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獄中講課,我教曹操當奸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1章 既然得不到,那就毀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41章 既然得不到,那就毀掉

鄴城。

袁紹得到袁術讓人送來的書信,上面分析天下形勢如何,漢室天命已斷,袁術願意把天命送給袁紹,請求袁紹的支援等等。

此時的袁紹,對公孫瓚一戰,取得了極大的勝利。

公孫瓚被他打得落荒而逃,要將其打敗,拿下幽州,易如反掌,只要再派兵北上,公孫瓚必死。

收到袁術的書信,袁紹認為自己的機會,或許來了,一旦他想接受袁術的天命,必然得出兵和曹操他們抗衡。

於是乎,袁紹收攏兵力,聚集在鄴城,再把部下的謀士傳來,商量應該怎麼做。

應不應該,接下來袁術主動讓出來的帝號。

“不可!”

聽了袁紹提出的問題,沮授第一個反對,朗聲道:“如今天下正統,還在許都。袁公路稱帝,導致四面皆是敵人,若主公接受袁公路的帝號,不僅名聲有損,還會步了袁公路的後塵,成為大漢,乃至天下之公敵。”

“沮監軍是說,主公怕了曹操、劉備之流?”

沮授的話剛出口,馬上得到郭圖的反對。

郭圖他們之所以一直反對沮授,是因為他們代表著不同的利益群體。

袁氏家大業大,袁紹的下面,更是派系林立,武將那些暫且不說,就是謀士方面,明顯地分作兩大派系。

其一是跟隨袁紹起家的汝潁派系,比如說荀氏的荀諶、南陽的許攸,還有逢紀、審配、郭圖等。

他們都是袁紹最初的班底,跟著袁紹謀取冀州,一路發展至今。

其二是原本韓馥部下的文士,沮授和田豐,他們是後來袁紹為了穩定在冀州的統治,招攬的人才。

前者家世顯赫,後者能力出眾。

相對而言,沮授和田豐,比起郭圖等人更有能力。

但是郭圖等人,作為袁紹最初的家底,頗受重用,又懂得迎合袁紹的興趣愛好,地位比起沮授他們更高,說的話更有決定性。

就比如現在,郭圖的一句“袁紹會怕了曹操和劉備”,直接說進了袁紹的心坎裡。

袁紹自視甚高,認為除了自己,其他人都是渣渣,目空一切,聽了郭圖的話,再聯想到沮授所說的,頓時感到不悅了。

“袁公路都能稱帝,我們主公如何不能?”逢紀此時也說道。

一山不能容二虎。

兩大謀士派系,只能存在一個。

凡是沮授和田豐贊同的,逢紀他們都得反對,還是迎合袁紹的心意來反對。

沮授:“……”

“主公!”

田豐也忍不住說道:“曹操近來,發展得實在太快,不容小覷!另外,袁公路稱帝,自尋死路,現在時機未到,主公不能效仿!”

審配也開口了,慢悠悠道:“田別駕是說,佔據了大漢北方的主公,連稱帝的資格都沒有?連袁公路還不如?”

“夠了!”

袁紹突然喝了一聲,再站了起來。

他們的話,說得甚是刺耳,讓袁紹很不爽,但是不爽的源頭,又不是審配等人,而是沮授和田豐,居然敢暗示自己怕了曹操,不如袁術?

曹操最多就是他的小老弟,至於袁術,要不是有袁氏嫡子的身份,現在都不知道待在哪個角落裡。

沮授和田豐馬上閉嘴,心裡都在想,袁紹早晚敗在曹操手裡。

逢紀等人也不再說話,安靜地站在一旁。

袁紹又道:“顯思,你去走一趟,告訴袁公路,想要我幫他,可以!但必須把傳國玉璽交出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傳國玉璽,那可是皇權的象徵。

當皇帝的沒有這玩兒,就是名不正言不順。

袁術那麼迫切想當皇帝,正是因為得到傳國玉璽,自認為自己是正統,乃天選之人。

“父親放心,我一定能做到。”

袁紹的長子袁譚起來鄭重地說道。

見狀,沮授二人,徹底放棄勸說。

袁紹此意已決,他們感到無奈,當初就不應該接受招攬,因為袁紹這個人,太好大喜功,不值得他們輔助。

並非明主。

——

就在袁紹決定,派袁譚去和袁術接觸的時候,曹操已經把合肥打下來。

賈詡他們渡過淮水,直接往淮南挺進。

孫策和劉表,極限地壓榨了袁術的地盤,那些支援袁術的世家,紛紛倒戈背叛,袁術利用半個袁氏積累出來的優勢,在此時崩塌。

一切都沒有了。

眾叛親離是什麼樣的感覺,袁術真切地體會到。

“我們剛得到訊息,之前支援袁公路的人,全部反叛了,不是投靠孫策,就是準備來投靠我們。”

“袁術得知我們要攻打合肥,第一時間離開壽春,想去投靠陳蘭等人,但是遭到拒絕,現在逃到了江亭。”

“孫策正在往江亭逼近。”

“袁術如今,眾叛親離!”

郭嘉看了看傳回來的軍情,慢悠悠地說道。

半個袁氏,就這樣沒了。

遇到陳舟之前,曹操還覺得二袁都是龐然大物,高不可攀,遇到陳舟之後,這才發現,四世三公的袁氏,不過如此。

袁氏的衰落,陳舟的預判全中了。

“渡之說的很對,袁氏看似龐大,實則也不怎麼樣。”

曹操想起陳舟曾經說過的話,有感而發。

陳舟說道:“不過是袁術,自取滅亡罷了!”

站在旁邊的劉備,訝然地問:“原來渡之早就猜到,袁術會有如此下場?”

說著他又在想,陳舟是真的厲害!

可惜,不能幫自己。

這樣一個能人大才,卻投靠曹操這種懷有異心的漢賊,實在可惜,但不能為自己所用,要不用點什麼手段?

在這樣的亂世環境下,是沒有多少仁義可講。

即使劉備表面上仁義無雙,但是在暗地裡,想法還是可以很殘忍。

既然我得不到,別人也別想得到,這是很多諸侯的想法,一旦讓別人得到,就會成為自己的勁敵,寧可毀掉。

仁義如劉備,此時也產生如此想法。

陳舟說道:“只是巧合。”

曹操說道:“你們認為,袁術接下來,能做的是什麼?”

郭嘉首先分析道:“他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是等死,二是求救袁紹。”

“袁術還能求救袁紹?”

劉備不是很理解地問。

按照他的認知,二袁一直不對頭,他們之間矛盾很深。

當初討伐董卓的時候,劉備還親眼看到,二袁之間的各種互相針對,特別在挑選盟主的時候,他們差點還鬧起來。

袁術直接罵袁紹,是小妾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