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皇帝奮鬥日常最新章節列表 > 49、第四十九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49、第四十九章

第四十九章

左三姑娘也不是個傻的, 嫻妃說完之後,她細細品了品嫻妃的話,然後便施禮向嫻妃道謝:“妙珠妹妹, 多虧有你幫我理順思路, 不然我怕是又要闖禍了。”

“姐姐同我還客氣什麼。”嫻妃也是母親,想到敬安的境遇,她不免有幾分同情,“你放心, 長華殿那裡,我會想辦法幫敬安打點的。”

雖說嫻妃剛剛才說了不用客氣, 可左三姑娘聽了這話, 還是不由地說道:“那就太好了,謝謝你妙珠!我們怕給安兒添麻煩,都不敢明著為他做這些事……”

嫻妃輕輕一嘆:“你們也不容易,尤其是逍姐姐……我現在算是明白了, 什麼叫‘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她實在是太傻了。’”

不管怎麼說,結果已然釀成,這世上從來都沒有後悔藥可吃。

人的命運多多少少是因一個人的性格而決定的。哪怕重來一次,或許結局也不會有什麼不同。

……

左家人向來護短,是不可能對敬安置之不理的。

所以他們決定按照嫻妃所說的第一個方案,想辦法在暗中聯絡安郡王,希望老四能答應放手, 讓敬安回到承恩公府,然後和左氏一起離開京城。

嫻妃回到宮中之後,也履行承諾,請長華殿的掌事太監來襄樂宮喝了杯茶,還送了他一小包金瓜子,囑咐他以後多照顧著敬安一些。如果有人欺負敬安的話,除了及時護著敬安一些之外,還要派人來襄樂宮通知嫻妃一聲。

宮裡的人都知道嫻妃得寵,所以那太監對著嫻妃本就十分諂媚。加上他收了嫻妃的好處,自是滿口答應下來。

不過讓嫻妃沒想到的是,大概一個月之後,左三姑娘突然求見。

見面之後,左三姑娘告訴了嫻妃一個令人出乎意料的訊息——安郡王竟然同意了。

左三姑娘心情複雜地說:“聽我三哥說,以往不管是誰和安郡王提,說是希望能接安兒回承恩公府的時候,安郡王都堅決不肯答應。所以這回三哥去的時候,已經做好了對安郡王軟磨硬泡的準備。結果沒想到他們一見面,三哥剛一提,安郡王竟然就十分痛快地答應了,你說奇不奇怪?”

嫻妃也十分意外地說:“可能是他發現自己頂不住來自各方面的壓力,終於想通了吧。不管怎麼說,你們現在是如願了,這不是挺好的麼?”

左三姑娘點了點頭,可不知為什麼,心裡總覺得不太踏實。

果然,事情並沒有那麼順利。

和老四達成一致之後,承恩公夫婦帶著安郡王的親筆信親自去安郡王府接敬安,誰知道敬安竟是不願意走,一個勁地往安郡王妃龐氏的身後躲。

龐氏看著躲在自己身後的這個孩子,心裡也很矛盾。

她心裡既希望敬安走,讓王府恢復往日的平靜,又不想讓別人覺得她這個主母容不下敬安。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過,見敬安在承恩公夫婦面前,還表現得這樣依賴自己,龐氏心中倒是有一絲欣慰。

她和敬安雖然並不親近,但她自認在吃用方面從來沒有短過敬安什麼。看來這個孩子,還是知道好歹的。

因為敬安死活不肯走的緣故,承恩公夫婦只能先打道回府。

等安郡王回京之後,龐氏就把事情的經過全都告訴了他。

安郡王擰著眉頭,一臉無奈地看向敬安。

“為什麼不跟你外祖父外祖母回去?你就不想你的親生母親嗎?”

敬安抿著唇不說話,瞧那倔強的樣子,竟是和安郡王小時候一模一樣。

龐氏見他如此堅持,便對安郡王說道:“殿下,既然安兒不肯走,不如……就把他記在我的名下吧!以後他就是您名正言順的嫡子,也就不會有人再說什麼閒話了。”

安郡王聞言,不禁十分意外地看向龐氏:“你願意?”

龐氏不假思索地點點頭:“當然願意。這孩子聰明又懂事,妾身很喜歡。”

安郡王聽了,又看向敬安。

敬安猶豫著看了龐氏一眼,最終點了點頭。

安郡王長嘆一聲,道:“不管怎麼說,本王之前已經答應了左家,同意他們領安兒回去。雖說現在不肯離開是安兒自己的意思,但我們還是要給承恩公府一個交代。”

龐氏十分貼心地說道:“您剛從外地回來,一定累壞了,還是好好歇著吧,妾身帶著敬安去和他們談。”

安郡王略顯疲倦地點了點頭。

身體勞累倒不算是什麼,主要是以他現在的處境,實在是不適合去左家。

龐氏這麼說,可以說是非常體貼了。

……

龐氏領著敬安走入承恩公府之時,心中十分復雜。

她在出嫁之前就見過承恩公嫡長女,但在那個時候,她只是一個五品官的女兒,兩人有如雲泥之別,甚至沒有說過一句話。

後來出了那樣丟臉的事情,她心裡不知有多難受。

可她終究是熬過來了,熬到了今天,熬到左氏的兒子,情願認她為母。

龐氏覺得揚眉吐氣的同時,又不禁有一絲心酸。

這些年她過得這麼辛苦,好像終於贏過了左氏,可她爭來的,究竟是什麼呢?

