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海洋戰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七章 重要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七章 重要

“教官,我剛才的進入角是不是有些過?”戰機在向著高空爬升,坐在後艙無聊的孫韶峰調出了剛才的駕駛資料檢視。

“沒事,好好練習,你表現不錯。”教官的聲音十分冷靜。

從剛才孫韶峰的表現來看,教官已經知道了自己身後坐著的是一個怎樣的苗子。

身體素質出色,膽大心細,不是每一個學員都敢在第一次上機時就做這麼多的動作。孫韶峰剛才做的動作幾乎都是在課堂上能學到的所有了,這麼膽大的學員,不是第一次見,但是第一次上手就能將戰機控制地如此出色,卻真真正正的是第一次。

雖然孫韶峰的一些動作都很生疏,但是卻也歪打正著的有一些效果。例如剛才高悠悠戰術時,由俯衝狀態進入水平狀態,正常的進入角度要求的是角度要大,軌跡要儘量圓滑。飛行軌跡上就像是一個圓角,這樣做的目的事可以在快速改變飛行狀態時,保證了轉彎半徑較的情況下,過載也較,減少飛行員的體力消耗。

而孫韶峰的進入初始角度略,接著就是大角度急轉,幾乎就是一個直角轉彎。控制上的不流暢感非常明顯,但是這個動作由於轉彎角度極大,在瞬間就能擺脫敵人或者調整攻擊位置。以戰鬥戰術來,這個動作完成的十分具有突然性,是很好的一種戰術做法,只是這個動作對飛行員的體力消耗極大。過載又一次達到了9g。

這也是教官為什麼罵娘的原因,孫韶峰的動作都太突然了,一預兆都沒有。

突然性的動作,對本方來能震出肝來,同樣的,對敵對方來,更有殺傷力。

教官才不會直接評價孫韶峰的戰術動作是否完美,他需要孫韶峰保持這種突然性,但同時也要讓孫韶峰學會正常的動作。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一直突然,就會變的不再突然,常規與突然相結合,才能保證突然性的殺傷力。

當戰機從天空降落到停機坪,已經是半個時以後的事情了。

戰機在降落時,油料必須下降到三分之一以下才可以降落,這是為了防止戰機降落時發生意外,多餘的油料會發生大面積的燃燒爆炸。一般的戰機飛行員們甚至會將油料用到四分之一以下才降落。

這次孫韶峰升空所駕駛的戰機本身就只有一半的油料,但是殲11bs超大的郵箱,即使是半油狀態,也支撐著孫韶峰在天上遨遊了半個多時。

當孫韶峰從駕駛艙中出來時,他的兩條腿完全像是鴨子一般岔開走路,一搖一擺地在樣子讓地勤戰士們在旁邊忍俊不禁。

如果現在讓孫韶峰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他的感覺的話,就是:蛋疼……不對,是蛋麻。

他一邊扯著抗荷服在襠部位置留出來的“窩窩”,一邊呲牙咧嘴地與剛下戰機的教官交談。

“怎麼樣?感覺如何?”

“報告教官,感覺很爽,除了……蛋麻。”著孫韶峰伸手就要去“扯蛋”,被教官一把拉住。

“這麼多人呢,注意形象。緩一會就行了。一開始都會有這種情況,習慣了就好了。”

孫韶峰稍微能站直身體了,“所以咱們飛行員都是o型腿?”

“……”

好吧,孫韶峰真相了。

造成孫韶峰現在這種情況的,就是飛行員身上穿的抗荷服的功勞,確切的,是下肢穿的抗荷褲。

抗荷服的工作原理十分簡單,就是透過充氣,將身體下肢的血液擠到上半身去,這樣上半身的血壓升高後,就可以對抗過載時龐大的壓力。抗荷服充氣的多少,與戰鬥機當前所做的動作、高度、速度等是息息相關的,這些資料經過戰機系統的計算,在零幾毫秒內計算出來,並將命令發到壓縮機,最後壓縮機透過與抗荷服的連線口充氣。

如果在動作做出來之後再加壓,那早就已經晚了。

一般抗荷服能幫助飛行員承受的過載在g左右,加上飛行員自身能夠忍受的過載,7g以下對所有飛行員來問題不大,超過7g之後的過載,那就需要飛行員憑藉自己的意志力和經驗來對抗了。

抗荷服不是無法繼續加壓,提升飛行員抗過載的能力,之所以只限定在g,是為了飛行員的安全著想。人體的血管都是有彈性的,可以承受一定的拉伸,但是這個彈性是有限度的。一旦血管壁承受的壓力過大,就有可能破裂,也因為這個原因,在航空發展史上,人們用了十幾年的時間才找出了血管普遍承受壓力的臨界值,這也就是抗荷服限定過載的原因。

全世界的抗荷服,不論是中國、日本這些東方國度還是美國、歐洲、俄羅斯這些西方國家,抗荷服的限定過載都在g。

但即便是這樣,抗荷服對飛行員也有很大的傷害。例如飛行員常年的使用抗荷服,身體負荷過大,容易出現高血壓和心臟病等職業病,飛行員的職業病也許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職業病吧。

而且抗荷服在充氣時,會壓迫襠部位置,這對於男飛行員來,真的是不可言表之痛啊。尤其是在有一些遠航任務時,飛行員都會遇到上廁所這個老大難的問題。現在一般的解決辦法就是成人紙尿褲,可是這種厚厚的東東,在抗荷服的壓迫下……那酸爽。

