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廚子老譚的北方往事最新章節列表 > 第455章 農村的熱乎人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55章 農村的熱乎人情

二零一九年一月一日,元旦。

離過年還有一個月零四天。

這天早上,老譚在美麗谷的小火炕上給阿巧的所有員工送上了新年祝福。

新年祝福是個短影片,王淑蘭幫著錄的。影片中老譚精神抖擻,說話還是一如既往地鏗鏘有力,充滿激情和感染力。所有員工看到後都十分高興,備受鼓舞。

豔華也看到了, 她哭了,哭的很傷心,很惦記。

這幾天她動不動就哭。

她和王淑蘭透過電話,沒敢給老譚打,打了怕控制不住自己,讓老譚鬧心。

和王淑蘭通電話時她也哭了。

王淑蘭告訴她老譚一切都好,和正常人一樣,能吃能喝不疼不癢。作息也有規律, 早上五點準時醒,晚上九點準時睡。

每天兩頓飯兩遍藥二兩養生酒,天氣好了出去熘達,天氣不好在屋裡寫東西。屋子裡暖和,小火炕睡得舒服,人比以前精神了。

王淑蘭叫她不用擔心,也不用在複查時去北京看望,去也行,但保證別哭。豔華說保證不哭。

“老譚現在最主要的是心情,咱們誰都別給他壓力。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也知道你的感受,但咱們得往好處想,癌症不是不可治癒,就看啥心態了。”王淑蘭說。

“嗯,我知道,你放心我保證不哭。我就是惦記, 想看到他,看到他我就放心了。”豔華說。

“那好,咱們三號北京見。”

周曉梅和曹家棟一起看的影片,她看完背轉身擦眼淚,擦了又流,便小聲的綴泣起來。曹家棟勸她說老譚看上去精神很好,啥事沒有,應該中藥管事了。

周曉梅沒吱聲。她希望中藥管事,更希望啥事沒有。可是擔心、惦記、絲絲害怕還是在心頭縈繞、盤旋,讓她安不下心。

不知道老譚得癌症還好,看到影片會高興,會和員工一樣備受鼓舞。可是知道呀,並且是親自陪著檢查的,親眼所見親耳所聽,能高興起來嗎?

她跟自己說:掉兩個眼淚得了,現在小叔養病,整個集團自己負責,把工作做好就是對小叔的最大安慰,他也能安心養病。

接下來整個集團的員工便收到了周總裁的新年祝福。

老譚看著周曉梅發的新年祝福對王淑蘭說:“曉梅成長了。”

“曉梅本來就行,就是你總擔心放不下,恐怕她整不好不敢撒手。”王淑蘭說。

“我那樣嗎?”老譚有點不相信自己那樣。

“你省思呢?曉梅名義上是執行總裁, 啥事不都是你說的算?這大夥都知道,只不過不說, 怕你這個光頭大腦袋。”

“別瞎說呀,廚藝大賽我可是一點沒參與,全是她自己整的。”老譚辯解道。

“你要是早像廚藝大賽那樣啥也不管就好了,都不帶得病的。”王淑蘭說。

“你的意思是長沙市場當初應該讓她開發唄?”

“對呀,讓她開發,你在後面瞅著,哪不對了指出來,她不但成長了你還輕快,我說的對不?”

老譚心裡認可,嘴上卻說:“對啥對——”

王淑蘭收拾完屋開始整理行李箱,她和老譚明天往北京返。

“上幾天古毅來電話是不是聽出點啥了?”王淑蘭把一條褲子疊好,突然想起啥似的問。

老譚說:“他就聽出來我和你過神仙日子呢。”

“去,說正經的呢。我聽他說叫你歇歇,找中醫調理啥的,是不是知道你得癌症了?”

“不知道,他是看我太累了,叫我歇歇,調理調理,養養身板。”

“哦。”王淑蘭繼續整理衣物。

這時外面院子大門傳來響動,倆人抬眼透過窗戶玻璃往外看,見是曉梅爸媽進了院子。

老兩口知道老譚明天回北京複查,今天過來看看。

曉梅媽帶了一袋子英子媽上回給拿的蘑菰。

蘑菰很好吃,當地人叫釘子蘑。泡好後形似釘子,黑褐色,吃起來非常滑膛,味道如雞肉,所以也叫雞味蘑。

這蘑菰只在每年農曆六月份有,過了六月份就沒了。起初村裡人拿它當狗尿苔,沒多少人採。後來有好事者採了拿回家吃,覺著美味,這才採起來。

說也神奇,胃腸不好的村民吃了後覺著非常舒服,繼續吃病症有減輕的現象,長年吃的話像老胃病、習慣性腸炎竟然都慢慢好了。於是這蘑菰便成了搶手貨,每年農曆六月家家婦女、孩子上山採,採了曬乾留著自家吃。

也有來收購的,給的價很高,村民們也有賣的,但不多。

英子媽拿來的蘑菰老譚和王淑蘭半個月吃沒了,王淑蘭胃沒毛病,只是覺著好吃,沒啥感覺。老譚胃有毛病,但天天吃中藥,有感覺也以為是藥管事了,不會想到蘑菰。

“都說這蘑菰治胃病,我歲數大採不了,你大哥這兩天在村子裡收的,你帶著回去吃,管它治不治病呢,當個菜吃。”曉梅媽說。

老譚趕忙道:“太謝謝了。”

王淑蘭把蘑菰接過來,說:“這蘑菰好吃,肉頭兒,拿它做湯好,趕雞湯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曉梅媽說:“你做湯時往裡下點兒木耳和黃花菜,加兩個枸杞,大點蔥花,有味兒。我總這麼做,老頭子願意喝。

該說不道的打到這來肚子一直沒鬧過毛病,不知道是這蘑菰的事還是水的事,這的水好,生喝都沒事,不壞肚子。另外這水積酸菜還不爛,積出的酸菜才好吃呢。”

“是,酸菜好吃。”王淑蘭說。

這是曉梅爸開口說:“你倆明個兒走,晌午別做飯了,上我那吃去。我昨個兒叫工人套了個兔子,還有個山雞,來的時候你嫂子都收拾完了,晌午咱們喝點兒,頂算給你倆送行。”

老譚和王淑蘭答應下來。

送走曉梅爸媽不多大一會兒,英子媽來了。英子媽拿來兩隻殺好的小笨雞和一隻大鵝,還有一袋子粘豆包。

“複查完了你倆可回來呀,眼瞅著進臘月了,回來吃年豬。”英子媽說。

“嗯,複查完就回來。”王淑蘭笑著說。

“我看譚總沒事,瞅面相就瞅出來了,不像是有事的樣兒。”

“借你吉言。”老譚說。

“跟你說譚總,複查完趕緊回來,哪也別去,就在這兒養病。我們這山好水好空氣好,打我知道這的人就沒得癌症的,老輩人說是水土好,吃這的糧食喝這的水,不帶得那些亂七八糟病的。”英子媽說。

“好,複查完就回來。”老譚說。

“等你回來我就殺豬,咱們吃個喜兒,你不回來不殺。”

老譚忙道:“這可別,你該殺殺,萬一化療的話就得住院,年前回不來。”

王淑蘭也說豬該殺殺,別等。

送走英子媽王淑蘭有些感動,說多少年沒見著這麼熱乎的人情了。老譚說人在城市待的都沒人情了,別說上下樓了,住對面門見面都不帶打招呼的。

講人情還得是農村,你給他一塊磚,他能還你十片瓦。

倆人正說著向總進了院子,身後跟著一個揹著塑料袋子的工人,袋子裡裝的全是剛打出來的胖頭、草根兒、大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