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逆流官路最新章節列表 > 第97章 長遠規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97章 長遠規劃

安祥林把頭一點:“是有些困難。我的執政理念是授人予魚,不如授人予漁。土嶺鄉的自然條件很差,好在地理優勢明顯,我打算做長遠的規劃,利用老區的人口優勢,趁網購興起的東風,把土嶺鄉打造成物流集散地。”

“物流集散地這個想法很好,但能通得過論證嗎?”餘林終究還是老了,他並不看好網購,對物流的概念還停留在大宗商品走託運的範疇內。

安祥林對網購也一知半解,只能求助般看向厲元朗。

厲元朗同樣深吸口氣說:“餘書記,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大家的工資雖然漲了,但這些年的物價也開始漲了!以前一份滷鵝可能才幾塊錢,現在已經漲到了十三塊。為什麼會漲價,除了貨幣增發的原因,還有房價跟房租的原因。”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餘林點頭,工資漲,物價漲,房價漲,房租也漲,這些都是有親身體會的。

厲元朗繼續說:“西洲市的一間門面房,每個月的房租要好幾千,而在土嶺鄉一間門面房一年的租金也無非幾千塊,這其中的差距有數十倍。經營者想要生存,必然要把多餘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那麼有沒有一種打破現有經營方式,讓消費者買到更便宜商品的經營模式?”

“你是想說網路購物能消除小城市商店與大城市商店的差距?繼而讓老百姓獲得實惠?”

厲元朗點頭:“好處遠不止如此,在網路上,你可以買到天南地北的東西,然後透過四通八達的物流運送到您所在的城市,再由一個個勤勞的快遞小哥,把物品送到您的面前,那時候老百姓能買到便宜的商品,物流環節能夠帶動一大幫人就業,因為有了網路競爭,房價與房租也會受到約束。老百姓的幸福指數,必然會得到提高。”

餘林若有所思,然後說:“想法很好,可以嘗試,但跟你們現在遇到的困難有關係嗎?”

“祥林縣長想要紮根土嶺鄉,帶著老區的群眾們打造物流產業園,最終形成物流集散地。但有些人卻想在土嶺鄉繼續土地財政,只想短期撈一票政績,卻沒有長遠的可持續發展規劃……”

厲元朗說到這裡,就閉上嘴巴,不能再往下說,再說就搶詞了。

安祥林說:“城鎮化建設雖然是大趨勢,但也要講究方式方法,讓老百姓從田間地頭走出來,住進高樓大廈裡,本意是好的,但卻要解決老百姓的就業問題。如果僅僅是想依靠土地財政,短期內有效果,但長期來看,隱患很大。”

“所以你們想跳出現有的模式,走一條全新的路?”餘林沉吟後搖頭:“太難了,想要推動需要更高的層面點頭,最終想要落實,還需要最高層面的同意。”

安祥林看了厲元朗一眼,厲元朗心領神會:“餘書記,很多時候,結果很重要,但過程也很重要。如果西洲市有了意向,祥林縣長又能頂住其他方面的壓力,土嶺鄉必然能擁有長遠的發展,即使最終事情未能落實,但土嶺鄉的百姓們都落到實惠,這未嘗不是一次多贏。”

餘林終於明白厲元朗的意思,不管土嶺鄉能不能撤鄉改區,只要放出了風聲,就能攪亂一些人的計劃。這是要扯虎皮,做大旗啊!

餘林笑著說:“你們就不怕風聲放出去後,有些人更要吃土地財政了?”

安祥林連忙保證說:“我已經對土嶺鄉做了長遠規劃,在土嶺鄉沒有脫貧前,我不會走。土嶺鄉的群眾們,也盼著能脫貧,能致富……”

此時,店老板又把飯端了上來。

餘林拿著筷子說:“先吃飯,下午把材料給我秘書一份,我有空的時候先看一看,也讓辦事員們想一想,我也希望能為老區人民做一些貢獻。”

“那可真是太好了!”厲元朗立刻表忠心:“餘書記,以後你家的渾酒,我包了。只要你想喝,我就給你送過來。”

餘林笑著說:“你這小子,猴精猴精的,希望以後走正道,別走上了歧途。”

大家都面露笑容,這頓飯也吃的非常融洽。當然最後還是餘林買的單,他也沒忘記拿走那桶渾酒。

再次回到第二招待所,不管是安祥林,還是林德路,他們的臉上都掛著狂喜。

林德路拍著厲元朗的肩膀:“你小子還真是深藏不露,居然知道餘書記喜歡喝渾酒,還知道他會到小餐館吃飯……”

不等林德路說完,厲元朗便拉了他一把:“老林,你糊塗了!領導的心思我怎麼能猜到,領導的行程我怎麼會知道?這一切都是巧合。”

看著厲元朗板起來的臉,林德路立刻點了點頭,他也知道有些話能說,有些話不能說。

“是我失言了,一切都是巧合,都是巧合!”

安祥林壓下心底的激動:“大家夥把資料再整理一遍,下午去向餘書記匯報工作。成敗在此一舉,要是成功了,回到土嶺鄉我再給大家擺慶功酒。”

相對於安祥林跟林德路的激動,厲元朗卻保持了一顆平常心:“大家別這麼樂觀,餘書記的工作很忙,可能下午我們見不到他,但能把材料交給他的秘書,對我們來說,就已經是勝利了。”

安祥林熾熱的心,稍稍涼了一些,望著厲元朗問:“你怎麼知道,下午我們見不到餘書記?”

林德路也好奇:“如果他不想見我們,為什麼還要讓我們去送材料?”

“剛剛吃飯的時候,該說的話都說了,再見面也沒有其他的說辭。看材料只是一種態度,按照餘書記的工作方式,會先看材料,然後找人論證,再去實地調研,最後才會給出公開的態度……”

安祥林懂了:“所以目前只能證明,餘書記對這件事情有興趣,但還不足以影響他做決定。”

林德路有些著急:“那怎麼辦?我們沒有太多的時間,要不去京州?”

安祥林卻沒理會他,而是看向了厲元朗。

厲元朗成竹在胸的說:“遞材料的時候,再遞一份邀請函,邀請餘書記、胡市長,順道再邀請一下吳秘書長……”

吳秘書長跟胡市長的關係非常好,又是餘書記的老部下,邀請他是最恰當的選擇。

安祥林通透了:“就這樣辦!”

可能餘書記跟胡市長很忙不會成行,但吳秘書長可以去一次土嶺鄉,充當餘書記跟胡市長的眼睛,看一看革命老區土嶺鄉。

下午上班後,一切正如厲元朗所猜想的那樣,大家沒有見到餘書記,秘書卻把材料收了。邀請函也遞了上去,果然如厲元朗料想的那樣,餘書記沒時間,胡市長也很忙,吳秘書長那邊倒是沒拒絕,只是最終是否出行,還需要研究。

這個結果對安祥林來說,已經是驚喜了,只要沒立刻拒絕,就代表了西洲市的態度,就意味著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