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回到唐朝當暴君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0章 冬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10章 冬至

有人自發的建立起第一支巡邏隊,那麼很快就會有人組建第二支,而隨著移民不斷上路,一支支巡邏隊也在逐漸誕生。

情況上報至兵部的時候,李鈞沉思了許久最終決定進宮面聖。

李俏聽到李鈞的稟報也是愣了半晌,他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唐初沿襲了秦漢隋的府兵制,在當時那種情況下極大的保持了戰鬥兵源數量。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唐朝開始從府兵制改變成募兵制,而募兵制的首腦就是節度使,到了盛唐天寶年間節度使又逐漸獲得了行政權,自此成為獨掌軍政大權的藩鎮。

但不得不說府兵制向募兵制的轉變也為盛唐奠定了基礎,首先募兵制是職業兵,兵員戰鬥力更高一點,這就是並不在多而在於精。其次府兵制是廢除釋放了大量勞動力的時間,也為唐朝的建設加了一個助推器。

但募兵制最大的錯誤是沒有形成固定的輪換制,而且也不應該給予行政權。同時節度使軍權進一步加強,甚至到了可以隨意招募府兵的地步,這就造成了節度使軍力太盛的情況。就比如安祿山,造反的時候是二十八萬軍力,而這些軍力許多都還是府兵

而現在突然自發出現的巡邏隊,讓李俏首先想到的是後世志願兵、義務兵、明兵預備役的兵役結構。

對於大唐的先祖,可以說李俏佩服許許多多,但對玄宗卻真不怎麼佩服。大唐前期無論是太宗還是武則天那就是一路啟動馬上要瘋狂飆車了,中宗李顯屬於腳踩油門看了一眼手機打了個擺子。玄宗的作用是把正了方向盤踩了一腳油,扭頭和後座聊天去了,實際唐朝強盛絕大部分原因是玄宗之前的慣性使然。

最後就是唐玄宗翻車。

李鈞是有水平的,所以這件不起眼的小事沒有阻止也沒有推一把,反而是進宮面聖。

“陛下,微臣主張可以引導這些自發的巡邏隊,他們將是朝廷控制嶺南的基石。但微臣也不建議承認巡邏隊的存在,而是讓其在這種狀態下繼續下去。”

“是個穩妥的法子。”李俏點點頭,“你安排一下,將即將移民又有意組建巡邏隊的青壯集中在不同的地方,朕會派出神機營對他們進行簡單的軍事訓練,並且將淘汰下來的唐刀和一部分長矛弓箭贈予他們,每個村子總得有點東西。不為其他,至少到了南方能上山打獵有點野味。”

李鈞額頭青筋跳了跳,張了張嘴沒說話又老老實實低頭。

他想噴李俏兩句的,你上一句還誇獎是穩妥的法子呢,下一句怎麼就他媽完全變味了!

李俏沒有想改變現行兵役制度,這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至少也要在國內被清洗一遍之後才可以實行。

但現在進行簡單訓練,可以提高他們的忠誠度。

發放一些軍資,可以讓他們在沿途提高自保能力,在嶺南可以打一點野味補充糧食不足。

關鍵是還能試驗一下民兵預備役制度,為以後確立制度提供參考。

當然,代價是肯定要付出很大一部分軍資,至少可以裝備上萬人的刀槍弓箭。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自古以來就是上面動動嘴下面跑斷腿,李俏是那種我命令了,其他就不管了,最後我要結果。

但好在自古以來人的主觀能動性才是最主要的。現如今大唐朝堂因為大移民這一壯舉,許多人幹勁十足沒有人浮於事,一切都還算順利。

在所有人的積極工作下,大移民順利有序的展開。

時間轉眼過了九月十月,十一月初一的朔日朝參除了蕭彷崔彥昭彙報移民狀況外,最主要的是安排冬至大朝會和祭祀活動。

唐朝對冬至這一天非常重視,並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自冬至這一天陰陽此消彼長,陽氣升陰氣散。

往年在這時候長安城都會取消八天宵禁,但這一次告示的內容卻是長安城取消八天宵禁,並且自此後宵禁時間從子時開始,自寅時結束。也就是相當於後世十一點開始宵禁,第二天五點結束宵禁,宵禁縮短了一個時辰時間。

而在取消宵禁的同時,朝臣們也有八天的假期,只不過今年並沒有人休假。

大移民在進行,也沒有人有心情休假。

冬至前七天,李俏開始不食葷腥,四天後不與女人同宿,也不在外留宿。

冬至這一天李俏真的是起的比雞還早。

午夜時分迷迷湖湖的就有人給他穿衣服,洗漱後再穿龍袍,迷迷湖湖用了早膳或者算是一些點心,先去宗廟獻上五穀請祖宗牌位。天還漆黑就乘坐御輿,兩千神策軍禁軍開道,出長安明德門。

就這,他還是來的晚的。

此刻明德門外圜丘附近在京九品以上官員全部到齊,千名官員分成十二個區域,排列整齊靜靜的站在圜丘下方。但一千多人在此卻沒有人發出任何聲音。

往年在陛下未到之前還會有一些輕聲閒談,但今年卻沒有人敢。

冬至祭祀主要是祭祀昊天,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但明年已經確定會大旱了,他們心頭有著很大的壓力。大旱我們能扛過去,但是老天爺啊,你千萬別再來點其他災難。

華夏文化中敬天地鬼神比較有趣。

在西方的話語體系裡,信仰僅僅是指宗教信仰,但在華夏的理念中,信仰並不是宗教信仰那樣的膚淺。中國的信仰是歷史、是祖先、是對聖人的崇拜!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傳承數千年的傳統美德、是天下大同的至高理想、是幾千年的歷史文化積澱所賦予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最重要的是華夏人信仰人本身,信仰人定勝天!

華夏人可能是罵天罵的最多的種族,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遇到困難不求神告佛,堅信現世的幸福是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達到的。而不是透過宗教那種虛無縹緲不著邊際的東西所寄託。當整個世界都處在未開化的矇昧時代,只有華夏人喊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當西方神話中人類面對大洪水只能拋棄家園束手無策時,而在華夏的文化中卻是大禹治水。諸如此類的神話還有很多,如誇父追日、女媧補天、后羿射日、精衛填海、愚公移山、這就是華夏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