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皇帝奮鬥日常最新章節列表 > 3、第三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第三章

第三章

裴清殊認為,前世大齊之所以會滅亡,和葉氏母子叛國通敵固然脫不了干係。但若要把一個國家滅亡的責任全都推到一兩個人的身上,也不現實。

以他這幾年從政的經歷來看,大齊現在不僅僅是有外患,內政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比如在官員的選拔方面,大齊雖然採取了科舉制,但在用人方面,實際上基本都是世襲的。

就拿鍾嫻妃的孃家鍾家來說吧。近幾十年來,只要不是鍾家人犯了大錯,太醫院基本上都是由鍾家人把控的。

同理,大理寺卿的兒子,會在考上科舉之後,去擔任大理寺少卿。宮廷禁軍首領衛尉的兒子,也會入宮做宮廷侍衛,然後再一步步晉升,最終頂替其父親的位子。

裴清殊認為,這種所有人都默守的“成規”,對大齊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但是他想要在這方面做出改動的話,勢必會觸及許多權貴的利益。

哪怕他現在是至高無上的皇帝了,改革也非一日之功,必須一步一步來。

裴清殊打算從宮廷禁軍這一塊著手,先把原先的衛尉給換掉。

衛尉是宮廷禁軍統領,負責保護皇宮大內的安全,位列正二品,可謂位高權重,歷來都是由皇帝最親近、最信任之人擔任。

在此之前幾十年間,擔任衛尉一職的,都是寧遠侯府蘇家的人。

按說皇家這樣信任蘇家,蘇家人本應對皇帝忠心耿耿才對。可這一切在二皇子娶了蘇家的小姐之後,就全都變了。

為了讓自家女兒當上太子妃甚至是皇后,蘇家人欺上瞞下,替葉氏做了許多見不得人的事情,甚至還在葉家叛國通敵之事暴露之後,意圖謀反。

只不過在他們將想法付諸於行動之前,就被裴清殊給發現了。

裴清殊聯合傅太后的孃家榮國公府,控制了蘇家人,保護了當時的皇帝、如今的太上皇的安全。

這也是當初太上皇下定決心,立裴清殊為太子的重要原因之一。

蘇家事發之後,太上皇就把衛尉一職,暫時交給了榮國公。

不過現任榮國公的年紀已經不小了,他還身兼神樞營指揮使一職,根本就忙不過來。

所以這段時間裡,神樞營那邊的軍務,基本都是由榮國公長子傅然來把持的。

裴清殊思前想後,覺得自己沒辦法把神樞營和宮廷禁軍都同時交給傅家。

他和傅太后之間的母子感情是非常好不假。他能當上皇帝,傅家也功不可沒。

但他吸取太上皇在位時的教訓,想要盡量避免讓某一家的外戚獨大。

雖說現在傅家人的心思還是比較正的,但如果他們權勢滔天,到了裴清殊都無法掌控他們的地步,到了那個時候,傅家人還會像現在這樣忠於裴清殊、忠於大齊麼?

裴清殊可不想去考驗人性。

所以說,裴清殊才把襄郡王找了過來,打算先把宮廷禁軍這一塊交給他。

按理來說,皇帝的兄弟,都是他曾經的競爭對手,皇帝理應對他們存有十分強烈的忌憚之心才對。

不過裴清殊和襄郡王兄弟兩個不同。他們不僅從小一起長大,還有過命的交情——延和二十四年,三皇子造反的時候,襄郡王率兵平叛,結果被叛軍逼到了山上,幾至絕境。

是裴清殊領兵前去,才化解了襄郡王的危機。

所以說,裴清殊不僅僅是襄郡王的弟弟,還是他的救命恩人。

襄郡王對裴清殊的忠誠度,也絲毫不亞於那幾個和裴清殊一起長大的伴讀,和輔佐裴清殊坐上太子之位的謀士。

不過,襄郡王這個人打小就不愛讀書,性子頗有些懶散。在太上皇的十幾個兒子當中,他非嫡非長,又沒有特別的才能,屬於沒有什麼存在感的那種。

現在裴清殊冷不丁地要把這麼重要的位置交給他,襄郡王沒有像旁人那樣因為受到重用而受寵若驚,而是嚇了一跳:“皇上,衛尉一職至關重要,臣……臣還太嫩啊。”

裴清殊一口熱茶剛喝到嘴裡,聽襄郡王這麼說,差點一口噴了出來。

他無奈地望著襄郡王道:“七哥,你能不能正經一點?”