即使是在襠部預留出了位置,也基本上於事無補。

戰機的油門與汽車一樣,都是由腳來控制,同時,在兩腿中間還有一個操縱桿……

踩油門、轉向、充氣……下半身不忙,卻是真真正正的難受。

在教練機上時沒有體驗到,這次孫韶峰可算真真切切的體驗了一把。

就在孫韶峰一搖一擺的如同鴨子般,跟在教官身後慢悠悠地向休息室走去的時候,他沒有看到地勤人員拿著固態行動硬碟正在從戰機內下載資料,然後將資料交給了旁邊一名穿著完全不像地勤人員的士兵手裡。

士兵拿著硬碟,馬上跑向了等在一旁的汽車,乘上汽車,發動油門揚長而去。

當孫韶峰與教官到達休息室時,他那蛋蛋的酥麻感已經消失了,一會將抗荷服等裝備卸下後,他需要前往簡報室做簡報。

飛行員在天上忙著,回到地面也不能閒著。每次飛行後的總結報告、心得都要馬上完成,並且記錄在案。

今天孫韶峰就要完成的過一遍流程。

當孫韶峰來到簡報室寫簡報時,關於他這次飛行的另一種簡報,正在別處有條不紊地上演著。

這裡是一間十分普通的會議室,十幾個穿著軍裝的軍人們坐在會議桌的一側,正看向另一側大屏幕上顯現的資料,聽著講解員的講解。

如果注意一下這些軍人,就會發現,這裡軍銜最低都是上校,只能坐在靠牆的邊角位置。在坐的將軍就有好幾個,而這種會議裡的議題主角卻只是一個沒有軍銜的飛行員。可見這種話題,要麼無關緊要,要麼就意義重大。從每名在坐軍人臉上一絲不苟的表情來看,明顯是後者的機率多一些。

如果這次議題的主人公孫韶峰知道這裡有一堆將軍和大校們研究他,他一定會樂的閉不上嘴。

講解員用鐳射筆指著大屏幕上的一段話,“……這是在9g下的心肺資料……心率11,血壓16/119,呼吸頻率次……”

這組資料如果是在通常情況下,只是一個人運動後的身體資料,除了呼吸頻率稍低之外,一切都比較正常。

但是當這組資料之前給了特定的情況“9g過載”時,就顯得很不正常。

9g過載已經是一個極高的過載數值,對於飛行員而言,8g、9g已經超出了身體和裝置所能保護的範疇,是對人精神力意志力的考驗。

但是現在,在9g的過載下,有一個人卻依然沒有達到身體極限,這就不得不是一種神奇。人體的心率在超過每分鐘0次之後,心臟就無法完成正常的搏血功能,有可能造成心顫、心臟停跳等症狀。所以一般評定一個人的身體機能會透過心率監測來進行。

但像孫韶峰這種,在9g過載下心率只有110+的,不論是空軍還是海航,這麼多年來,是第一個。

這也意味著,孫韶峰有可能承受的過載將會超過兩位數。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孫韶峰將能做出更多複雜的戰術動作。

各個在坐的軍官們,都在這個數值上做了顯眼的標記。

講解員接下來換了另一組資料講解,動態視力。

動態視力檢測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才在軍隊開始使用的一種飛行員身體素質檢測方式。

動態視力是指眼睛在觀察移動目標時,捕獲影像、分解、感知移動目標影像的能力。這種能力伴隨著透過動態視力捕捉影像和短時間內大腦信息處理的過程以及機體的相應的反應過程。

動態視力與人們的近視或者遠視都沒有關係。就像青蛙只能看清十幾釐米外的物體,但是確定準確的吃到二十多釐米外飛行的昆蟲,這就是及其出色的動態視力的作用。

戰鬥機飛行員可比青蛙吃昆蟲的難度大多了,他們一直都是在高速的運動當中,他們需要在零幾秒的時間內捕捉到天空中的敵機或者地面上的目標,動態視力對飛行員十分的重要。

而動態視力幾乎都是天生的,有的人天生動態視力就好,有的人天生就不好。雖然動態視力可以鍛鍊,但是起不同,往往也註定了結果的不同。

孫韶峰等海航飛行學員,在前兩年的地面訓練中,就有很多的動態視力訓練,包括在滾輪上亂轉時都要看清旁邊學員手裡拿的各種各樣的東西。可即使大家的訓練時間和科目都一樣,每個人的額動態視力都會有差別。而那些動態視力較差的學員,連戰鬥機都沒有飛,就被分配到其他專業去了。

動態視力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觀察組的這些資料,是透過孫韶峰頭盔上裝的內建瞳孔紅外瞄準鏡,觀察到孫韶峰瞳孔位置的變化,再綜合戰機上的攝像頭,交叉結合分析之後得出的資料。

而孫韶峰的動態視力,達到了恐怖的於0.07秒。也就是孫韶峰在0.07秒的時間內,孫韶峰可以看到物體,並且反應過來做相應的動作。

物體高速移動時往往會產生殘象,原因是影象在人類的視網膜停留時間只有0.1秒,人的視力是0.1秒每幀,當物體速度快於動態視力的限界就無法捕捉,其中腦反應速度是決定性的關鍵,只要影象在視網膜停留的時間越短,就能捕捉越快的物體。

而孫韶峰,已經可以將時間縮短到了0.0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