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廚子老譚的北方往事最新章節列表 > 第496章 晌午頭兒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96章 晌午頭兒

人常說好吃莫過家裡飯,真是如此。外面的飯菜再好,不如家裡的一口吃食。這感覺不總在外的人是感受不到的。

小笨雞、手把肉店裡總做,但做的再好也沒有家裡的味道。若是往常老譚嘗兩塊也就住嘴了,可今天這是家裡柴火火大鍋燉的,格外香,就多吃了幾塊。

兒子家恆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俗話說半大小子吃死老子,正是能吃的年齡,吃的不亦樂乎。

老太太吃的少,一碗雞絲玉米麵湖塗粥喝下之後,又吃了兩口西紅柿炒雞蛋,就撂下了快子。

“媽,吃好了?”老譚問。

“吃好了,我這一頓飯一碗粥就行,要是沒粥我就吃半拉兒花捲,你五姐炒個小蔥,就著吃。那雞呀、羊肉啥的我不吃,咬不動------人歲數大不能吃肉,不好消化,頓頓飯有點油水就行。”老太太說。

五姐說:“老媽一頓飯吃不了多少,但吃的勤,一天最少四頓。早上喝粥,就點鹹菜,有時候蒸個雞蛋糕。

等到十點來鍾的時候吃第二頓,我在家的話給她做疙瘩湯,我上班的話她自己做。中午吃得多,有時候是小米飯、餅、花捲,媽愛吃玉米麵,有時候給她熬粥,有時候貼大餅子。

中午吃完下午就不吃了,晚上吃的少,有時候麵條,有時候餃子,憑她心情來。她要是看飯菜不順口就沏一小碗油茶面,吃點水果。”

老譚說:“媽會養生,到歲數的少吃勤吃好。”

五姐說:“媽就是瘦點兒,瞅著乾巴,眼神不好,其他啥毛病沒有,體格比我都好。”

五姐夫說:“嗯,那可不,老媽體格比你五姐好。你五姐不行,感冒回回落不下,東來風接著,西來風接著,成天鼻涕趿拉的。”

“老姑夫,我看我老姑也沒呀——”家恆為老姑打抱不平。

“這是你回來了,你老姑一高興感冒酒好了。”五姐夫說。

家恆不信,說:“你就撒謊,我老姑才不那樣呢,是不老姑。”

五姐便笑了,說:“還是我大侄子向著我。”

往常老太太吃完飯就直接上炕躺著了,今天兒子和孫子回來高興,坐了一會兒。看兒子和女婿喝的酒是紅色的,好奇地問:“你倆喝的這啥酒,咋還帶色兒呢?果酒?”

老譚說:“不是果酒,泡的酒,裡面有藥材。”

“唔,藥酒呀,我還省思果酒呢。這藥酒管啥的?”

“管胃的,對胃好。”老譚說。

老太太搖了搖頭,說:“是酒就傷肝傷胃,還對胃好?哼,賣酒的湖弄你呢,不那說你能買?”

老譚和五姐夫便笑。

老太太接著說:“好藥酒我喝過。五十五那年我腰疼,疼得都直不起來。你二姐夫託人給淘登的虎骨酒,叫我每天晚上睡覺前喝一盅,說管事。

別說,還真管事,喝大半瓶腰就不疼了,好了。嗨,那才叫藥酒呢,真虎骨泡的,裡面有人參。現在的藥酒都假的,藥材都沒真的酒還有真的?就湖弄你們這些喝酒的呢。”

五姐說:“人家這酒是國華自己泡的。”

老太太說:“自己泡的?自己泡的還行。”隨後又說:“自己泡的也少喝,酒不是啥好玩意兒,多吃點肉。”

老譚和五姐夫笑,五姐說:“媽,你吃完了上炕歇著,他倆喝他倆的,喝不多。”

老太太上了炕眯著,五姐夫對老譚說:“老媽是看你和家恆回來了高興,要不然早上炕了,不在這坐著。”

