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唐您好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五章醫保有例項 藥王重藥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五章醫保有例項 藥王重藥膳

李愔醫保的第一筆業務竟然是刺著青花胳膊的青皮帶著一位黑臉身體很壯實但兩眼卻看不到生機活力的漢子來借貸。

一貫錢對李愔這樣的人家來說是小錢,對貧困人家就是一筆大開支。在坊長證明之下,小李子給其辦理了相關手續。

該漢子領著一貫錢沒走幾步就被青皮一把搶去,這幾個人一來李愔就注意到了,雖不是很清楚來龍去脈了但八九不離十是借了青皮的高利貸。

李愔揮揮手讓金吾衛軍士把他們帶到孫思邈旁邊,故意大聲的詢問好讓孫思邈知道事情的始末。

原來莊稼漢的老婆生孩子的時候落下病根,孩子和娘倆人體質一直不好,改善體質的藥通常很貴若配上人參就相當於背上一座負債的大山,這算得上富貴病需要長期的保養和治療。

高麗參的作用唐朝人沒有發現,人參的藥用價值自古就被認知,長白山又那麼遠那裡太寒冷人太少,人參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莊稼漢為了救娘倆又不願拖累家人和家裡分了家,三年前把城外的大院房換茅草屋,兩年前忍痛敗家把田地賣了,今年年初茅草屋也賣了,帶著娘倆來長安城租房打工治病。

打工的錢怎夠治病?這不向青皮借了三百文才半年多就利滾利如今要還一貫錢。

自古高利貸害人不淺,我們應當拒絕高利貸!

圍觀的群眾有人勸道:“這敗家的娘們不要也罷。”這是華國非常噁心非理性的思維或說風俗,堅決表示鄙視和反對!

時至今日閩粵某些地區還是這樣,什麼事情都怪女性,生不出男孩怪女人,照顧老人和小孩全是女生的事。甚至家庭聚餐女人不能上桌。

非常非常鄙視這種惡習!

這位路人甲就是很典型的大男子主義,竟然獲得大多數的支援,唐、宋時期名門貴女雖然頂半邊天,但在民間從全國整體來看女子的社會地位還是很低的,朱熹後連貴女也沒地位徹底變成男人的附庸。

“不,翠花人很好某絕不負她!”懦懦怯怯的窩囊廢男子像氣足的皮球受力反彈,一聲不,喊的是那麼的撕心裂肺把鬱悶在心裡的難受全發洩出來了。

路人甲嚇了一跳,往後退了一步可能覺得被一個窩囊廢給嚇到有失臉面反駁道:“汝對得起那女的,汝對得起列祖列宗嗎?汝把祖田都給賣了汝還是人子嗎?”

孝是中國社會五千年來最大的基石,社會至高的道德點。

那莊稼漢失落又無助的蹲地抱頭痛哭:“翠花她耶耶本要把她許給王官人當小妾,過上不愁吃不愁穿的幸福生活。

可她寧願和某這個窮小子過苦日子,那年某被毒蛇咬傷翠花二話不說俯身吸毒血,事後她嘴唇腫了整整一旬。王郎中說我祖上積德,否則一蛇兩命。

有一年額娘病了也是翠花忙前跑後在家照顧,村裡哪個不說她是好媳婦?

某不想負她,某不能負她,某不孝!額傻!某只想當個不負心,有良心的男人。

啥就錯了呢?某真的錯了嗎?”

在封建敗光祖產就是不孝是原罪,可負心漢又被人鄙視,眾人矛盾了,莊稼漢在哭嚎,圍觀者心情變得沉重。

那玉竹眼裡含淚緊握著師兄玉桂的手,她的耶耶也是為了給她孃親治病才賣了她,若不是遇到師傅…

青皮有點不耐煩踢踢蹲地的莊稼漢讓他別再嚎哭了,轉身變臉滿臉諂笑對李愔說:“不知貴人找小人何事?”

“本三百文,半年就得還一千,你真有良心。”

“回貴人的話,小人的利在這坊裡算是低的了,長安衙可有備案的。”青皮不愧是混江湖的,臉皮厚的很李愔的揶喻當成沒聽見,說話滴水不漏軟中有硬。

建國前利子錢雖被人罵黑心但確實合法,只要雙方都自願沒有作假就受律法保護。

楊白勞和黃世仁的故事太能說明什麼了,所以還是共和好,套路貸是違法的!

