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抬棺進諫,老朱求我別作死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5章 最後的受害人又是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25章 最後的受害人又是誰???

文武全才?

怕是都不足以形容。

果敢、堅毅、理智、偏偏又膽大包天,武力驚人、對大明如今的國策各 種信手拈來不說,甚至還能參考歷史相互印證……

而正當他驚歎的同時。

去聽突然間。

“可當今這位陛下,自以為自己走的是包稅制度截然相反的路徑。”

“然而,卻是異曲同工,雖然招式變了,但歸根結底,最後還是落到百 姓的頭上!”

此話一出。

朱元璋剛才的驚歎,瞬間丟擲腦海。

不對!

此人就是:魯莽、目中無人、目無君上,憑著自己有幾分見解,就敢妄 言國策,不知天高地厚,愚才!蠢材!

他心中連連喝罵。

更是怒喝出聲:“胡言亂語,這如何能混為一談?”

蘇懷所幸加快語速說道:“那就還是之前的損耗問題,再一個比喻。”

蘇懷所幸指著自己的淮安街道:“比如說,這淮安街道的百姓,負責龍 驤衛的歲俸……”

“其中陛下定下,供給龍驤衛的,大約有一百戶!”

“由於都在京城,所以這裡的距離很近,路途也基本都是寬直大道。”

“所以,這些富戶聯合起來,運送的損耗,並不算多少。”

看著面前老人點頭的時候。

蘇懷又道:“可若是,淮安街道的這些人,負責給百里開外的南直隸兵 營運送呢?”

“百里距離,運送糧草,人吃馬嚼,損耗是要比京城內大得多吧?”

朱元璋繼續點頭。

“那若是再往千里之外……甚至光路上走就要半個多月……甚至一個多 月,更有可能…未來甚至白忙一場。”

此話一出。

面前的老者,頓時將自己打斷。

“胡言亂語,這民收民解制定的就是就近護送。”

“怎麼會走上半個多月,甚至一個多月?”

“還有白忙一場!”

“除非是他們本來就沒送,甚至貪了!”

蘇懷無奈—一嘆。

“那如果本來就不是京城呢?”

“沒有京城的繁華、治安,直接就是西北、西南、甚至北方等等的艱苦 地方。”

“百里之地,至於村落……”

“這些地方,人煙稀少,路途艱辛,多是荒山野嶺,再有匪寇為患……”

“當今陛下,讓百姓運送糧草,耗費也是百姓承擔。”

“可若是路途大雨、風雪,本來就不好走,耽誤時間。再加上若有匪 患、土匪!”

“是不是有可能,半個月, 一個月都送不到?”

“再有匪寇為患,別說送糧了,怕是自己的身家性命,都難以保證。”

話音剛落。

這一次,老者不再抬槓。

若是一臉苦思。

而坐在外面的蜀王朱椿,此時也順勢回應道:“老爺,這小兄弟說的沒 錯,我的那個……新搬遷的地方,就差不多如小兄弟所說,路途遙遠,多是 山川!”

“平常時候,用驢車翻一座山, 一天就過去了。”

“有些山路難走,可能不過是十里地,但一天都走不完。”

朱元璋被提醒。

有種惱怒,“咱用你說?咱小時候經歷的苦難,比你這小崽子看到的都 多!”

“咱自然知道!”

“但這又不是不能克服的問題,各地官府也可以提供保障……”

蘇懷適時將其制止。

“得了吧?”

“真要讓官府幫忙,那豈會有那麼多人,冒著路上被匪寇殺害的風險, 也要自己送?”

“當朝這位陛下,本來就給各地官府留下的支出少。”

“他們還正愁沒有辦法,更多的撈一些錢呢?”

“運送當然可以,甚至剿匪都沒問題。”

“但你得出錢啊!”

此話一出,朱元璋當即反應過來,眉宇陰沉不定。

“姑且認為你說的有那麼一點道理,還有兩點呢?”

“第二點,就是此次審問《李赫案》,魚龍幫的所作所為。”

“富戶不是一成不定的。”

正當蘇懷還要說下去的時候。

朱元璋擺了擺手,自負道:

“這個咱知道,你就莫要多說了。”

“之所以發生這種事,完全是這兩縣和知府的不作為!”

“陛下從昨天開始,就已經嚴查了。”

“各個地方,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重新核定!”

“京城出現這種,完全是意外!”

“你就說點新鮮的。”

看著面前老人,如此篤定的樣子。

蘇懷也不禁一愣。

“不會吧?”

“這位陛下不會真以為,他定下的規矩,底下的人就會無條件的遵守 吧?”

“要不然哪來這麼多貪汙,哪來這麼多的欺壓?”

“況且,我要說的也不是這點……”

“而是就此延伸下來的最根本問題!”

“再說:京城之地、天子腳下,都能出現權貴和地痞聯合起來,催收, 乃至強制人家的兒女抵押……”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當朝陛下為何就敢篤定,其它地方就不會出現這種問題呢?”

這一刻...

蘇懷的聲音彷彿洪鐘大呂,咣咣咣的敲在朱元璋的腦海之內。

“相反!”

“其它地方會更肆無忌憚,出現的更多更多……”

“甚至,還會有官府、豪紳、乃至地方衛所聯合的更為惡劣的情況出 現。”

蘇懷話語一頓。

“而這第二點:”

“便是求變!”

“百姓的求變!富戶的求變!”

“而這些個人的求變,則會引發整個大明基層的變化!”

“從而直接導致,這個巨大的隱患,就如同那千里之堤毀於蟻穴。”

“平常時候似乎看不見。”

“但到了真正的階段,便是那轟然一聲,天地傾覆!”

老者的表情越發凝重。

他不是傻子。

蘇懷給他說的,他當然能第一時間想明白。

只是……

他在和自己之前的“制度優劣”作出比較。

如今聽到對方說出這些。

他就再也忍不住。

“快說!”

“怎麼求變?”

蘇懷道:“那就要你自己,問你自己一個問題了。”

“如果你是這些給官兵要供給糧食的富戶,面對這麼多苛刻的條件,為

了身家性命著想,你會做什麼?”

老者沒有說話,而是露出沉思。

而蘇懷這一次,也不打啞謎。

而是繼續說道:

“分兩種情況!”

“忠厚老實的,可能會繼續維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