“臣很正經啊!”襄郡王一臉無辜地說道:“臣今年實歲才二十三呢。”

“不樂意起早貪黑地當值就直說,扯什麼年紀大小。”裴清殊嫌棄地搖了搖頭,“你放心,朕只是想讓你暫時頂一段時間。等陸星野在宮中站穩了腳跟,朕就會把衛尉寺交給他的。”

陸星野是裴清殊還是皇子的時候經過千挑萬選選出來的王府護衛,隨著裴清殊出生入死,已經有幾年的時間了,裴清殊對他一直十分信任。

只是陸星野雖然是武舉人出身,但他是寒門子弟,家族中沒有任何助力,在朝中的根基太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王府護衛統領是從三品,衛尉是正二品。裴清殊打算讓陸星野在正三品一等侍衛的位子上做一段時間之後,再把他提上來,這樣比較容易服眾。

在此之前,衛尉這個位置,裴清殊是給誰都不放心,只能暫時讓襄郡王頂一段時間。

聽裴清殊這麼說,襄郡王才答應下來,臨走前還對他說:“皇上,謝謝您對臣的信任,臣太感動了。”

裴清殊:“……”

他覺得他的這位七皇兄可以作為“小時候不好好讀書,長大了只能說大白話”的典例了。

……

在完成了登基之初最基礎的官員調動、一切都步入正軌之後,裴清殊終於能夠暫時從冗雜的事務當中脫出身來,稍稍歇一口氣。

畢竟皇帝也是人,總是需要休息的。

現在每天早上,西洋鍾指向五點的時候,裴清殊就要起床。洗漱完畢之後,他先在翰林學士的陪伴之下進行早讀,讀到六點半左右,就去慈安宮向傅太后請安。

裴清殊很珍惜每天這個給傅太后請安的機會。趁此時間,他可以和傅太后溝通許多事情,交流母子感情。

有的時候,傅太后會留裴清殊一起用早膳。

不過更多數的時間裡,裴清殊都會選擇去坤儀宮,也就是皇后那裡用早膳。

裴清殊不想像太上皇當年對他的原配皇后朱氏那樣,每月初一、十五才去皇后的寢宮。

在裴清殊看來,皇后是他的妻子,更是國母,是比任何妃子都要重要的存在。帝后之間的關係,不僅僅是他們夫妻二人的事情,還關係到前朝後宮的方方面面。

太上皇在位時,之所以會產生那麼多的紛爭,帝后失和就是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如果太上皇足夠敬重他的皇后,也不會有那麼多的妃子心思活絡到想要將皇后取而代之的地步了。

所以說,只要得空,裴清殊隔三差五就會去皇后那裡一趟。

這也不僅僅是為了和皇后交流感情那麼簡單。

裴清殊和宋皇后的長子冬哥兒,今年已經兩歲半了,正是最討人喜歡的時候。

不管政事多麼繁忙,只要看到兒子的小臉,裴清殊的心就好像被融化了一樣。

按照大齊的規定,等皇子種過痘,滿了兩周歲之後,就可以正式被記入皇家玉牒了。

冬兒是半年前滿的兩周歲。當時為了給冬兒起一個合適的大名,裴清殊和宋氏夫妻兩個琢磨了許久。

最後冬兒的大名,是裴清殊起的,叫做敬坤。

坤者,地也。

山嶽河瀆,皆坤之靈。

從名字上就能看出來,裴清殊對自己的這個嫡長子,寄予了厚望。

從長相上來說,冬哥兒長得不像裴清殊,也不像皇后,倒是有些像皇后的父親宋堯。

許是因為宋皇后帶著孩子的時間比較長的緣故,冬哥兒的性子要更像皇后一些。這小家夥和他母親一樣,都是極重規矩的性格。小小年紀便已很懂規矩,每回看到裴清殊,都會一絲不苟地給他行禮問安。那一張稚氣滿滿的面孔,配上一臉認真嚴肅的表情,別提有多好笑了。

每當這個時候,裴清殊就忍不住手癢。

他專挑兒子一臉認真的時候,用手指頭去戳他的小臉兒。

宋皇后就在一旁坐著看著他們父子兩個,一臉無奈地笑。

裴清殊來皇后這裡,一般都是早上,有時候是晚上,就會順便留宿,不過頻率並不是很高。

說句老實話,因為皇后是那種極傳統、極重規矩的女子,在她看來,夫妻生活為的就是傳宗接代。所以兩人行房最頻繁的時候,就是兩人剛剛成親之後,裴清殊和宋氏都急著要嫡長子的那段時間。

等宋氏生下冬哥兒之後,她就不是很熱衷於房事了,甚至還會把裴清殊往外頭推。

不過裴清殊倒是覺得,嫡子不嫌多,他們可以再生一個。

一般來說,在皇后這裡用過早膳之後,裴清殊就會去御書房處理公務、接見大臣。

按照大齊的規定,每十日會舉行一次大朝會,五品以上的京官皆可參加。所以裴清殊並不是每天都需要上早朝。一般都是哪個部門的官員有問題了、有需要了,專門求見裴清殊,裴清殊才會根據情況,單獨召見他們。

每天中午,裴清殊有一個時辰左右的午休時間,用於午膳和歇午覺。

有的時候時間緊,裴清殊就直接在乾元殿歇了。有的時候時間寬裕點,裴清殊就會去鍾嫻妃或者傅裕妃那裡。

其實要說起來,和以前的皇帝相比,裴清殊後宮裡的女人真不算多。但裴清殊希望自己能儘可能地照顧到她們,就免不得要多跑幾趟。

等歇完午覺起來之後,裴清殊便會回到御書房批閱奏摺、接見大臣,直到晚膳時間。

相比於白天,到了晚上裴清殊就會輕鬆一些了。比起太上皇,裴清殊的辦公效率很高。一般來說,白天的時候他就能把這一天必須要處理的緊急事務給處理完。等到了晚上,裴清殊就以讀書、寫字,還有陪伴孩子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