……

因為當初事情鬧得太大,這幾年來左家和安王府幾乎斷絕了往來。再加上左氏很少出門的緣故,現在她看著眼前長高了不少的兒子,不禁有幾分陌生。

聽龐氏說明來意之後,左氏的臉色不大好看地說:“我能和安兒單獨說幾句話嗎?”

龐氏看著敬安,點了點頭。

母子倆走進一間無人的廂房之後,氣氛反倒比方才有旁人在的時候更尷尬了。

左氏看著眼前半大的孩子,忽然有些不確定,這是不是自己懷胎十月,親手養大到七歲的孩子了。

“安兒,你……”左氏艱難地開了口,本想問敬安最近過的怎麼樣,可話到嘴邊,卻完全變了方向:“你長高了。”

敬安神色淡淡地說:“母親,我們之間就不必寒暄了,長話短說吧。我已經下定決心要留在安王府了,所以我是不會和您一起離開京城的。”

左氏神情複雜地看著兒子:“安兒……你可要想清楚了。這條路非常不易,你必須要承受許多你本不需要承受的東西。”

敬安十分理智地說:“母親放心,我都想明白了。至於您,您決定離開京城是對的。沒有兒子在您身邊,以後您還能改嫁,還可以有新的人生。我跟著您走,您這一輩子就完了。”

敬安言語之間,有種超出他年齡的老成。

左氏突然間明白,沒有任何人逼迫敬安,這的確是他自己最真實的想法。

既然如此,她只能選擇尊重兒子的選擇。

“先不說我。既然你心意已決,我也不會再多說什麼。只是安兒,母親希望你能答應我兩件事。”

“母親請講。”

“照顧好自己,一定要平平安安的,不要生病,也不要受傷,讓我知道你好好兒的。這樣哪怕見不到你,母親也能心安了。”

敬安不假思索地答應:“母親放心。我這條命來之不易,我得好好珍惜。”

聽敬安這麼說,左氏心裡說不出是什麼滋味來,只是繼續說道:“第二,不要和你哥哥爭奪世子之位,永遠都不要。要感激安王妃願意撫養你。”

敬安聽她這麼說,似乎有些意外。不過猶豫了一下之後,他還是答應了。

就這樣,左氏最終獨自一人離開了京城。

敬安被記在龐氏名下之後,傅側妃的兒子敬炎看在龐氏的面子上,也不好天天叫他“野種”了。

一切錯誤的,彷彿都步入了正軌。

……

裴清殊登基整整一年的時候,戶部終於完成了全國人口和土地的調查。

為了確保人口統計的準確性,朝廷推出了幾項新政策。

首先是以各項福利吸納流民歸鄉,或者在當地定居。

名下沒有土地、又無以為生的孤兒,未滿十四歲者可免費進入慈幼局吃住、識字、學習各種手藝。不過他們沒有銀錢可領,還必須要幹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他們也可以自願賣身為官奴,透過伺候宗親貴族等途徑獲取一定的收入。

年滿十四歲的孤兒和流浪者,則不能再呆在慈幼局。

這些人可以透過給朝廷做工或者耕地,獲取微薄的收入。這個數字當然不多,但比起一些黑心的小作坊老闆,已經算是公道,起碼餬口不成問題。

與此同時,朝廷也推出了拒絕配合人口調查的懲罰制度。

如果在官府調查期間內,各地百姓有不配合調查、甚至躲避調查者,不僅會被打十個板子,還有可能被強制充為官奴,甚至下獄。

在福利和處罰同時實行的情況下,裴清殊和朝臣們一致認為,這次人口統計的準確性應該大大提高。

在裴清殊正式下令進行人口調查之前,根據官方記載,大齊應當約有四千萬人口。

不過他認為這個數字並不準確。

因為過去的皇帝大多都不重視這一方面,覺得進行人口調查費時又費力,所以以前每年的人口數基本都是照抄前一年的,沒有太大的可參考性。

果然,最終得出來的數字,與之前官方記載的說法完全不同。

裴清殊本以為現在應有五千萬左右的人口,就已經算是不錯了。沒想到最終得出來的數字,竟然是五千八百萬,比他預計當中多了整整八百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