李愔也管不了這事鬧到長安府也是人家有理,欠債還錢天經地義!自古亙之。

李愔揮揮手讓吸血鬼青皮滾蛋,讓莊稼漢和坊長留下。

“孤這有醫保很適合你這種情況的家庭,投了保治好汝妻的病,你們又可以過上幸福的生活。”

那莊稼漢很實誠的說:“某沒有錢。”

“孤可以再借汝五百文,汝交二百文的醫保留三百文作為家裡的開支,辦完醫保趕緊把妻兒帶來給醫師看看。”

那莊漢糾結了好久,終於下定決心,李愔以為他下定決心要辦理醫保,結果是下定決心向李愔坦白:“某妻每月藥方至少要百文一年要一貫二,殿下要出八百四十文而某才交二百文,殿下吃虧了。”

“憨疲貨,六殿下乃是贔屓豈能在乎幾百文。”

“汝無須憂慮,孤自有主張。孤從不欺人,每年交二百文汝之醫藥費孤分擔七成,孤說到做到。”

“殿下仁義!”

滿滿的一波矚目值。

莊稼漢雖然還有一些疑慮但李愔的名聲、官府的信譽他還是辦了大唐第一份醫保,繳納的二百文是李愔貸給他。

隨後回家帶著老婆抱著孩子又來看病了,小孩子的病就是體虛多病,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不能吃補藥,只能慢慢調養和健身。

莊稼漢的媳婦孫思邈和王三醫丞一起會診,女子作月子落下的病根古今都難調理。

孫思邈和王三倆人研究半天還是要加味人參,李愔在旁提醒到用高麗參可否?還有阿膠也是?血的。

孫思邈想了想李愔抄來的《本草綱目》,同意把人參改為高麗參這樣方子藥價就從108文降到60文。

孫思邈對李愔說:“娘娘的阿膠也不便宜還是老夫自己熬吧,不怪老夫盜汝的秘方吧!”

李愔吐吐舌頭趕緊說:“慎言、慎言,母后是偉大、賢德的。秘方孤會公開的。”

長孫皇后雖賢名但她的生活圈都是貴婦,補血養顏的極品阿膠不賣高價晚上會睡不著覺得。

古時的醫師也是一名製藥師,孫思邈考慮到那莊稼漢的經濟狀況同時也想到阿膠的補血功效乾脆自己熬吧!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孫思邈預估阿膠的價格,價三十文報給莊稼漢,讓他去右邊藥堂東家處結算和買藥。付了款再拿上東家簽字的藥方到小李子這報銷。

報銷程式很簡單,藥方上要有藥師的估價和簽名,要有藥堂東家或掌櫃的簽名證明有在此處買藥。

有藥師、藥堂的簽名,小李就很爽快的付七成費用。共九十文的藥方,小李子給莊稼漢七十二文錢,莊稼漢看病才花十八文。

有了眼前的案例讓百姓們看到醫保實實在在的好,莊稼漢之妻每月要吃一帖,這一年要省多少錢?

最重要的是醫藥費不再是座無法搬移的大山了。

莊稼漢喜極而泣,李愔叫住他:“吾輩男人流血不流淚,別作小兒態。你妻兒體虛除藥療外也需食?,孤給開些藥膳方給汝,汝至少一月要讓他們吃三次。努力掙錢吧!為了妻兒為了美好的明天。”

李愔給他開了豬肝炒木耳,在唐朝不懂木耳的養殖,木耳屬於山珍比豬肝貴,豬內臟雖然在李愔的引領之下大唐人也在吃但風俗習慣沒有那麼快改變,豬內臟、下水還是便宜的。

李愔還開了一道菜:羊肉煨蘿蔔,蘿蔔古人叫萊菔。

交待的說:“冬吃蘿蔔夏吃姜,蘿蔔冬季進補的時候可以多吃些,不一定非要羊肉,豬骨頭煲蘿蔔也可以,但一定要謹記吃藥的時候是不能吃蘿蔔的會解藥性。”

孫思邈在旁看了點點頭這兩道藥膳又能療理又能當菜吃,藥膳這門學問大有所為。

莊稼漢一家三口千謝恩萬感謝的離去,小李子終於忙碌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