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帶著一百萬重生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514章 做電腦還是做手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14章 做電腦還是做手機?

“我之前所過,亙古集團的研發投入,要達到營收的10%,這個並不只是說給外界聽的,而是必須要按照這個比例實施。”

林曉朝著幾人看了一眼,然後認真的說道。

“亙古科技這邊的營收去年超過了100億,今年肯定更高,按照這個比例算,我們研發投入至少10億起步。”

“10個億的研發費用,我們往哪放啊?”楊冠斌笑道,“這也太多了。”

“這麼多的錢,自然是要投到新技術和新產品當中。”

林曉說著,站了起來,走到會議室的白板跟前,拿起筆朝著眾人說話道:

“之前我們拿出的5000萬米元,也就是4億1250萬,這個不計算在內。”

“接下來,我們的這10個億投向哪裡,無非是兩個方向。”

林曉一邊說著,一邊在白板上開始寫道:“一是圍繞我們現有的技術、產品做技術創新,另一個是進入新的領域做全新的產品。”

“而我的想法是,全都要!”

林曉說著,開始在第一點下面畫了一個箭頭朝下,然後分別畫了兩個圈,寫上隨身碟和Gpod。

“隨身碟和Gpod是我們目前的兩個產品,我們先來看看兩個產品在技術方面的交叉點,其中一個重要的是晶片。”

林曉說著,然後看向了喬磊。

“喬博士,隨身碟的晶片既然你們已經啟動,而且在半年至一年內有希望能夠取得突破,那緊接著,Gpod的晶片研發也就可以直接提上日程。”

“像這種拳頭產品的晶片,我希望都能夠由我們自己自主來研發。”

喬磊聽完後點了點頭,回答道:“Gpod裡使用的晶片和隨身碟的晶片不同,除了隨身碟所需要的讀取、控制等功能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是將儲存在小硬碟上的MP3檔案解碼。”

“因為MP3是一種有失真壓縮的格式,如果解碼晶片做得好就能夠更好地還原音訊訊號的質量,很大程度上彌補音訊訊號的損失,如果做得不好,也會極大的影響音效。”

喬磊解釋完Gpod裡面的晶片功能之後,緊接著說道:

“所以我們的Gpod裡的解碼晶片,比隨身碟裡主控晶片難度要大,不過如果我們能把隨身碟主控晶片做出來,有這個基礎在,解碼晶片也是能做的。”

“不過我覺得,如果等主控晶片研發設計完再完全開始啟動做這個,有點晚了,倒是可以先一步啟動,把相關音訊解碼的工程師招到一批,然後開始先做前期的音訊解碼技術研究。”

“可以!”喬磊說到這,林曉毫不猶豫的便同意了,“對於晶片技術的開發,公司不餘遺力的支援。”

喬磊點了點頭不再說話,林曉此時則是接著說道:“Gpod和隨身碟的第二個技術交叉點,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那就是儲存。”

“我有個想法,如果把Gpod上運用的小硬碟技術以及隨身碟的儲存功能結合起來,或者說的簡單點,把Gpod上面的音樂功能去除。”

林曉才剛說到這,楊冠斌以及喬磊便立即目光為之一亮。

楊冠斌更是直接開口說道:“我們可以做一個有USB介面的硬碟,專門用於儲存。”

“沒錯,我指的就是行動硬碟。”林曉微笑著點頭。

“相比隨身碟,它的價格可能更貴,塊頭可能更大,而且因為採用硬碟技術,需要有磁頭,可能更不容易保護。”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是它的優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更大的存儲容量,以我們現有的技術,就可以做10G的硬碟了,當然,我們將來或許還可以把它做得更大一些。”

一個可以容納10G的便攜行動硬碟!

在場眾人都是經常使用電腦的人,大家都知道這樣的一個東西,是絕對會受到眾人喜歡的。

林曉這時候補充說道:“做行動硬碟,我更大我期待還是在於硬碟技術的突破。”

“Gpod有5G、10G,在未來的很多年內,這樣的存儲技術都足夠了,我們要的是其它方面的創新,但是硬碟技術如果我們能夠做起來,應用的領域更廣泛。”

“除了行動硬碟,電腦硬碟這一塊我們也可以介入,甚至從硬碟開始做到下游,這就說到了第二塊。”

林曉說著話,然後將筆轉到了之前說的第二點,也就是全新領域的全新產品。

而楊冠斌這時候則是有些驚訝的看著林曉說道:

“硬碟的下游?林總,你不會是想做……電腦吧?”

