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無相最新章節列表 > 第56章 過潼關(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6章 過潼關(一)

皇帝元子攸和皇后英娥攜後宮眾人逃出洛陽後,本應渡河一路北上,最後到達天寶真人早已安排好的上黨行宮安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天寶真人此時正在揮兵洛陽,打算將元子明和他的十萬叛軍一舉拿下。

誰知,元子攸從洛陽城西門遁出後,一路沿黃河西進。

是的。他要跟著妹妹和妹夫,去長安另起爐灶,重新建國。

然而,半路殺出個叛徒賀六渾,在眼看要過潼關的前一晚,擄走了皇帝和皇后,讓元子攸想要另起爐灶的願望落空。

賀六渾擄走元子攸和英娥時,帶走了兩百多名兵卒。

此刻,悟空剩下的士兵剛夠八百來人。同時,還不得不帶著被賀六渾和元子攸倉促間落下的後宮妃嬪和宮女們繼續朝著潼關進發。

潼關,是當年曹操為了防範關西亂兵,藉助地理形勢,專門設定的一處聞名天下的雄關險隘。

在黃河向南往東流經的拐彎處,有一塊狹長高深的地帶,北高出黃河天險形成絕壁,南依憑秦嶺北麓,與秦嶺連成一片,潼關就處在中間高高的黃土塬上。

要想從中原挺進關中,只有潼關天險一條路。

潼關的路狹窄高深,一次只能容一車一馬透過,是真正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然險隘。

所以,幾百年來,潼關也就成了為兵家必爭之地。

當然,悟空此刻帶著皇帝封藩的聖旨,只要拿給守城的將領核驗後,便可順利過關。

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迎接他們的卻是一輪弓箭齊射。

無疑,這是個警告。

守城的將領叫囂道,如果悟空的隊伍再向前一步,他們就要大開殺戒了。

悟空命人在城門樓下拿出皇帝元子攸的聖旨展示給城牆上的守將看。

然並卵,守城的將領連看都不看一眼。

直接回絕道,

“又是哪個皇帝的聖旨?”

“洛陽城裡三天兩頭換皇帝。”

“短短一年的時間裡,換了叄皇帝。”

“先是三歲的小孩兒當皇帝,沒過幾天,小孩兒連同太后被扔進了黃河。”

“緊接著又是長樂王元子攸當上了皇帝,屁股還沒坐熱,被發動叛亂的元子明攻進了洛陽,現在元子明在洛陽自立為帝。”

“請問,我們到底該聽誰的?”

“把你們放過去,萬一上面怪罪下來怎麼辦!”

“現在,誰的聖旨都不管用!”

此時,悟空的隊伍裡突然閃出一人,騎馬來到城門下,大罵道,

“大膽狂徒,敢直呼皇上的名諱!”

“公然違抗聖旨,難道不怕被誅三族麼!”

此人是接替了賀六渾留下的職位空缺,名叫李虎。

最早是降魔團的成員,眾人在太牢山裡轉悠的時候,因為他沒什麼法力,不被關注。

直到賀六渾加入隊伍後,此人才暫露頭角。

原來,李虎竟是名將李廣的後裔,其歷代先祖都是當時朝廷的武將。

李虎的高祖曾在敦煌一代建立過自己的小國家,國號為“涼”,後經三世而敗落。

李虎的父親曾是九尾狐朝廷的大臣,其父早年病亡。

李虎便輾轉跟隨天寶真人南征北戰,參與過鎮壓民間起義的戰爭。

巧的是,自從賀六渾帶著隊伍投奔天寶真人後,李虎剛好從天寶真人的麾下脫離出來,成為一名遊俠豪客,四海為家。

李虎喜歡結交朋友,尤其喜歡認識各種奇奇怪怪的人。

一日途徑太牢山的附近,聽說了招募降魔團的事情,誤打誤撞地加入進來。

於是,與一幫子立志修真成仙的江湖方士和妖怪們成了朋友。

因為李虎不會仙術,只會武功,所以剛開始不顯山不露水。

直到悟空的隊伍有了賀六渾的加入,立志要把隊伍正規化、軍事化後,這才顯露出李虎的才能來。

顯赫的家世,武將的傳統,從小熟識兵法,帶兵有方,練兵有術,精通兵器,武功高強,慢慢地被悟空發掘出來,成為頂替賀六渾的最佳人選。

“城上耳聾眼瞎的狗官,你給老子聽清楚了!”

“我們此行護送的是當今皇上……也就是天寶真人的女婿……的親妹妹和親妹夫!”

“也就是當朝的公主和駙馬爺。”

“皇上有旨,封駙馬爺為長樂王,去長安接受封地。”

“你這個不知死活的東西,快給爺爺讓開!”

李虎心想,守城的人不怕皇帝,總該怕手握雄兵實權的天寶真人吧。所以才七繞八繞希望能把悟空和九歌與天寶真人搭上關係。

哪知,守城的將軍聽了李虎的這番話後,更火大了。

手一揮,命令道,

“弓箭手準備,給我瞄準這個人!”

“發射!”

