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回到唐朝當暴君最新章節列表 > 第26章 無人可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6章 無人可用

李國昌是沙陀族人,在雲州(大同)一帶山林裡當土皇帝,去年老皇帝封他為雲州刺史大同防禦使,也就是要他走出山林,這樣好控制,結果被李國昌識破用意拒不受命。

李國昌不去,李克用膽大妄為覺得這是一個機會,老爹不去兒子去。結果這一位是帶人去,殺了大同節度使佔據大同,自稱留後,也就是沒有防禦使我先頂著,留到後面再封賞任用的意思。

朝廷肯定不幹啊,幾個月前就派出太僕卿盧簡方為振武軍節度使討伐。

話說戰場有勝有敗都很正常,即使是壓倒性實力也有潰敗的時候。

但這位倒好,殺氣騰騰的殺奔打通,沒想到這位帶兵去了,半道上軍隊自己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的潰散了。

仗都沒打,兵都跑沒了。

立即又如同喪家之犬一般跑回來。

而現在面對的問題是是否要繼續征討李克用父子。

如此重要的事情本來是在大朝會也是李俏正式登基的時候說,沒想到李俏因為糟心一甩袖子自己走了,所以今天各部侍郎韋保衡與蕭彷都來了。

李俏環視一眼眾人,眾人低頭沉默不語。

丟臉啊,這一次朝廷是丟臉丟大了。

再派兵去征討?兵部侍郎崔彥昭是這麼提的,但他那只是顧著顏面。

就這樣的軍兵還征討個鬼啊,那是去送菜!

但不去征討,這句話又不能皇帝去說,皇帝說了就是徹底認慫了。

朝廷的顏面何在!

皇帝的顏面何在!

好在有善於拍馬屁的。

韋保衡率先開口:“陛下,現如今國庫空虛,擅動刀兵必須要增加稅賦。陛下乃仁義愛民之君,萬不可輕易動怒,給百姓增加負擔。臣舉薦一人,定能勸降李國昌李克用父子。”

“愛卿可暢所欲言。”

“是。有原太原節度使李業,李業在位時一直以懷柔政策安撫沙陀族,在補沙陀族內有很高威望。其子李鈞可前往沙陀族勸降。”

其他朝臣恍然。捏捏鼻子也就認了。

皇帝什麼樣你不知道?還仁義愛民!

不過這個人選舉薦的確實不差。

這是太陽從西邊出來啦?

一個無惡不作的皇帝遇到一個貪汙弄權的宰相,兩個人商量出的辦法還真別說,對朝廷對子民都是好事。

“準!立即宣李鈞進京。”

李克用是誰?這傢伙是後唐太祖,是和朱溫爭雄,後人還搞掉朱溫的後梁,是五代十國時期最強大國家的締造者。

李俏總之可以確認一點,歷史上李克用現在沒死,也許就是個有氣運的。

這件事議完,兵部就沒什麼事了,或者說有很多事都涉及到這一次清洗劉行深韓文約餘黨引來的變故,但這是人員變動,李俏昨日有言先拖後。

各部侍郎兩相離開,刑部侍郎開始呈上奏表。

都是一些大桉要桉需要御批,其中許多涉及到韋保衡家僕親卷。

放下奏表沉吟了許久,刑部侍郎,已經花甲之年的陳紀豐看到李俏的神情,立即躬身,聲色俱厲的呼喊道:“陛下~有多少人盼望著新皇登基能還朗朗乾坤!御史臺所有御史甚至罷官請命,就是要嚴查韋保衡,還請陛下以大局為重,以江山社稷為重,嚴查韋保衡一黨。”

李俏看看卷宗,那是字字血淚,心中悚然一驚。

自己什麼時候因為所謂的大局,而漠視生命,漠視這些冤屈了。

拿起硃筆填上日期:“以後這種小事沒必要送到朕的面前,你該查桉查桉,這是天經地義之事。有律法在,這大唐只有朕能違反律法。”

刑部侍郎眨了眨眼。

別的皇帝不都說天子與庶民同罪嗎?怎麼到你這裡就換了。

隨即恍然大悟,慌忙低下頭。

臥槽,還真是,要是按照律法你這個皇帝判死刑七八遍都有富餘。

霸佔良田欺男霸女,韋保衡這麼壞,但長安大魔頭可是你李俏,沒有比你更壞的。

回到含涼殿,想想現在的朝堂確實挺糟心的,中書省和御史臺癱瘓了,不過再想想也是好事,也許更亂一點最好。

但這些都不是重要的事情。

提起筆來書寫出玻璃的大概制作方法、焦煤的制作方法和一些對菜籽油大豆油的制作方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吃了晚膳又是畫出許多記憶裡的傢俱模樣。

那些古代皇子不學無術的說法完全不靠譜,就比如五弟李儇,小小年紀圍棋和馬球水平非常高,而其他雜項所謂琴棋書畫都是皇子們的必修課,算不上是大家,但至少看起來不難看,聽起來不難聽。

憑藉身體記憶畫出圖形,說道:“丁大全,明天將這些給他們。萬年縣魏王府的莊子騰出來,讓他們將作坊都搬到那裡去,也可以住在那裡。”

“是。”丁大全欠身,隨即小心翼翼的說,“大家,將作監王監正已經在宮外等候半個時辰了。”

“他來幹什麼?”

“奴婢覺得是因為魏王府改造的事情。”

“讓他和軍器監監正明日午時和朕一起用膳。”

“是。”

“讓他們抓緊了,尤其是豆油菜籽油的壓榨,這飯菜實在是沒法吃。”

“是。”

“另外發一張皇榜,兩個月左右,你隨便挑一個日子,在魏王府舉行拍賣會,所謂拍賣會就是大家聚在一起,朕拿出許多寶物賣出去,價高者得。”

“奴婢這就去安排。”

“把翰林院的名冊找來。”

翰林院是唐代設立,後來唐玄宗覺得翰林院文采詞藻更加斐然,也更加保密,就將中書舍人起草詔書的職能給了翰林院,增官職待詔。並建造翰林學士院,設學士六人,為首者為承旨。

唐憲宗後翰林院權力越來越大,並設兩名宦官為翰林院使,溝通皇帝和翰林院。

秦翰斬殺劉行深韓文約餘黨,兩位院使和翰林承旨,現如今翰林院也等於癱瘓了。

李俏有些嘬牙花子,現如今御史臺、中書省、翰林院癱瘓,尚書省打醬油,人事安排必須得抓緊了。

等拿到翰林名冊,掃一眼又是無奈的搖搖頭,無人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