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廚子老譚的北方往事最新章節列表 > 第486章 出世入世而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86章 出世入世而已

老中醫又給老譚開了三個月的藥。

從診所出來王淑蘭拉老譚去了一家洗浴中心,老譚三個月沒洗熱水澡了,山上沒那條件,所謂洗澡只是打了水在屋子裡擦身。

今天徹底放開,在池子裡舒舒服服的泡了澡,然後又蒸了蒸,搓澡按摩一條龍,回到了人世間。

回到王淑蘭家裡的時候已是傍晚,王淑蘭做了四個菜,倆人邊吃邊聊。

“今年生意好,有不少要加盟咱家的。”王淑蘭說。

“那也不加盟,今年主要是整頓,休養生息。”老譚說。

“咱們不開店別人家開,都知道餃子館掙錢。”

“開去,不用眼熱羨慕。這就和養豬似的,看人家養豬掙錢了都養豬,結果豬肉過剩不掙錢,能掙錢的還是那些老養豬戶。

今年新開的那些餃子館能把本錢收回來就不錯了,咱們也是收成本,成本收回來啥也不怕,到時候想幹啥幹啥。”

“你說的是,今年市場好,成本肯定能收回來。我這再有一個月就全收回來了,白剩五家店。”

老譚問:“黃麗娟的那五家店你倆咋算的?”

“那五家店的成本去年初就全收回來了,現在我佔兩成。”王淑蘭說。

“兩成就行,不少了。”老譚隨後在心裡算了一下,說:“你現在一年不少收入,小五百個。”

王淑蘭笑了,說:“差不多,但我不要那些,三百個就行,其餘的做獎金和儲備資金,以防萬一。”

老譚對她豎起了大拇指。

王淑蘭問:“你這還準備去哪?進山呀還是去美麗谷?”

老譚說:“先各個區走走,冒個泡,給曉梅助助威。”

“然後呢?”

“去趟青島。”

“去青島幹啥?”

“見一個人。”

老譚講了趙姐的事,講的很詳細,足足用了半個小時。

“那應該去,這必須的。”王淑蘭接著說:“看來你進山進對了,不但身體調理的挺好,還遇到失散多年的姐姐的表姐了。”

“緣份。”老譚說。

“和女人的緣份。”王淑蘭糾正道。

“隨你咋說。”

“你那個趙姐是不是單身?”

“是吧,這個沒問。”老譚說,隨後道:“一晃兒十年了,估計不能,咋說也得找個伴兒。”

“要是沒呢?你現在可單身,別管不住自己。”王淑蘭的話帶著澹澹的醋意。

“要不你和我一起去。”老譚說。

“不去,沒時間,帶孫女呢。”

老譚笑了笑。

“我打算叫我兒子管飯店,歲數大了,不願意操心。他那個單位私人的,效益不咋好,兒媳婦還行,小學老師。”王淑蘭說。

“也行。”

“我在家帶孫女,小家夥可戀我了,一天見不著都不行。”王淑蘭臉上出現了當奶奶的笑容。

吃罷飯倆人下樓熘達。

夜風習習,帶著白日的溫熱。

小區中心的小廣場上很多吃完飯出來熘達散步的,有老人有孩子,有幸福的一家三口。但年輕人少,他們不屬於這裡。

老譚說:“能在北京有房子的人已經是富翁了,北京的房價太高。”

王淑蘭說:“差不多,現在挺多北京人都不一定有房子,老北京人還行,有的有四合院,吃房租就夠了。”

“你這房子啥時候買的?”老譚問。

“我買這房子的時候便宜,剛開發,挺多人還不買呢。嗨,也就這房子買正了,擱現在都不一定買得起。”

“小區綠化不錯,趕小公園了。”

“嗯,建的早,樓間距大,還沒高層,樹就多唄。”王淑蘭說:“現在這樣的小區不好找了,有開發商想開發來著,居民不同意,另外小區裡頭有十個小別墅,住的都是有頭有臉的,人家一句話,沒人敢開發。”

“現在多錢一平?你們這。”

“一萬八。”王淑蘭說:“主要是沒人賣,在這住著多好,環境好,空氣好,天然氧吧。”

老譚說:“和我家小區差不多少,老小區,樓間距大,綠化好,還沒高層。我家那便宜,六千一平。”

“對了,離婚房子歸誰了?”王淑蘭問。

“倆人共有------給她了,她說給我。我回去還住那,不能叫孩子看出我倆離婚。”老譚說。

“那你倆這離的啥婚?”王淑蘭不解的問。

“離婚不離家。”老譚說:“主要是精神上自由了,不再拘絆,也沒了顧忌。心情上放鬆不少,沒壓力了,像敞開扇窗戶似的。”

“也對------想再找沒?”

“沒有,先養病,病養好了再說。”老譚說完看著王淑蘭,“不行咱倆過吧。”

王淑蘭笑了,“咱倆不合適,這樣挺好,想我了就過來看看我,我想你了就過去看看你------這就是咱倆的關係,命中註定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老譚沒說話。

“其實你身邊不缺女人,另外你心思也不在女人身上。你這是沒工作呢,工作上啥都忘,有老婆多餘。”王淑蘭說完自己先笑了,像個小丫頭。

“我是個沒家庭概念的人,孩子馬上上高中了,還不知道咋當爹呢。”老譚自嘲的說。

“你現在心也敞亮了,要我說就在家養病,陪陪孩子,好好當當爹。公司的事能少管就少管,大夥知道你在就行。

只要你在大夥就心不散,讓曉梅管去,只能越來越好,不會越來越差。

話說回來這些年你幾乎沒咋著家,家對你來說和賓館沒啥兩樣,該收心了。在家養病也不耽誤事,給孩子做做飯,收拾收拾屋,沒事了寫點啥。

早上到小公園鍛鍊鍛鍊,看那些到歲數的活的多好,跳廣場舞、打太極、唱歌、練嗓子的-----幹啥的都有,人家那是活明白了,和你上山修行一樣,不過是出世入世而已。

上山是好,清淨、沒人打擾,但人活著得有親情,沒親情就算成佛成仙了又能咋樣?我說的對不?”

老譚點頭。

“你上山三個月我在家也沒閒著,一邊管店一邊帶孫女,還一邊惦記你。

也是修行,修行就有所悟。

人要想清淨,想無牽掛的活著,就得把親情、友情上的事處理好了,要不然心不安,沒個清淨。

拿我來說,在家哄孫女就是享受天倫,還管啥店?能活活幾年?等死了店是兒子的,還不如現在就叫他管呢,我也享受享受,落個輕鬆,多活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