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廚子老譚的北方往事最新章節列表 > 第540章 初現新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40章 初現新冠

好人好報,壞人壞報,天看得見,這是有數的,要不然老天爺不開眼老百姓咋活?

一九年十二月末的一天,秦海嘯像一條喪家犬似的從武漢回到了省城,回到了父母家,當然那也是他的家。

武漢的兩位老闆沒有騙他,確實給了他高工資和高福利,也給租了房子,奈何他沒有團隊,孤零零的一個人打不了天下,同時對招來的人做不了培訓,人家又不服他,最後只能是灰熘熘的走了。

這就是對自己能力估計不足的後果,當幾天總廚不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了。

他之所以在阿巧他做的風生水起,因為那是已經打造好的團隊,什麼都現成的,只要在管理上不跑偏幾乎不用咋管。可武漢不一樣,什麼都得從頭做起,他腦袋裡雖有阿巧的印記但要發揮出來很難,因為那畢竟不是他自己打造的,沒經驗。

他不敢回長沙,怕人笑話。

也不敢給劉洋打電話,知道打了也白搭,人家早把他拉黑了。

用句嘲諷的話說他是賠了夫人又折兵,自作自受。

秦海嘯從武漢不幹的訊息很快傳到了長沙,緊接著從長沙傳到了省城、呼市、北京和蘇州。可惜者有之,幸災樂禍者有之,更多的是不削一顧,似乎早預料到了他有今天。

省城的忠清知道後立時下了一道通知,凡是阿巧人都不許給他介紹工作。

忠清也是氣的,要不然不能這樣。弟弟華清被跳槽者杜海鵬砸了腦袋昏迷不醒,躺在床上像個植物人似的,能不上火嗎?

這時候同樣跳槽的秦海嘯回省城,正觸他的黴頭上,不拿他出氣才怪。拿杜海鵬拿不著,拘留所呢,馬上進監獄。

一個人還沒強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老老實實的在平臺裡待著,這是最基本的生存法則。

時間很快到了二零二零年,老譚和兒子在元月二號臘八節這天回到了老家,再有三天是母親生日,他和兒子是回來給老太太祝壽的。

母親的大壽如往年般熱鬧,親戚朋友、左鄰右舍來了很多人。

老話:三十年前看父敬子,三十年後看子敬父。

人敬有的狗咬醜的。

窮在街頭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想當初老譚家窮時就有這些親戚,但卻無人問津家門。為了給五姐借五十元的上學費用老譚得跑上一天,走不下十家親戚遭十家白眼才能借到,可見世態炎涼人情澹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如今老譚行了,五姐行了,五個姐姐家都行了,親戚也都是親戚了。尤其母親孃家門上的那些人,都知道有這個姑姑,或者是姑奶奶。

五姐是市教育界名人,說話有分量。這些親戚家誰家沒上學的孩子?尤其現在又特重視對孩子的教育,所以很多人是抱著巴結的心態來給老太太祝壽的。

還有,老太太的兩個大外孫子現在是各自鎮上煙站的管理人員,很多烤煙戶為了在交煙的時候把自己的菸葉等級賣的高些,也都過來給老太太祝壽,以示心意。

另外,很多親戚朋友家都有人在阿巧打工,其中包括村子裡的很多人家跟三里五屯的,以及這些人的親戚朋友們。

阿巧的好口碑在他們中相傳,自家又有人在那上班掙錢,老太太過大壽自然要來。

說到歸齊還是老太太名聲好威望高,一輩子受苦受窮卻是一道川的好名聲,靠討吃要飯把六個孩子拉扯大,那麼窮還培養出了全村唯一的大學生,說起來就叫人豎大拇指讚歎。

給母親過完生日老譚和兒子待到過小年才回到省城。

也許是先知先覺,當然其中有對當前形勢的判斷,老譚在剛進臘月的時候和豔華、張宇、燕子做了溝通,準備今年不預定年夜飯,按國家的法定假日走,春節期間放假七天,叫員工們回家過個好年。

做這個決定很不容易,餐飲人都知道春節期間是賣錢額最高的時候,放假不營業純是傻瓜。

老譚給出的理由有三:

一,今年的整體銷售情況非常好,多賺了很多,利潤夠了;

二,一直說以人為本把員工當家人看,過年了應該給員工放假回家過年,合情合理;

三,春節期前確實是賣錢額最高的時候,但賣錢額高不代表利潤就高。每年春節期間原材料的價格都飛漲,差不多是平時的兩倍,成本壓力大增。

還有,只要營業就得給員工三倍工資,三十還得發紅包,這筆錢算算不少,加上原材料漲價的高成本預定要是不多的話整不好都賠錢。

每年春節期間營業主要是怕給員工放假的話,等營業的時候員工有不回來的,現在最不好找的就是員工,很多店家裝修都裝修好了因為員工招不上來而遲遲不能開業已是正常現象。

還有就是怕春節期間放假的話流失客戶,這是新開店所擔心和顧忌的,等形成品牌的店幾乎不用擔心,只要開業就會有人,老顧客還回來。

綜上所訴老譚決定春節期間放假,一是叫員工回家過個好年,要知道有的店長、廚師長都已經四、五年沒在家過春節了,有點說不過去。

二來這也是個反營銷策略,開春節期間給員工放假的先例,在餐飲圈裡造影響,賺好口碑。要知道飯店只有在飯圈裡有好口碑才能活得久,啥都是自己人捧自己人。

這個決定不可謂不大膽,好在豔華、張宇、燕子都是明白人,充分信任老譚,考慮過後都同意了。

當決定作為通知在集團下發之後,整個員工圈沸騰了。不單是員工,那些一直堅守在第一線的管理人員也都沸騰,有甚者直呼萬歲!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正確決定,深得民心。

臘月二十七,當老譚在北京老中醫那裡拿了三個月的藥後來到火車站準備回省城的時候,發現和來的時候情況不一樣了——進站必須戴口罩。

老譚先買了一個口罩戴上,同時問賣口罩的咋回事,賣口罩的說武漢發現疫情了,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咋地?和非典似的?”老譚問。

“這不知道,你問別人吧。”賣口罩的說完繼續賣一個,不再搭理老譚。

老譚帶著疑惑進了站,檢完票上車,車廂裡的乘客全部戴著口罩,馬上進入到一種緊張的氣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