“為什麼不呢?”林曉笑了笑。

聽到林曉這話,楊冠斌的目光頓時有些發亮,而喬磊等其他人則是一臉的意外。

電腦?亙古科技真的要開始做電腦?之前,林曉可從來沒有這方面的相關想法透露啊。

看到眾人的表情,林曉也沒有太奇怪。

他之前確實沒有透露過這方面的想法,那是因為進入電腦行業,這是林曉這一段時間才做的決定。

在這之前,他其實更想的還是進入到手機行業。

但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林曉覺得現在進入到手機行業的時機並不是最佳。

手機目前正在普及的快速發展階段,確實市場不小。

但是以林曉重生的優勢,亙古科技最理想的狀態,就是再次截胡蘋果,做觸控式螢幕智能手機,然後一舉在手機行業奠定絕對的統治地位。

但是以現在的技術,做智能手機顯然還不可能,無論是通訊還是儲存或者是其它的技術,都還沒有發展到那個水平。

要真的想做觸控式螢幕智能手機,至少還有個五年左右的時間。

而現階段,如果做傳統手機,林曉覺得亙古科技與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品牌相比,並沒有任何的優勢,畢竟這些大品牌在傳統手機行業技術沉澱太深了。

如果不能推出顛覆性的產品,亙古科技想要進行手機行業,大概也只有在國內市場做點事,想要進入海外市場,很難很難!

可是國內的手機市場,再過個兩、三年,就會迎來一個山寨機橫行的階段,屆時市場將會一片混亂。

與其如此,不如先把這個階段避開,花時間安心做智能手機的技術研發、積累,到時候再一鳴驚人!

但是,中間的這四、五年時間,亙古科技也不能只做MP3,做移動儲存,儘管林曉相信,賺錢依然能賺錢,但是對於提高企業的綜合實力,推動華夏的科技創新,並沒有太大的進步。

想來想去,林曉將目光瞄向了筆機本電腦行業。

而真正促使其下定決心的,其實還是一個月前與柳川治的那一場爭論。

那場爭論,讓林曉對於接下來華夏的膝上型電腦行業,有了更清晰的回憶。

毫無疑問,接下來的10年時間,連想正是靠著華夏龐大的市場,走上了世界銷售第一的寶座。

然而與之相應的是,直到最後,連想也沒有拿得出手的核心技術,當市場紅利過後,沒有競爭優勢的連想,自然也就風光不在。

與其讓這樣的企業拿走市場的紅利,不如自己幹!

或許前期,自己也免不了走組裝的路子,但至少自己會想著去要研發一些核心技術!

給一段過渡期,有一定的技術積累後,自己就能夠做華夏人自己的膝上型電腦!

這些念頭,林曉早就已經思考過了,此時也便朝著楊冠斌和喬磊說道:

“做膝上型電腦,目前在技術方面其實不存在太多的問題,對不對?”

“如果只是做普通的膝上型電腦,確實不存在太大的技術難題。”答話的是楊冠斌。

他之前其實就是從技術出身,然後轉到市場的。

“膝上型電腦的技術目前已經非常的成熟了,而且採用微軟的系統,現在無非是在硬體以及品控方面的最佳化提升。”

喬磊也跟著說道:“這方面的人才也並不難招,讓我全程帶領一支團隊做晶片有點困難,但是如果招到一些人才,做筆記本,我認為是沒有問題的。”

“還有一個關鍵的地方,我們並不是完全的沒有優勢和根基。”林曉這時候笑著接話道,“那就是我剛剛說的,硬碟!”

“10G的硬碟,相信在今年的膝上型電腦上,可能會開始成為主流。”

林曉說著,用筆敲了敲白板,“相比於其它的國產膝上型電腦廠商,我們其實已經擁有了一個比較核心的技術,那就是硬碟技術!”

“只要我們一步步的突破,把其他技術做起來,我相信未來,我們可以掌握這當中核心技術中的絕大部分!”

“做膝上型電腦,我同意!”此時的楊冠斌很是興奮的開口說道。

他本就是做膝上型電腦出身的,當初從連想離開,也是因為連想的發展理念與自己不符。

現在,林曉願意做膝上型電腦,而且是從一開始就定下了走技術競爭的路線,楊冠斌無疑是全力贊同。

喬磊此時也跟著說道:“我覺得也可行,在一塊的研發費用可能算下來還不需要做晶片那麼高,而且技術上,我有信心。”

“好,那接下來,我們亙古科技和研究院一院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有三個,一是晶片設計,二是硬碟技術,三是膝上型電腦。”

林曉直接在白板上加了個膝上型電腦,然後重重的圈了出來。

隨即又重重的在膝上型電腦這幾個字下面,劃了兩橫,這才轉過頭朝著眾人說道:

“進入這個行業,我們除了硬碟技術,還要有拿得出手的東西,至少要展現出與別的廠家有些不一樣的技術!”

“林總,你是有什麼好的主意嗎?”楊冠斌此時,一臉期待的問道。

與林曉共事兩三年時間,他對於林曉的點子,也是充滿了信心。

第514章 做電腦還是做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