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抬棺進諫,老朱求我別作死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章 世界上,到底有幾個這樣的帝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0章 世界上,到底有幾個這樣的帝王?

“臥病在床。”

“大明的國運,到此為止了。”

“大明的國運,就這樣斷絕了?”

這一刻,他想到了這一點。

朱元璋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

他緊緊的抓著手中的杯子,手掌用力,杯子幾乎要被他抓的粉碎。

朱允炆的臉色也是一片慘白。

大明二十五年。

犯忌諱。

他的父親朱標,在去陝州調查遷移地點的時候,在回來的途中受了傷。

所以,他才會在返回京城之後不久,就去世了。

這一點,他必須承認。

再加上,《藍玉案》的事情發生了。

這是皇帝陛下為他鋪好的道路。

如果父親還活著。

祖父為什麼要砍了藍玉和淮西的權勢人物?

這才是最讓他生氣的地方。

只是那些愚蠢之人,竟然在這種情況下,還真有膽量說出這樣的話來。

這是要幹嘛?

“陛下。”

朱允炆正要開口,朱元璋卻是毫不客氣的將他的話堵了回去。

“你給我聽著。讓他把話說出來。”

這個時候。

詹徽、楊靖等文武百官,心中一凜。

他們都知道,皇帝就在他們的身後。

黃子澄的臉都綠了。

他被氣的渾身顫抖。

“大膽!”

“你還提起這個做什麼?”

蘇懷的目光落在他身上。

“你要說《鳴冤書》,自然與這件事有關。”

還沒等黃子澄開口,蘇懷又接著說了下去。

“百姓們義憤填膺,只因我爹只是一個百戶,就被牽連進了這件事。”

“要不是朱樉觸犯了律法,惹惱了皇帝,這才導致了朱標心憂攻心,受了傷。”

“要不然,他也不會死了。”

“相應的,也就沒有了藍玉的案子。”

“當然,我爹不會牽扯到這件案子裡來,我也不會去敲鼓,也不會去寫那《鳴冤書》,我也不會在這裡浪費時間了。”

“一切因果,都是命中註定。”

蘇懷又將目光落在了黃子澄的身上,算是給了他一個肯定的答案。

“而你,你剛剛誣陷百姓,寫了一份《鳴冤書》,難道就是為了擾亂國家大局,勾結外敵?”

“哼!”

“我也是在京都長大的,哪裡有機會與那些什麼外來的盜匪打個照面?”

“什麼叫天下大亂?叛變?”

“在大明,隨便一個百夫長的兒子,就能攪得天下雞飛狗跳。難道你以為你的軍隊能夠將北元打退,建立大明,只是一支紙老虎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且,堂堂大明朝,一份《鳴冤書》,非要給他貼上一個叛徒的標籤?”

“當年的秦檜,就是這樣一個人。”

“難道我們大明出了一個秦檜?”

話音剛落。

所有人都愣住了。

這是何等恐怖的攻擊。

有句話說得好,書生之口,勝於利刃。

但,就在他們說話的時候,卻被他幾句話就給堵了回去。

這個時候。

黃子澄一聽,臉刷的一下就紅了。

他氣得手指蘇懷,欲要再辯,但支支吾吾半天,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蘇懷,你沒事吧?秦檜不是大明的人。”

“別扯遠了,我只是懷疑,你這到底寫了什麼。”

此刻。

另一位是一位身材高大,四十餘歲,留著絡腮鬍子的大學士。

見黃子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只好出頭幫忙。

“黃大人說的只是一種可能性,如果將《鳴冤書》交給諸位諸侯,會不會影響諸位諸侯的忠心?會不會傷害到諸位諸侯的感情?”

“你說起當年的事情,卻直接指向死去的皇子,意欲何為?”

話音剛落。

黃子澄立即轉過身,對著齊少東道:“謝謝齊大人。”

聞言。

蘇懷倒有些愕然。

一個姓齊,一個姓黃。

那個人不是黃子澄和齊泰吧?

朱元璋死後,他的孫子朱允炆即位。

有四個人,就是當初在朝中叱吒風雲,慫恿朱允炆想要除掉朱允炆的那四個人。

一個是方孝孺,一個是齊泰,一個是黃子澄,還有一個是練子寧。

現在……

有兩位,來到了都察院正堂前?

蘇懷在心中猜測著對方的來歷,嘴上卻沒有停下。

【針鋒相對,唇槍舌劍】的增益狀態,顯然要比【直言不諱,免死不休】來得直接。

尤其是這番“激言善辯”,更是讓蘇懷有種無窮無盡的話,想要從他口中說出來。

心念轉動,更是遠超平時。

“當然是為了你那惡毒的問題。”

“也是為了向大家說明,為什麼我的《鳴冤書》中,會有這樣一句話:從今往後,各王宗室,將會成為大明的罪魁禍首。”

黃子澄指了指那張《鳴冤書》,問道:“你說的是,藩王歲俸的事?”

蘇懷淡淡一笑,沒有否認。

“錯!”

“虛有其表。”

“百年之內,大明諸王宗室,必然驕橫跋扈,大肆耕種,掠奪百姓的財富。”

“宗室繳納的賦稅,在未來的二百年中,將成為國家的稅賦。”

“富有的人變成了人民的寄生蟲,把沒有能力的人活活吃掉,不是土匪就是敵人。”

……

與此同時,大殿內。

朱元璋雖然被他的一番話說得怒不可遏,但也沒有說什麼。

但此時,他卻忍不住豎起了耳朵。

只聽一個他無比熟悉的聲音,在他耳邊響起。

“我方才所說的那個秦王,還在皇帝的時候,就開始大肆擴張,禍害百姓,擾亂國策,令西域動盪不安,內部紛爭不斷。”

“這就是秦王和晉王朱棢的下場。”

“大明諸位藩王,大多都是這樣的人。

“作為一位王子,他覺得自己比任何人都要高貴,他的血脈堪比貴族。”

“天地萬物,盡為他所用。”

蘇懷說到這裡,見眾人都沒有說話。

他的聲音再次響起:

“歷代藩王,都是這麼做的。”

“上樑不正下樑必斜。”

“他們不怕強大的力量,只因他們就是強大的力量。”

“他們對平民,沒有半點憐憫之心,他們覺得自己是皇室,和平民不一樣。”

“請問各位。”

“這些藩王和皇親國戚,他們怎麼可能不利用自己的權力,將地盤據為己有?”

“他們不敢亂來嗎?”

“他們的職責,就是守護自己的國家嗎?佑民佑國,為天下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