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餘生邀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二章 並非只是第一桶金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二章 並非只是第一桶金

其實在未包產到戶時,村裡有個村辦工廠,那時的這個行政村比周圍其他的要富裕一些。從後來解散時分到家裡的一些廠裡生產出的東西來看,產品是淘汰了,沒有及時找到轉型的來替代。作為村辦工廠的技術員,爸爸也曾經出去工作過,聽說要每年交給村裡多少錢,剩下的自己拿,即使這樣,我們家的條件也好些,結論就是小村的農業生產只能顧住溫飽,這種貧困的生活限制了人們的思維,村子在之後幾年的發展中並沒有跟上去,反而是越來越閉塞。人們三個季節都在田裡勞動。而冬季時天氣好時就出來曬曬太陽,天氣不好就關在家裡做做鞋子,修理一下農具打發時間。那時我們村子的路離主幹道遠一些,這樣很少接觸到外面的人或事。

轉機是鄉長帶來的,我那時並不知道,只是後來又換了一屆鄉長時才聽村裡人們議論的。有一年的春季,還不到開春澆冬小麥的時候,一般這時人們還在享受著最後的休閒時光。但那一年,先是爸爸和村裡的幾個幹部頻繁去鄉里開會。之後就是集合了部分村民去測量田地,又陸陸續續從鄉里拉回來一車一車的棗樹苗。這樣很快一些中國麥子的地裡豎起了一排排的棗樹。很多村民飯餘會聚在一起心疼被掘出來的麥子,但那時的村民還是比較好管理的,這件事以更快的速度完成了。從這一年之後將近十年的時間裡,我的噩夢來了。我是集中力不強的,我不能長時間的去做一件事,這個我之前有講過,並且我的胃不好,打棗的時候,看到好的總要吃吧,吃多了棗子我會吐,可看到很好的又忍不住,這些都是折磨。

棗樹是很好的經濟作物,因為它沒有幾年的成熟期,種下去的樹當年就會結果,鮮棗和幹棗都可以賣或加工,可以存放,也是很好的營養補品。棗樹的種植讓村民從溫飽走向有一定的存款,人們不再滿足於溫飽,也開始透過來收棗的人們瞭解外面的經濟形勢,到3、4年之後,村裡聯合外面的商戶一起收購鮮棗,賣到我市、天津市或北京市,冬季也有一部分人去市裡開店賣點農產品、糧食等,到第五年開始,鄉里開始扶植鄉鎮企業,我爸爸也跟隨這個形勢,做了鄉鎮企業會計,那時有聽到他跟媽媽談到鄉鎮企業的年收益等,這些收益是五年前想都不敢想的。鄉長在任的最後幾年裡,部分墊資搞起了大棚蔬菜種植,這些很實用的經濟發展點子,一步步在我們這周圍所屬鄉里貧窮、封閉、但很樸實的村子裡開展、並擴散開來,每一步都走得時機很對,如果不發展棗樹種植,不會開拓村民的思維,也沒有多餘的錢做投資,去開工廠,種大棚蔬菜,有了閒錢,大棚蔬菜才有銷路,這些像是下一盤棋,錯一步也是走不到最後。

我們家裡也種植了蔬菜大棚,雖然整個冬季沒了賦閒的日子,但那個大棚,支援我們一直到大學畢業,如果沒有這些舉措,我不能想象我們兄妹四個怎樣讀到這些年的書。我工作後的幾年,我們村前邊一個村子,屬於另一個鄉鎮,才開始搞水果大棚種植,這個落後幾年的策略,使得那個村子更多的人需要出來上班。我知道這個鄉鎮幹部,是在他離任時,聽爸爸他們在談論,他去了一個更窮困的地方開始新的任期,在那裡也開始種棗樹,並沒有因為搞活了一個鄉鎮而得到升遷。職場的起起伏伏是那時樸實的村民所不能瞭解的,為這個帶領我們掘到第一桶金的領路人,很多人曾念起他。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對於這個黨裡被更多村人記住的優秀幹部,我想說聲,願所有的付出,都不會被歲月辜負,好人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