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唐您好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三章婉秋喜卡通 兄弟聊蜀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三章婉秋喜卡通 兄弟聊蜀地

《夜空中最亮的星星》其實用簫來奏前曲很有民族風,當前奏響起好多路人停下腳步駐足伶聽。

臺上有一位女夫子在作指揮,隨著她的手勢。

伴著琴聲清脆的男聲唱起:

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聽清

那仰望的人心底的孤獨和嘆息

……

這時轉為女聲合唱:

我祈禱擁有一顆透明的心靈

和會流淚的眼睛

給我再去相信的勇氣

越過謊言去擁抱你

這時男女大合唱:

每當我找不到存在的意義

每當我迷失在黑夜裡

夜空中最亮的星

請指引我靠近你

男生領唱,女生和聲

夜空中最亮的星是否知道

曾與我同行的身影如今在哪裡

……

男女再次大合唱:

我祈禱擁有一顆透明的心靈

和會流淚的眼睛

給我再去相信的勇氣

越過謊言去擁抱你

……

在唱的同時用木棒敲打著節奏,不得不表揚唐人的學習精神。

唐人對學問極為尊重,學的一絲不苟極為認真,若是現代人自己花了錢了,想怎麼敲就怎麼敲,畢竟學員大多數是孩子,可唐人不會,有手慢落半拍的,絕對沒有故意搗亂的。

曲江邊除唱歌的還有畫畫的,李愔已經在小木片上都已經刻好各種圖案,再讓小童刷上各種顏色。

唐朝紙和布是硬通貨比木片貴,木片可以去秦嶺自己伐不要成本只需勞力,古時大山裡的產出是大自然的。

這種簡易的畫畫讓小孩愛不釋手,圓了他們一個藝術家的夢想,其實最主要還是卡通圖案合小孩的心。

閻婉秋就特喜歡卡通仙女圖,他的父親閻立本擅長人物丹青,帝王像都是出自他的手,受父親影響閻婉秋對人物繪畫有獨特的見解。

卡通仙女圖和父親的仕女圖大不同,誇張放大數倍的眼睛更顯得水靈,配上一張笑開口的嘴讓大頭仙女,細小身,變得可愛,不會因比例失調而成一副殘畫。

還有卡通的動物也可愛,閻婉秋決定要把這些圖案繡在手帕上肯定會成閨房之寶。

大唐沒有版權,一文錢買下一張圖。薅李愔的毛,羊毛黨又添一員!

遊曲江邊怎能少得了美食。

福鼎肉片歡迎你,唐朝的福鼎可不是地名,而是有福之鼎吃一碗肉片把福氣帶回家。

肉片是由精肉剁成肉末和著澱粉,七肉三粉用勺子挖出下鍋,配上香菜葉酸辣入口有嚼勁兒,一碗就飽好吃又實惠。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濃郁的肉煎包香氣,引來各路吃貨,平底鍋上灑上一層薄薄的豬油,再把包好的肉包放在上面,煎成兩面金黃色出鍋。

熱氣的肉包一定要小心翼翼地咬下去,別太用力了否則肉餡的湯水會燙到嘴。

那肉汁混合著蔥香在口齒間流淌,那種滋味讓你不得不重新再排隊。

還有一種美食李愔特喜歡,在後世若不保護,老工藝有可能會消失。

隆重向您介紹福鼎鍋邊糊李愔的最愛,鍋邊最出名的是連、江,但因為場地成本的原因,現在蝠州、連、江的鍋邊是已經做的直接放在湯裡煮。

李愔喜愛福鼎原汁原味老一輩人的作法,把大米浸一晩上用石磨磨成米汁,大大的鐵鍋裡煮著蝦粉湯,只考慮美味不考慮成本可以加點蛤喇肉。

湯只到鍋的三分之一,在火熱的鍋邊沿鍋均勻淋上一圈的米汁,米汁遇熱會凝固在鍋邊,所以美食叫鍋邊。

用鏟子把鍋邊剷下掉入湯中燒開起鍋,加點美菜,胡椒粉。你來福鼎我請你吃,包饞死你!

PS:現在蝠州、連、江的鍋邊不是米汁現做,而是作好的鍋邊加湯快捷是快捷可惜沒了原味。

所以我推薦福鼎鍋邊,要來趁早,再過幾年說不定向蝠州人學直接用鍋邊入湯,畢竟原味手藝佔地大,要一個大鍋,而且還慢、不易儲存。

當天的米漿當天要用掉不能隔夜,不合時代的節奏必然會淘汰。

————

曲江邊的吃食還有很多,大排面、大腸粉、長安煮(關東煮)、麻辣燙(辣用的是朱萸)、滷煮等。就不一一介紹了。

曲江邊的熱鬧李愔只是幕後的導演,他和三哥李恪參加皇室的八月十五中秋皇室家宴。

李愔和李恪倆人坐的比較偏,雖然這一世比史上得寵但畢竟是庶出,李淵、李二、長孫呈三角形,李淵坐正中間李二在李淵左手邊坐,長孫在右手邊。

李承乾是太子坐在李二下首,荊王李元景、漢王李元昌坐太子李承乾下方,再下方是四子李泰、九子李治。

再下來才輪到李恪、李佑、李愔、李慎。長孫那一側則是李淵的嬪妃和李二的嬪妃、再後是公主。

古人正式宴會是一人一案幾,這樣李恪、李佑、李愔就離李淵、李二較遠了。

李佑這次的回宮被李二訓得體無完膚,李二確實是位不懂教育孩子的父親,非常典型的中國式棍棒教育!

好在陰妃還有母愛的滋潤李佑還沒到自暴自棄的地步,李佑整個宴會上像挨了霜打的茄子一樣蔫了,陰妃交待李佑要他謝謝李愔。

若不是李愔為他辯解這次鬧鬼事件就栽在他頭上了,可想讓高傲的李佑主動開口認錯也是千樹開花千年第一回。

倒是李恪和李愔聊的太起勁,此時的李恪是蜀王,後世的川渝人口多、性格爽朗哪個學校沒有百來名川妹和川娃子?

這一世李愔還未出長安,可聊起四川的風土人情李愔一點都不陌生,倆兄弟聊得起勁,夾在中間的李佑就更寂寞了。

李愔給李恪出了三個主意:在宜、賓、瀘、洲、邛、崍設酒坊這三地在後市可是產名酒之地,水質非常適合出美酒。

引進佔城稻在岷江平原上種植,不說一年三季,一年兩季在唐朝都能成為令人眼紅的政績。

在富義、榮州尋找鹽井,富義是現在的富、順,榮州是榮、縣倆地合在一起就是聞名的古鎮自、貢。

鹽是歷朝歷代國家命脈,有了鹽就可以減少青海鹽的依賴,對唐朝控制土司制度的雲、滇、彝族(川西南)就有了經濟管控的能力。鹽是硬需,少數民族缺鹽除青海一帶。

李愔說的條條是道,李恪聽得入神,有二年治理經驗的李恪知道,糧、鹽、酒都是財政收入大頭。

這事若能成自己就是富王啦!老婆可以多取幾個孩子可以生一大片,有錢不生娃枉費青春嘛!

“六弟,富義、榮州真有鹽嗎?”

“放一百二十個心。不但有質量比青海鹽好還無毒。”

倆人聊的開心中間的李佑越鬱悶,你們都是李二的親兒子,就我不是,我多苦去了苦寒之地,除了白雪我還有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