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我想擺爛,你卻讓我當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八十五章 好聖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八十五章 好聖孫

朱棣聽了之後一愣,他看著朱松,是啊,說的對呀,這人活著的時候說點什麼還能聽,可人要是沒了呢,人沒了眼睛一閉就管不著人家了,人家還不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真要是這大明朝到了第三代,還是一個能爭善戰的皇帝的話,那才是大明朝真正的不幸,只怕百姓也要像前元一樣沒有活路,只能踅摸著造反了。

想到如此,朱棣知道這皇帝的人選恐怕也只有性情溫和的世子來接任了,雖然朱棣心裡面是一百個不願意。

“要像你說我還真就不得不選高熾做太子,唉,這皇帝當的,怎麼就這麼憋屈呢?以前總覺得別人當皇帝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除了老天誰也管不著,現在……”

朱松看著朱棣笑了笑。

“雖然你看不上高熾,可是我見瞻基那孩子你挺喜歡的,雖然年紀還小,不過也能看出長大了之後是個練武的好苗子,你真想培養第二代第三代,培養培養瞻基不也挺好?讓這孩子當一當漢武帝,你和高熾你們倆來個文景之治,那不也不錯?”

朱松這話算是說到朱棣心坎裡去了,朱棣聽了之後一拍大腿。

“要不說還得你來寬我心呢,說的就是這麼個理,這但凡換個旁人他都想不到這一點!大兒子已經這樣了,那就開始好好練練孫子吧!”

“那就這樣就立高熾為太子,你做太子太師做他的師傅!”

朱松聽了之後苦澀一笑。

“皇兄,我和高熾年紀相仿,我能教他些什麼呀?”!

朱棣指了指朱松:“你想教什麼就教什麼,他跟著你還有很多東西能學呢,而且太子跟你差不多大,那不是還有個孫子呢嗎?你現在好歹也是爺爺輩的人了,教教侄子,順便教教侄孫多好?”

朱松聽了之後仔細想了想,太子太師倒的確不錯,可封自己太子太師了,那姚廣孝怎麼辦?

“皇兄,我做太子太師那道衍大師怎麼辦?道衍大師可不會武,總不能給人家封一個太子太傅吧?”

朱棣擺了擺手:“道衍雖然厲害,但不適合,他是亂世之臣,這麼多年了,我認識他的時候,他就一直在我耳邊叨叨讓我造反吧,造反吧,等到太祖皇帝駕崩了之後就造反。”

“朕可不能讓他再去我孫子那兒在唸叨,像你說的,我孫子將來是要當皇帝的人,當皇帝怎麼能醉心於陰謀詭計?當皇帝行的是王道,霸道,和仁道,絕對不能太浸淫於陰謀詭計。”

“你不一樣,你是自家人,朕信得過你,而且你愛民,高熾也愛民,由你們兩個好好教導他,以後等到我走了,高熾也走了,他一定能當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

“今天晚上別走了,陪朕吃個飯,吃了飯咱還有一大堆話要跟你說。”

朱松留在皇宮裡陪著皇上吃了頓便飯,吃過了飯之後,皇帝帶著朱松在皇宮裡悠閒的散步。

“建文的兒子,朕會好好的養著他們,不過他們要是想找點事幹,那就甭想了,老老實實呆著挺好,不過建文的孩子們我能養著,可他的那些女人這怎麼辦?要不要讓這些女人跟著他一起殉葬?”

朱松聽了之後搖了搖頭:“皇兄,臣弟認為這些女人不能讓他們殉葬,因為養著這幾個女人,浪費不了多少糧食,而且新朝剛剛成立,不宜過多屠戮,至於這第二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這天底下只有皇帝的女人才叫殉葬!”

皇帝聽了點了點頭:“說的說不錯,這天底下只有皇帝的女人死了才能殉葬,他們要是殉葬,那不就跟天下人說明,朕的這個皇位是搶來的嗎?”

“那就留著他們,就像你說的,幾個娘們能吃多少糧食?後宮的事兒說完了,接下來也該說說前朝的事,今天我讓戶部侍郎夏原吉仔細核算了一下建文四年國庫的財政情況,不容樂觀啊。”

“這幾年朝廷打仗,各地方稅收受到影響,兩這兩淮的鹽稅也收不上來,建文派巡鹽御史去收銀子,四年整整四年,一共才收了不到八百萬的銀子,咱爹活著那會兒,咱爹一年就能收鹽稅一千多萬兩,四年?他們才收了八百萬,簡直無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有的時候朕就想啊,這建文當家他是怎麼當的呢,那麼多的鹽稅他都收不上來,要不是咱爹活著的時候給他留了點兒家底兒,只怕是朝廷早就窮的揭不開鍋了。”

“北方草原各部落虎視眈眈,昨日我還在御書房裡看到了半個月之前陝西的奏摺,陝西現在大旱,朝廷要賑災,可扒拉來扒拉去國庫裡邊的銀子,國庫裡邊的銀子就只剩下區區不到三百萬兩。”

“三百萬兩夠幹嘛的呀?朕這剛一登基,他們還給朕找了一件晦氣的事,非要讓朕修什麼吉地,說白了不就是活著的時候給自己修塊兒墓地嗎?朕回絕了他們,可這幫大臣們就像是喝了迷魂湯一樣,一遍又一遍的上奏,讓朕選吉地。”

“朕還打算遷都呢,咱爹活著的時候就說了想遷都,我的意思是把都城遷到北平,當時被咱爹給否了,大哥的意思是要去長安看看,那裡畢竟是古都虎踞龍盤,還有人建議乾脆遷都到洛陽。”

“現在朝廷的大臣們也有很多人堅持不遷都,就把都城定在應天,哪兒都不去。”

“老二十,朕想聽聽你的意思,你覺得咱們要不要遷都,遷都要遷去哪兒?”

朱松明白朱棣這是在找支持者,他也覺得遷都遷到北平沒什麼不好的,遷都北平幾百年之內仍舊可以對北方的敵人作出快速的反應。

甚至遷都北平,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主動出擊的權利,若只在應天的話,那就算是要反應,等到從應天派兵出去,恐怕人家那邊該打都已經打完了。

皇上說的對,現在朝廷需要錢,而且急需錢,朱松知道就以朱棣這個脾氣打草原上的元人,要打就打個痛快,要不就不打。

五徵漠北,可不是省錢的活,要是沒有朱高熾這麼一位大管家在,只怕朱棣一天光因為錢就要煩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