李虎一看守將不吃這一套,又見到城門樓的弓箭手拉滿了弓弦對準他,趕緊著急忙慌地拍馬跑回隊伍。

一邊跑,一變罵罵咧咧道,

“你個有眼不識泰山的東西,等著爺爺我把你擒來剁碎了餵狗!”

悟空見此情形,不由得思忖道,

“王國現在已經到了拿著聖旨都不管用的地步了嗎?”

“朝廷沒有了權威,政令不再暢通,看來洛陽王朝覆滅是指日之間的事了!”

李虎來到悟空跟前,一抱拳道,

“大將軍,這守城的人不鳥咱們。”

“軟的不行,得來硬的了!”

悟空擺擺手,道,

“洛陽朝局動盪,政令反覆,他們作為守關的將士,這麼做也無可厚非。”

“都是王國的將士,不好大動干戈,刀兵相向。”

“還是另想辦法吧!”

李虎拍一拍胸脯,道,

“大將軍,這個辦法我來想!”

“咱們就先在這潼關城外安營紮寨,等我晚上想好了辦法,再與大將軍合議。”

悟空笑著點點頭。不再說話。

悟空並不想硬闖,自己的隊伍雖只有七八百人。但卻不是一支普通的軍隊。

這支隊伍的主體是由降魔團的能人異士與守護寨的通天教徒構成的,個個身懷絕技。對付關城內幾千凡人兵卒,應該綽綽有餘。

但這樣的硬闖衝關,即使成功,對悟空來講意義並不大。

為了將來能夠坐穩關中之地,得到眾人的擁護,他必須善待每一個忠於職守的將士。

因此,如何讓守城的將士心甘情願地開啟城門迎接進去,這才是悟空要設法達成的效果。

夜幕降臨關城。

守城的將領呼延直,面對著夫人精心準備的一桌子的豐盛佳餚,絲毫提不起胃口。

今日在城牆上拒絕了自稱是當朝駙馬的通關請求,自己不知道是對是錯,是福是禍。

如今,雍州刺史侯莫崇擁兵自重,坐擁長安,隨時可能造反。

眼看洛陽朝廷腐敗混亂,皇帝換了又換,朝廷威信喪失,政令不出中原王畿。

天下十四州,除了豫州、幷州和洛陽王畿之外,各州軍政早已自成一體。

各地民變和藩王叛亂前仆後繼,惹得關中之地的各個豪強大族蠢蠢欲動。

侯莫崇在關中豪強的支援下,意圖造反,想要改天換地,暗中或說服或降服了雍州的幾十個郡縣首長,隨他一同舉兵造反。

這些郡縣首長原本是朝廷派駐的官員,食的是國家俸祿,拿的是固定的薪水,遠比不上裂土封侯,能夠擁有自己的封地和稅糧納貢來得過癮。

只要到時候擁立侯莫崇為關中王,甚至建立國號稱帝。

那麼,侯莫崇答應把關中隴西涼州的千里之地,全部作為裂土封疆之賞賜,分封給跟隨他一同造反的各郡縣首長。

而且,等關中坐穩之後,侯莫崇聲稱會率兵西出潼關,劍指洛陽,推翻腐朽不堪的九尾狐王國。

到時候,守著小小郡縣的創業元老搖身一變,就成了分封王國各處的封疆大吏。侯莫崇還數次向潼關的守將呼延直發出暗示邀請,希望能一同舉事。

此刻,呼延直想到這些事情,心煩意亂。

顯然,他到了不得不做決斷的時刻了。

本來,他有心一直拖延下去。

自己作為一個小人物,只要盡好本分,守好關口,不讓閒雜人等隨便進出就好。坐看王國裡你爭我鬥、風雲變幻潮起潮落。

等一切事態明朗化,自然就好辦了。

到時候,誰最後成了天下的正統,自己聽誰的便是。

但今日之事,更是打消了呼延直的想要置身事外的念頭。

自己明明知道這些人中有從洛陽皇宮逃出來的皇室親眷,但卻不敢放他們通關。不為別的,這些人根本還不知道關中的情形,已到了造反的邊緣,去了長安,等待他們的只有死。

尤其是當今皇帝的親妹妹和親妹夫,公主和駙馬爺,竟然不知死活地往火坑裡跳,這不正合了侯莫崇的意了麼。

侯莫崇正好能拿洛陽皇室的這些個核心成員來為造反祭旗。

讓公主和駙馬爺過去,就這區區幾百人,到了長安,不僅拿不到封地,還會白白送人頭。什麼藩王,什麼封地,什麼聖旨,在洛陽朝廷失勢威嚴盡喪的前提下,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而聖旨也不過是一張廢紙罷了。

但是,呼延直此時不能明告此種情形。

說出去,自己就是個死。

那到底該怎麼辦。

呼延直的夫人看到夫君今日唉聲嘆氣,筷子一動不動,知道這是今日遇著了難事。

“官人,是不是因為今日公主和駙馬爺欲通關之事,而煩惱啊?”

呼延直長嘆一聲,愁聲道,

“是啊。”

“那些人不知關中情形,還想著去長安接收藩封。”

“死到臨頭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