吃過飯,老譚和五姐夫到院子裡的樹蔭下喝茶聊天,五姐在屋裡收拾碗快,家恆跑到園子裡去視察茄子辣椒西紅柿。

農村的中午是安靜的,偶爾一兩聲的驢叫傳出老遠,半個村子都能聽到。

太陽火辣辣的烤著,天空瓦藍,悠閒地飄著幾朵白雲。這時候的莊稼人都在炕上躺著午睡,就連調皮的孩子也都消停了,或在炕上、或在樹蔭下的小床上睡著。

農村就這樣好,不管咋熱都有山風吹下,前後屋的門敞開屋裡不用打電風扇都涼快,晚上睡覺還得蓋個薄被,要不然著涼。

家恆不知啥時候從園子轉到了房後,從房後回來的時候手裡拿著個剛摘的蘋果梨,來到樹蔭下問五姐夫:“老姑夫,這梨能吃嗎?”

“能吃,咋不能吃呢,就是不咋甜,還沒到時候呢。”五姐夫說。

家恆咬了一口,嚼了幾下高興的說:“好吃,挺甜。”

“好吃你就吃,一樹呢。”五姐夫說。

“蘋果我也想摘了,太小還青,沒摘。”家恆說。

“蘋果咋說還得一個月。”五姐夫說。

“還得一個月呢,那我吃不著了。”家恆遺憾的說。

“沒事,熟了我給你郵去,再不放窖裡等你過年時回來吃。”五姐夫說。

“我想吃樹上剛摘的------這樣吧,等熟了你告訴我,我回來,行不老姑夫?”

“行,但你得回來呀,別到時候不回來。”

“十月一我們放假,那時候熟了吧?”

“熟了。”

“我十月一回來。”

喝了一壺茶,五姐夫眼睛有些睜不開了,跟老譚說了聲便回屋睡覺去了。老譚不困,坐在那喝著茶看院子外的山。

山是綠的,山坡上是玉米地,山頂上是松樹地,山風下來玉米葉子譁啦啦的響。

老譚想起了小時候上學時的情景。夏天午休時間長,吃完飯先到山上地裡薅草,有灰菜、西天骨、螞蚱菜和拉拉蔓,薅一大捆扛回家扔豬圈裡,豬搶著吃,猶如美味。

灰菜和西天骨玉米地裡多,鑽玉米地最難受,悶熱不說,玉米葉子還剌人,尤其剌在脖子上火燒火燎的。再一出汗,那滋味別提了,和螞蟻在脖子上爬似的,且邊爬邊拿牙咬。

薅完草從地裡出來,第一件事是把衣服釦子解開,迎著山風吹肚子,涼快舒爽——

小時候玩心大,薅完草不急著回家,蹲到黃豆地裡逮蟈蟈。逮著逮著就忘了時間,經常撒開腿跑著上學,唯恐遲到。

逮蟈蟈需要耐性,沒耐性逮不行。蟈蟈在黃豆葉子底下叫,先是尋聲悄悄的走到近前,到近前時蟈蟈聽到聲響不叫了,這時候就得蹲下,一動不動的拿眼睛尋找。

蟈蟈見沒了動靜以為危險解除,便再叫起來,這就好找了。

找到後不能急著拿手去抓,那樣蟈蟈容易跑。好辦法是把整棵黃豆秧連根拔起,蟈蟈在葉子下也不跑,就算抓住了。

抓著了放籠子裡,再放幾片黃豆葉子進去,拿回家連籠子一起放園子裡的豆角架下,過一會便聽到大肚子蟈蟈叫,清脆悅耳。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老譚能逮蟈蟈,有時一晌午頭逮四、五隻,村裡的小夥伴便各分一隻回家,高高興興。

現在地裡常打農藥,很少有蟈蟈叫了,倒是園子裡有了——蟈蟈也知道菜園子沒毒。

“爸,明天咱倆上山採蘑孤去唄。”兒子家恆說。

“那得下雨再,不下雨哪來的蘑孤。”老譚說。

兒子抬頭看天,天上太陽火熱晴空萬里,不禁小聲都囔:“這得啥時候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