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我從天牢歸來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七章 安排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七章 安排

“詩詞之光,傳頌天下?”

陳鋒一愣,看著荷花。

荷花解釋道,

“我平時聽小姐說起過,詩詞寫得好,到了一定境界,便會產生詩詞之光,這是文道氣運的一種,雖然不如公子昨晚的文道真言那樣激發的文道氣運,但是也能增加文道氣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公子,你真是文道氣運之子,天才耶!”

侍女荷花看著陳鋒的眼神充滿了崇拜。

鶯鶯還沉浸在激動幸福之中。

“峰郎,把這幅字送給我,我掛在房間裡,可好?”

陳鋒一笑,

“這就是送給你的啊。”

“那,你再把昨天晚上的文道真言寫出來,也一併送給我,可好?”

有這兩幅墨寶掛在房間,鶯鶯便可以終身享受不盡,不僅氣運長存,還能得到社會的尊重。

昨晚的文道真言和今天的詩詞,都是因為鶯鶯而引起的,這就是上天恩賜的緣分。

“舉手之勞而已。”

陳鋒說完,再次提筆,將昨晚的話寫了下來。

“生如螻蟻,當有鴻鵠之志;

命如薄紙,應有不屈之心。

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

地勢坤,君子厚德載物。”

落筆之後,這幅墨寶同樣被一道金色光芒籠罩,揮之不去。

“多謝公子厚愛!”

鶯鶯對陳鋒深深鞠躬,感激和崇拜之情溢於言表。

......

依雲縣的縣令楊樹才,是一位文道七品的儒生。

從二十八年前開始,朱照領悟文道,橫空出世,執掌翰林院。

君上採納朱照的意見,在大炎帝國推行文道教化,文道治國,科舉考試,在基層縣實行文道儒生治理制度,縣令一般都是文道七品或者八品的儒生。

武道仍然是大炎帝國的核心,是立國的根本,但是,在教化民眾和治理國家方面,武道卻有著天然的缺陷。

要在一個武道昌盛的世界推行文道治國,也是阻力重重,即便是君上親自頒佈法令,下面依然很難執行。

經過二十多年的艱難努力,文道治國目前也僅僅在縣一級實行,在州郡兩級的主要官員,仍然是武道修煉者執牛耳。

楊樹才昨晚睡得比較遲,早晨起來,洗漱完畢,正準備吃飯,屬下師爺匆匆跑過來。

“大人,不好了,昨晚出大事了。”

楊樹才一愣,看著師爺,

“什麼事?好好說,別一驚一乍的。”

“大人,昨晚半夜有文道之光在夜空綻放。”

“文道之光?”

縣令楊樹才騰地一下站起來,雙眼盯著師爺,

“什麼時間?什麼地方?何人?你又是如何確定那是文道之光?”

一連四個問號。

師爺是一個精瘦的老頭,也算是一個讀書人。

“大人,這是今早從鶯歌樓的客人傳出來的,昨晚有客人在鶯歌樓親眼見到了文道之光沖天而起,而且現場有人親自見證了整個過程,激發文道之光的是一位年輕公子,他說出了一段文道真言,便立即引發了文道氣運,”

“此話當真?”

縣令楊樹才身體在顫抖,在他管轄的地盤出現了文道氣運之光,這是何等榮幸的大事?

“千真萬確,現在,全城都在傳頌昨晚的文道真言呢。”

“你快念出來我聽聽。”

“好,咳,”

師爺輕咳一聲。

縣令心急,恨不得撕扯著師爺的嘴巴讓他立即吐出文道真言。

“大人,有茶嗎?嗓子有點幹。”

縣令無比嫌棄又無可奈何地看著師爺,扭頭對丫鬟喊道:

“趕緊給師爺上茶。”

師爺平日裡在縣令家都是很難喝到一杯茶的。

丫鬟看到這個場景,也是轉身低頭憋著笑,趕緊倒了一杯茶給師爺。

師爺不緊不慢,吹了吹,喝了一口。

縣令急道:

“師爺,你就先說了再喝茶也不遲嘛。”

“咳,那年輕公子說的文道真言是這樣的,

生如螻蟻,當有鴻鵠之志;

命如薄紙,應有不屈之心。”

“好!”

縣令楊樹才聽了,一股莫名的激動湧上心頭,一巴掌拍在大腿上,興奮地叫道。

“不虧是文道真言,聽得本官是熱血沸騰啊,想當年,我為了參悟文道,寒窗苦讀十年,終於頓悟,連過院試,鄉試兩關,雖然卡在了會試,但是本官這些年依然沒有放棄啊。”

縣令楊樹才想起自己的修煉文道的艱辛過往,被自己感動了。

師爺則很慚愧地說道:

“老爺,卑職也是苦讀十幾年啊,只可惜,命不予我,運不予我,唉!”

“師爺,別灰心嘛,命如紙薄,當有不屈之心,只要你繼續努力,終有一日,你會頓悟的。”

“嗯,老爺說的沒錯。”

師爺內心燃燒起熊熊大火,整個人精神為之一抖。

“對了,老爺,還有,”

“還有什麼?”

“文道真言呀,後面還有,”

“還有?快說,快說,你看看你,也不連續說完,瞎激動啥?”

師爺想,明明是你瞎激動一巴掌打斷了我的思路。

“還有一句是這樣的,

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

地勢坤,君子厚德載物!”

“好!妙哉!”

縣令從椅子上站起來,激動得來回走動,口中讚不絕口。

“文道真言,果然是充滿著磅礴的正能量,直達人心深處。”

師爺看著激動不已的縣令,愣了一下,問道:

“老爺,那我們現在怎麼辦?”

“什麼怎麼辦?”

“就是,這文道真言出現在我們依雲縣,引發了文道氣運,對於說出這文道真言的人,還有這文道真言,我們如何處理,是不是要立即上報京都翰林院?”

“對,你說的沒錯,召集縣衙隨從侍衛,立即跟我去,”

縣令突然一愣,停下來,看著師爺,

“你剛才說,昨晚說出文道真言的地方在哪兒?”

“鶯歌樓。”

“鶯歌樓?

唉,真是遺憾啊,白璧微瑕,好好的文道真言,居然出現在了青樓,有傷大雅啊。”

“大人,那我們還去不去?”

“去,當然去,記住,帶上鼓樂班子,一路吹吹打打,要把聲勢搞起來,要讓滿城人民都知道,

不,要讓天下人都知道,在我們依雲縣,在我治理的依雲縣,出了文道真言,引發了文道氣運,這是無上榮耀啊。”

“明白!安排!”

師爺會心一笑,大聲說道,立即去安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