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罪惡中突圍最新章節列表 > 一百六十四、再造自我(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一百六十四、再造自我(1)

解禁文學藝術,置疑檢驗真理的標準,糾正*中的冤假錯案;陳景潤攻克德巴赫猜想,女排奪得世界冠軍,中國人成功地首漂長江;土地承包到戶,改革經濟運行體制,改革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上世紀整個八十年代,是一個令人激動和振奮的時代。

葉明開始讀書。各種各樣的書,凡是能買到的書,他都飢不擇食地買,如飢似渴地讀。下班後他讀書,上班時也讀書。機器的轟鳴似乎並不存在,只要有時間,他就讀書。讀書成了他生活最重要的內容。

書本為葉明開啟了另一個世界;那是一個全新的,令人激動的世界。

茨威格的《巴爾扎克傳》、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多夫》、巴爾扎克的《幻滅》、雨果的《悲慘世界》、司湯達的《紅與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法》、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凡是描寫人的成長歷程、或者描寫人與命運抗爭的書,他都特別喜歡。因為這類書裡多少都有作者的影子,有他們對生活的認識和人生的經驗,有他們的奮鬥過程和成長軌跡。葉明努力在他們身上尋找自己的影子,從而尋找自信。他最感興趣的不是故事情節,更不是書的結構和表現手法,而是書中人物的生活態度和成長過程以及他們的命運。他有一種對人類情感的天然悟性,他能讀懂作者的潛臺詞,能讀懂作者和書中人物的情感和內心。他們的思想感情,能與葉明一次次地產生共鳴。他們一個個向葉明走來,和他共同體會和探討人生。他們的不幸遭遇,減輕了葉明的痛苦;他們的人生經驗和態度,啟發了葉明的智慧;他們的成功,鼓舞著葉明的鬥志。讀一本好書,就是在跟一個偉大的靈魂對話,葉明對這句直理名言有著深刻的體會。

面對作者和作品中的人物,葉明開始認真地反省自己;他需要的是理性地梳理自己的思想感情,提高對自己對人生的認識,確定自己的生活內容和人生目標。他讀書的唯一目的,就是從書中尋找共鳴,從而瞭解自己或者按照書中自己感興趣的人物來塑造自己。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漸漸地,他覺得自己的眼睛更亮了,心胸更開闊了,也更自信了。他對自己的過去、現在和將來,漸漸地有了自己的認識;他心潮澎湃,熱情激昂,對生活、對人生,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好像另外有個自己,一個更具活力和生命力的自己,在他的靈魂中甦醒過來。

也許因為從小無人管束的原因,葉明從來就坐不住。而從學生到知青再到工人,他從來就沒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也從來就沒有按照理想的需要以及某種意志去生活過;因為,他從來就沒有過理想,沒有屬於自己的人生目標。現在,他認為自己已經找到了自己的奮鬥目標。

他分析自己、認識自己,最後確定自己也可以寫作,也可以成為一個有理想甚至有用的人,成為一個用知識武裝起來而受人尊敬的人。雖然自己沒有讀多少書,沒有學到多少知識,但透過書本與偉人的對話,他發現自己身上也有偉人的智慧和許多品質,這使他有了堅定的決心和信心,使他感覺和認識到,寫作是自己最適合的工作,是自己實現人生價值的手段和載體。使他從情感和理智上確定的未來的生活目標,就是成為一個為自己那一代人或者一個階層說話的作家。

他在心裡暗暗地發誓:“總有一天,我要寫一本書;寫一本關於人性和人生的書。”這個誓言伴隨了他的一生。他的一生,都將為此痛苦和激動。而從現在開始,他將按照那個奮鬥目標,重新塑造自己。

他把所有的錢都用來買書,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讀書。對葉明來說,讀書的過程,是他認識自己、豎立人生信念、找到生活目標的過程。讀書,既是他新生活的開始,也是為新的生活做準備。(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