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奮鬥在明朝末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二章 解決辦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二章 解決辦法

彈藥匱乏的問題不解決,王騰寄予厚望的火銃就不可能形成戰力。

鉛子倒是容易鍛鍊,可是,火藥硝土卻來之不易。

如果都靠購買,天長日久很有可能洩漏秘密。

無奈之下,王騰只能琢磨自食其力的法子。

如何獲得硝土呢?

王騰記得一個典故:工業革命之前,英國人為了收集硝土專門設立了集硝官,他們的任務就是每天進入居民家中的廁所和馬廄來蒐集土硝。

據說,這種蒐集硝土的法子還是蒙古人傳到西方的。

太高階的化學配方記不住,如今也只能從廁所裡找硝了。

想到這裡,王騰決定在軍堡內建立公廁,自給自足。

有了硝石,可否提高火銃的射擊速度呢?

穿越之前,王騰曾經在網上看到過一個帖子,內容就是介紹紙筒定裝火藥。

什麼叫做紙筒定裝火藥呢?就是將適量的火藥與彈丸用直筒包裹,填發的時候先傾倒一些火藥到火門之後,然而再將剩下的東西一股腦的塞進銃口,比起老式的火藥填充方式,定裝火藥減少了三個填充步驟,即保證了射擊威力,又節約了裝填時間。

即便是普通的鳥銃手,使用定裝火藥之後也可以每分鐘射擊兩次。

不要小看這射擊速度,古語云,臨陣不過三矢,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臨陣對敵,弓手只有開弓三次的機會,時間一到,敵人就會衝動跟前,弓手也就失去了作用。

鳥銃手與弓手的作用類似,都是在遠距離殺傷敵人,定量的時間內,射擊的次數越多,殺傷力也就越強。

歷史上,明軍的火器營在遇到後金騎軍之後為什麼會落入下風?

一方面因為火器老舊,缺乏更新保養,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鳥銃裝填速度太慢,無法在最短的時間內集中火力打擊敵人。

如今,明朝的鳥銃手完成一套射擊步驟需要倒藥、裝藥、壓火、裝彈、裝火繩等幾步,即便是最熟練的銃手也不過一分鐘一發,真要是到了戰場上,氣氛緊張之下,兩分鍾能夠射出一發就算不錯的了。

八旗騎軍騎射極強,如果火槍發射的速度太慢,只能成為活靶子。

不過,如果採取紙筒定裝火藥的話,效率就能大大提高了。

毫不客氣地說,如果紙筒定裝火藥在明軍中廣為推廣,邊軍的戰力將提高數倍。

然而,眼下的王騰卻不打算獻出秘法。

眾所周知,後金最擅長用細作刺探訊息,明朝官員已經被滲透成了篩子,如果王騰獻出定裝火藥的法子,用不了多久,黃臺吉就會得到全套的製作方式。

王騰可不想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好東西,自己能用就好。

外行看熱鬧,內行聽門道,王騰將定裝火藥的法子說給張鐵匠聽後,頓時引起一陣驚歎,“大人,有了這寶貝,銃手可就是大殺器了”。

王騰笑了笑,“試試看,你能做出來嗎?”

比起火銃,定裝火藥的製造方法要簡單多了。

王騰提點出幾個關鍵步驟之後,張鐵匠輕易造出了定裝火藥。

“大人,成了”

“動手試試”

正巧,張鐵匠打造的鳥銃剛剛完工,他取槍來到院外,咬開紙筒之後,沒多久便填充完畢,“嘭”,火光四濺,六十步外的靶子應聲落地。

“好槍法”

“好法子”

王騰、張鐵匠不約而同地稱讚起來。

張鐵匠的槍法沒的說,火銃的質量也是出奇的好,但是,對張鐵匠來說這都不算什麼,他在乎的是這定裝火藥的法子真的管用。

“大人,果然管用”,言語間,張鐵匠透漏出一股喜意。

王騰心情也變得好了起來,“從匠工中挑選幾個知根知底之人讓他們製造火藥吧,不過,跟長弓一樣,最要緊的步驟一定要由你自己把握,這可是要命的法子,萬萬不能傳出去。”

張鐵匠連連頜首,“大人放心,這法子爛在我的腦子裡了,絕不會有第二個人知道”。

“嗯,長弓暫且不必打造了,多造些鳥銃、彈藥吧”

“喏”

離開火器作坊之後,王騰去了縣衙,“大人,兵器局打造的軍械質量不佳,數量也不足,我想自己打造一些軍械,你覺得可以嗎?”

魏源皺起眉頭,“只要不造盔甲,鍛造一些刀槍倒不是什麼大事”。

對於魏源,王騰不打算隱瞞,“大人,我想打造一些鳥銃”。

“火器?這東西造價很貴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東虜連年入侵,再不裝備一些鳥銃,我怕抵擋不住呀”

魏源嘆了口氣,“也罷,我會跟蔚州兵器局知會一聲,只要無人相告,他們不會為難你的”。

“多謝大人”

“範永鬥居心叵測,三番兩次出手對付你,這一次,不沾泥雖然死了,不過,你可不能大意”

“大人放心,我會多加小心的”

“對了,你從範氏那裡得來的書信我已經送給了家師,只可惜他老人家鞭長莫及,分身乏術,否則的話,定叫範永鬥死無葬身之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王騰不置可否,範永鬥的能量他已經有所瞭解,就算盧象升調回山西,只怕輕易也動不得範永鬥。

古人雲,牽一髮而動全身,範永鬥身上的干係太大,殺了他,不少大人物的利益將受到影響,這一點,就算是盧象升擔待不起。

來到這個世界不過幾個月的功夫,王騰的性子已經沉穩了很多。

有的時候,憤怒並不能解決問題,只有冷靜下來,才有可能想到更好的法子。

崇禎七年七月,從蔚州下撥的第一批鐵礦石終於到了廣靈縣。

礦石數量不多,只有五百斤,名義上,這礦石是為了打造農具所用。

饒是如此,為了這五百斤鐵礦,王騰還是花費了五百兩銀子,其中,蔚州知府獨得一百兩,兵器局、庫房吏員分潤了其餘的四百兩。

禮多人不怪,王騰這種識趣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大小官吏對他的敵視。

廣靈巡檢雖然只是一個九品小官,不過卻也入了官籍,與終身為吏的傢伙們不可同日而語。

如果王騰出身高貴也就罷了,偏偏他只是個寒門子弟,這讓其餘官吏情何以堪?

若不是王騰有魏源做依仗,早已經步履維艱,處處是敵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