子,想趁活著的時候給她們娘倆兒留下點什麼, 比如錢,比如家。

話說回來,離婚對他和林燕都是解脫,身體和心靈上的完全解脫。他能想到如果不離婚,現在自己在家養病會是怎樣的情形,不但吃藥白費,還會加重病情。

這倒不是說現在身邊有王淑蘭照顧就說林燕的不好,或者說和林燕離了跟王淑蘭結婚,現在這種情況老譚能和誰結婚?

答桉是否定的,除非癌症好了,是個健康人。

是這些年對林燕太瞭解了,包括對自己的瞭解,出現那種情形是正常的。

他準備把離婚這件事放在年後去辦,現在的精力必須放在治病上,這是最主要的。

至於工作,他已經全權交給周曉梅了,雖然有著不放心, 但反過來想自己不還沒死嗎,沒死就好,周曉梅處理不了的他來處理,只要他還活著,阿巧就四平八穩,誰也掀不起風興不起浪來,這自信他還是有的。

他給自己做了半年的規劃,只能做半年的,長了做不了,因為不知道半年後身體會啥樣。

離過年還有一個半月。

往近了說,半個月後回北京複查,如果老中醫的藥管事,病情得到控制,就繼續吃,繼續在美麗谷調養。如果需要化療的話就住院化療,化完療回省城,然後帶著兒子回老家過年。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過完年回省城把婚離了,然後去北京老中醫那拿叄個月的藥,直接去呼市大青山老喇嘛的清修之地,在山上調養叄個月。

他一直認為大青山那是養病的最佳場所。雖然美麗谷也好, 但相比較還是那裡更好一些。那裡身處大山深處, 人跡罕至,更接近大自然,有迴歸原始的味道。

上次如果不是香客滿了沒房間,他肯定會在那住半個月。

這回去初步計劃是待叄個月,叄個月能看出好壞來。好,叄個月平安度過,然後下山去北京複查。壞,可能下不了山,得叫人抬下來送醫院做手術。

再往長遠打算就是工作了,他準備下半年開始輔助周曉梅的管理,五個區域巡迴演講培訓,幫助企業修煉內功。

這當然是後話了,得視身體情況而定,現在說為時過早。

他剛才的話叫王淑蘭很是觸動,王淑蘭沒想到他能有這麼深刻的認識。

“看來你現在是活明白了。”王淑蘭說。

“沒全明白,一半吧。”老譚接著說:“倒是挺感謝這次得病的,應了那句話:誰也不知道驚喜和意外哪個先來。我是在驚嚇中迎接了意外,在感受到生命脆弱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它的強大。

只要人心不死,積極地活著,想著以後的美好,生命就會強大,很多事就會放下。

什麼事能比活著更重要呢?和活著比起來抱怨、不甘、看不慣和爭名奪利都無關輕重,活著比啥都好。

只要活著,什麼事都來得及,什麼也都能,這才是生命的意義。

知道我現在想啥嗎?

我現在就想把每一天都活好,認認真真、開開心心、高高興興的活好,不留任何遺憾。

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有滋有味,充滿激情。每天早上起來看到太陽,看到天空,看到咱們的這個小院,看到你,我都感動的想哭。

說實話生活對我老譚不薄,只是一直沒認真的感受過。總覺著自己很忙,有挺多事要做,而忽略了感受,忽略了圍在身邊的親情、友情、親姊姐妹、兄弟朋友------

要是沒有這場病還意識不到這點,還會一如既往地往前掙命,直到有一天真不行了------

這幾天我悟出個道理。生活就是好好活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成敗得失、愛恨情仇、坎坎坷坷------等等等等,這一切都是活著的見證。

人只有尊重生命、用心感受、真摯熱愛才會懂得活著的價值,生活的美好。

生活本身就是財富!活著本身就是幸福!”

“說得好呀,給你鼓掌。”王淑蘭被老譚的話打動,鼓起掌來。

“我這是大病不死必有後福。”

“去,別死死的,不好聽。”

“沒事,沒那些講究。”

“那也不好,以後不許說死死地,聽著沒?”

“聽著了。”

王淑蘭看了下牆上的石英鐘,發現已經十二點多了,說:“都這時候了,我去把牛肉燉上,牛肉不愛爛。”說完往外屋地走。

老譚也站起來跟過去。

他切牛肉,王淑蘭給大鍋架火洗蘿蔔。倆人配合默契,很快把牛肉燉到鍋裡。

老譚看灶坑沒多少木頭了,戴上手套準備出去拿,推開門見外面零星的飄起了雪花,衝屋裡喊:“要下雪了——”

王淑蘭正在淘米,聽了後在圍裙上擦擦手,走出來看著天說:“天氣預報說今兒和明個兒有大暴雪,看樣真有。”

“今年雪多,呼市上場雪就大,都成災了。”老譚說。

“趁沒下大我去大棚那買點菜。”王淑蘭說。

“等會兒咱倆一起去。”

“別了,你在家看著鍋,別煳了。順便把飯燜了,米我淘完了。”

王淑蘭說完往大門外走,正趕上曉梅媽往院裡進,倆人碰了個頂頭碰。

曉梅媽是來給送菜的。她也是看要下雪了去大棚那買的菜,順便給老譚這邊帶了份送了過來。

曉梅媽沒進屋,和王淑蘭說兩句話就走了,忙著回去給老伴做飯。

“我看以後咱們啥都不用整了,到時候就有人送。”王淑蘭提著包好的菜樂呵呵的說。

“你人緣好,啥都有人送。”老譚恭維道。

“可不是咋地,人緣好就是好,沒辦法。”王淑蘭誇張的搖了搖頭,擋在抱著木頭絆子的老譚前面往屋走,一邊走一邊炫耀的扭著屁股,腰肢晃動。

老譚在後面笑,想起小時候的一個童謠來,便張口道:“一隻母豬十八個奶,走一步,甩叄甩,走了一百零八步,屁股甩了多少甩。”

王淑蘭聽了也不惱,回過頭也說了一段:“一棵樹上結倆梨,又白又嫩真稀奇,大人見了紅了臉,小孩見了直著急。”

老譚的臉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