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鐵骨是怎麼煉成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六九章 勝利,屬於英雄的核潛艇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六九章 勝利,屬於英雄的核潛艇人

當然中國核潛艇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的,

上世紀六十年代,中國的核潛艇自上馬以來,經歷了極為坎坷的發展歷程。

中國首先發展的是核動力攻擊潛艇,首艘下水於七十年代,當時的名稱為‘長徵一號’,國內稱為091型,國外一稱為‘漢’級。

在海軍試驗接收後,編號為511艇,隨後512、513、514、515艇相繼建成服役,海軍首先將這種戰略性武器部署於保衛京畿重地的北海艦隊,用來守衛祖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心臟。

在成功建造091型‘漢’級攻擊型核潛艇的基礎上,中國又成功建造了首艘戰略導彈核潛艇,型號為092型,國外稱為‘夏’級的戰略導彈核潛艇516號。

此次參加中俄聯合軍演的核潛艇,就是這種‘夏‘級戰略導彈核潛艇。

六十年代,中國海軍奉命秘密研製核潛艇。研製地點是在內陸深處煙波浩渺的雲南陽宗海湖邊。

大西南是戰略後方,軍工企業密集。首批核潛艇研製人員集結了各行各業專家共29名,他們手中僅有的資料是兩張模糊不清的核潛艇照片以及一件從美國帶回來的和一件從香港帶回來的兒童航模玩具。

誠然,中國雖有核反應堆,但如何將它變成潛艇的中樞,卻是困難重重。

研製部門中最為繁忙的是一位木匠,他是透過最嚴格的技術考核篩選出來的。因為,核潛艇的模型是按1:1的比例完全用木頭製作的,它有著逼真的五臟六腑,宛如一艘超級玩具。

國產核潛艇就是在陽宗海湖邊的一條木殼“大雪茄”裡孕育出來的。它被拆拆卸卸,敲敲打打,已逾幾度寒暑。那些尖端科學的精英們就在紛紛揚揚的鋸末與刨花中獲取了大量的感性及理性知識。從木殼到鐵殼,中國的第一艘核潛艇終於移師到葫蘆島軍港開工建造了。

越戰、珍寶島之戰、蘇俄“外科手術”核打擊的威脅,致使中央軍委發出“邊設計邊建造”的硬性指令。

核潛艇研製所耗的財力,實難以計算。但不管如何,哪怕用金山銀山堆出來,只要它令中國具有“第二次核報復”能力,總還是物超所值。

正是在這種情況之下,核潛艇的設計與建造來回折騰,明明已裝上艇體的成套設備,僅因設計的某處不合理,又徹底推倒重來,這是花錢買時間的戰略競賽,中國核潛艇建造之困難可以想像。

據說,第一艘鋼殼潛艇在北海艦隊某基地開始做“繫泊一試驗”,發生了最重大事故——核反應堆主泵洩漏,高溫高壓高劑量的放射性物質洩漏出來。

而這次事故,也讓軍方刻骨銘心,當時正是“政治掛帥”時期,軍旅中的格言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生命不息,衝鋒不止”,研製單位裡的所有軍代表都向黨組織遞交了“火線決心書”,請纓赴湯蹈火,進入核反應堆艙排除故障。

1974年“八一”建軍節,中央軍委將中國第一艘核潛艇命名為“長徵一號”,正式編入海軍戰鬥序列,它就是北海艦隊的“漢”級核動力潛艇。此時距立項之初,已經8年過去了。

1985年,新華社公告:中國將於9月28日至10月18日進行運載火箭發射試驗,要求各國的飛機、船舶在上述期間的當地時間每日10時至17時不要進入北緯28度13分、東經123度53分為中心的半徑35海里的海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於是,所有強國都動用了它們的軍事衛星監測,並派出艦艇和偵察機逼近那一片海域。矚目的焦點都是中國大陸上已偵知或未探明的發射井,沒想到這次是中國最大規模的核潛艇水下發射演習。

楊文斌聽說,1985年大演習,不為外人所知的花絮頗多。首先是一位導彈潛射的權威專家提出了“一艇兩枚同步齊射”的試驗方案,以期提高兩彈先後發射之不能令人滿意的精確度。

理由很對軍方的胃口,兩彈齊射更具實戰意義,將增加敵方攔截的難度。

其次,可以先進行模型彈的齊射試驗,收集各項引數。提議終獲透過,模型試驗的效果良好,潛艇的耐壓性、經受發射深度的衝擊量載荷都沒有問題;潛艇的動力系統及主要裝置執行正常;兩彈齊發對導彈發射系統及地面指揮系統均無影響。

為防萬一,最後採用的還是甲艇兩彈齊射,乙艇兩彈先後發射的綜合演習方案。

發射之後,彈著點的電訊傳來,甲艇兩彈齊發的落點比乙艇精確度高出一倍,這次大演習,收穫良多。

中國在“建立現代化的強大海軍”的戰略任務尚未實現之前,現有的核潛艇戰鬥操典仍是非常謹慎和保守,真正攜帶核彈頭的潛艇絕少開進深海遠航,一般都在近海遊弋或乾脆在隱秘的海底靜臥。中國已可睥睨天下,袖裡藏著幾手絕活,在國際社會上就可得到應有的尊重。

1987年12月31日,中國海軍核潛艇首次遠航訓練獲得圓滿成功。潛艇部隊的全體官兵駕駛著核潛艇,在遼闊的海洋上完成各項訓練任務,創造了中國海軍潛艇水下航行時間最長、航程最遠、平均航速最高的記錄。

參加這次遠航訓練的核動力潛艇,是中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全部機械和裝置都是國產。它具有續航能力大、航行速度高、潛航時間長、隱蔽性能好等特點,是中國海軍史上的里程碑。

1988年春,中國核潛艇首次穿越臺灣海峽,遠赴南中國海,並成功地進行了極限深潛、水下全速航行和深海撈雷等多項試驗,表明中國的核潛艇完全符合隱蔽、突襲、適合中遠海、大深度、遠距離作戰的使命要求。

1990年代之前,這5艘攻擊核潛艇均部署在北海艦隊,1990年代之後有2艘轉移部署到南海艦隊,以加強對南海和T島的海上作戰力量。

今年3月,關於中國二次核打擊能力的各種傳言突然多了起來。

月初,法新社等媒體紛紛說,中國094型核潛艇最早可在明年服役,“可以為中國提供現代化和強大的海基核威懾力量”。

月中,不少媒體引述M國情報機構的話稱,中國已在近海水域測試了“巨浪-2”洲際彈道導彈,射程達到8000公里以上,“這標誌著中國將具備二次水下核打擊能力”。

月底,M國“戰略版面”網站上又出現了中國094型核潛艇試航的訊息。一系列的報道,引來了各界關於中國二次核打擊能力的再度關注。

當然,楊文斌知道,如果具備了二次核打擊能力,對一個大國意味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