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鐵骨是怎麼煉成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九章 奮鬥,為了理想與愛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九章 奮鬥,為了理想與愛情

不知為什麼,自從到了二炮連之後,楊文斌變得不愛看英語了,儘管沒記住幾個單詞;

前一段時間,將《黨的七十年》讀完了,重溫了一遍黨史,很有感慨:

國家的現代化道路不是打倒幾個軍閥,進行幾次革命就能解決的,它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的努力,一點一滴,腳踏實地地,兢兢業業地奮鬥,才有可能實現;

想不費什麼力氣,光憑熱情和空想是不能解決問題的,甚至有可能將人民引向歧路。

書中有句話寫道,現實有時是殘酷的,人民花費幾十年、甚至畢生精力所換回的結果,竟然不是當初所期待的,這是用來描寫辛亥革命的,而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又何嘗不是如此啊!

幾年前,許多老紅軍到經濟特區參觀了一番後,悲嘆“辛苦革命幾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楊文斌可不會簡單地這樣判斷。

如果我們能解決好**的問題,正確處理好各種關係,我們的事業必然能勝利!

**的根源在哪兒呢?

或許該從制度上找,我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都要求黨的領導,換句話說,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中,本來應該由資本家來完成的建設資本主義的任務,同樣要由黨來領導完成。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這個資本積累的過程,是個痛苦的過程。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當初是靠開拓殖民地,掠奪資源和海外市場,甚至販賣奴隸,來完成資本積累的。

而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是在一窮二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基礎上開始的,不具備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當時具備的條件,而社會主義的性質,決定了我們又不能像當初的早期資本主義國家那樣,去掠奪。

而是,由農民做出了巨大貢獻,在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過渡的過程中,農民無償提供了發展工業所需的原材料和勞動力,由政府組織社會各階層來共同完成工業化的任務,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發展工業的過程中,是在黨的領導下來完成的,全國人民上下一心,眾志成城來完成的,具體的說,各項政策是由各級幹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來執行和完成的。

這就存在一個矛盾,即黨的幹部和資本家付出同樣的勞動,卻獲得不同的相差懸殊的報酬。

如果黨的幹部自身修養不夠高,抑制不住金錢、私慾的誘惑,再加之制度不健全,內部的監督不力,外部的監督不到位,可能導致個別幹部心理不平衡,出現了以權謀私、假公濟私、權錢交易等**現象的滋生、蔓延。

所以,怎樣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從制度上防止和杜絕**,是我黨必須解決的問題。

老人家當初進行了探索,這就是著名的西北對。

抗日戰爭勝利後,我黨領導人邀請民主人士人到他住的窯洞裡作客。

老人家問那位民主人士來西北考察有何感想?

那位人士坦然答道:“我生60多年,耳聞的不說,親眼所見的真所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家,不少單位都沒能跳出這週期律的支配力。

初時聚精會神,無人不用心不賣力,歷時長久,惰性發作,到風氣養成,雖大力無法扭轉,且無法補救。

……**諸君從過去到現在,我略略瞭解了的,就是希望找出一條新路,跳出這週期律的支配。”

在談到歷史上歷朝歷代都沒有能跳出興亡週期律時,特別提到“人亡政息”的歷史現象。

對民主人士的坦誠直言,老人家當即非常自信地回答:

“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週期律。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而那位民主人士也接著說:“這話是對的,只有大政方針決之於公眾,個人功業欲才不會發生;只有把地方的事,公之於地方的人,才能使地地得人,人人得事。用民主來打破這週期律,怕是有效的。”

那麼,我黨奮鬥了七十七年,給中國究竟帶來了什麼?

獨立、統一、民主、富強,同時也走了一段彎路。

可惜歷史不能假設,如果我們不走這段彎路,該有多好呀!

這不能怪任何人,黨的領導是歷史做出的選擇,當時的局勢發展,也只能是這樣一個結局,

實事求是地講,現在我們走的路,是符合歷史潮流的,大勢所趨。

從濱城回來後,楊文斌的心情大好,訓練更有動力了,學習也更有勁頭了。

在堅持利用一切時間,來看英語單詞的基礎上,對專業課的學習,他也從來沒有放鬆。

歷經百日的集訓已近尾聲。

這一百天裡,他基本上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將英語單詞看了一遍,儘管效果不佳,畢竟是堅持下來了。唯感遺憾的是後期由於專心於實車駕駛,而放鬆了外語的學習,暫時擱置了。

與此同時,楊文斌也較圓滿地完成了集訓任務,掌握了坦克駕駛的基本要領和管理方法,實現兒時的宿願,不是玩玩具坦克,而是真正的,體重36噸的龐然大物,使其服從於自己的意志,真的很自豪。

這一百天,對生活也有了更深的體驗。部隊中有那麼多的不盡如意之處,憑個人力量很難予以改變,只有適應,忍耐,漸圖發展。

集訓生活為他提供了契機,也許這會影響他今後的人生。

在此期間,他又挽回了李春華的愛。

自己也該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了,使自己漂泊的人生有所歸依,孤寂的心靈有所慰藉,貧乏的生活有所調劑。

“她會與我同行到永遠嗎?”楊文斌捫心自問。

他也擔心這會影響了他的自我設計,不能實現考研計劃,怕二者相互衝突。

以前的閱歷告訴他,二者應相互促進,絕不該顧此失彼,人生畢竟短暫,該體驗絕無理由放棄,錯過,這樣,當生命終止時才不會留下太多的遺憾。

團長何強生前已夠風光了,然而屬於他的時間太短了,三十九歲便英年早逝,難道他的一生沒有遺憾嗎?

楊文斌想,團長一定會有,而且還會很多,眾多的願望沒來得及實現。

珍惜生命,珍惜已所擁有,這一切,都是生命中最珍貴的東西,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內容,人生將因它而豐富多彩,絢麗多姿!

不奢求、苛求,也絕不糊塗、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