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我想擺爛,你卻讓我當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四章 咱們造反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四章 咱們造反了!

如果用狗血豬血的話,要是被這幫錦衣衛發現了,那可就不好了,只怕躲不過這一次劫難,而且可能還會惹來大的麻煩。

朱松肩膀處的傷口也不是隨隨便便弄的,而是用元人的箭交給了陳正,由陳正放箭射在自己的左肩膀上的,陳正放箭,他可以射的又穩又準,不會一不小心要了自己的小命。

而元人的箭也很特殊,倒鉤特別的大,射到人的身上若想取出的話就只有兩個辦法,要麼是直接穿透,要麼是連帶著一塊肉全部扯下來。

因為射的是肩膀,所以有肩骨擋著,根本就穿不過去,沒辦法就只得從外面拔了出來,也的確帶下來一塊不小的肉。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但若不是有馮誠這種戰場老手,只怕朱松被扯掉的肉會更多。

所以當紗布拆下來,看到肩膀上的觸目驚心的傷口的時候,在場的所有人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

朱松看著王府的醫官說道:“呂醫官,一會兒錦衣衛的人來了,你知道該怎麼做吧?”

呂醫官當即抱拳說道:“請殿下放心,在下是開原本地人,受到殿下徵辟這才入王府做了醫官,殿下是我開原的衣食父母,我開原百姓就算是捨得了這腦袋也得保王爺太平!”

朱松在開原本地的威望不可謂不恐怖,本地的百姓們視朱松為衣食父母,甚至曾在前些年,因為朱松讓老百姓吃飽了飯穿暖了衣服,還想給他立一座廟,被朱松給拒絕了。

所以當傳出訊息說王爺可能要大禍臨頭,朝廷那邊可能要派錦衣衛來抄王爺的家,開原百姓們答應嗎?不答應!

當威風凜凜的錦衣衛們進了開原城之後,百姓們非但沒有跑,而是紛紛站在原地冷眼看著這些不速之客。

這次錦衣衛帶頭的不是錦衣衛指揮使,也不是錦衣衛的指揮副使,而是原來就任東宮府親衛的盛庸。

這盛庸是先太子的心腹,先太子去世之後就變成變成了皇太孫的心腹,而皇太孫如今成了皇帝,盛庸就變成了皇帝陛下的心腹,貼身護衛當今陛下。

建文派出盛庸來抄韓王朱松的家,這也說明建文皇帝下了多大的決心。

盛庸皺著眉頭看著這些百姓們,尋常人見到錦衣衛跑都來不及呢,可是開原的百姓們反而一個一個的都死死的盯著他們這些錦衣衛。

一個錦衣衛戶心下深感不妙,急忙對盛庸說道。

“大人,這些百姓怎麼看見我們不跑?”

盛庸一時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乾脆說道:“遼東塞外苦寒之地,並不像關內的百姓一般熟知錦衣衛在朝廷的作用和恐怖。”

“不用管他們,繼續前進!”

此時此刻,一副有趣的畫面出現了,平時耀武揚威不可一世的錦衣衛們,此刻反倒被這些普通老百姓盯的汗毛聳立。

一個屠夫在大街上賣肉,看著這些錦衣衛們朝著韓王殿下的王府走去,便拿出了自己砍肉的刀,一遍一遍的磨著,擦擦的響。

不僅磨著,還目光兇狠的盯著在場的每一個錦衣衛,其中一個錦衣衛忍受不了這種被冒犯的感覺,和這些老百姓根本就不怕他們的挫敗,於是當即拔出了刀。

這錦衣衛不拔刀還好,一拔刀周圍的百姓們瞬間圍了過來。

百姓們毫無懼意地將這些錦衣衛們圍在了一塊,原本暢通的大路,此刻被百姓們圍得水洩不通。

“你們要幹什麼?舉著個刀嚇唬誰呀?告訴你們,我們被瓦剌人打劫擄掠的時候,你們還不知道在哪兒呢,面對兇狠的瓦剌人,我們都敢舉起兵器反抗,就別說你們了!”

“平常打仗的時候看不到你們,現在跑到開原城來作為做福!我們開原百姓被人禍害糟蹋的時候,你們這威風勁兒到哪兒去了!”

“就是就是!一個一個的神氣什麼,我們知道你們是奔著誰來的,你們要敢去找殿下的麻煩,我們頭一個不答應!”

“韓王來了,我們才能吃飽飯,穿好衣,有屋子,有取暖的地方,不至於在大街上無家可歸,被活活凍死餓死,你們要把韓王殿下怎麼樣,我們開原的百姓頭一個就不答應!”

“對,不答應!我們不答應!今天韓王殿下要是被你們帶出了城,我們……我們就造反了!”

“對,造反了!鄉親們,咱們造反了!”

這錦衣衛們也是頭一次見到這種場面,一個一個平頭小老百姓居然在大街上嚷嚷著要造反。

老百姓這邊人多氣勢一上來,錦衣衛的氣勢反倒弱了下來,盛庸一見大事不好,俗話說的是法不責眾,這百姓們的怒火一旦被勾起來,那到時候別說是削藩韓王了,自己這個帶錦衣衛來開原的將領就得頭一個受罰。

“你們這群混賬,把刀給我收起來,你們的刀是對著百姓的嗎?”

盛庸把那些錦衣衛們臭罵了一頓,那些錦衣衛們不得已,只得收回了刀,隨後盛庸看著百姓們抱拳道。

“各位父老鄉親,我們此次前來並非是為難各位鄉親們,我們此次前來主要是為了調查韓王殿下和遼王殿下糾紛一事,並非……並非是各位想象的那樣。”

那屠夫朝著地上啐了口唾沫。

“你少在這扯了,這些事兒別說是你們這些當官的了,就連我們這些百姓都知道,咱大明的開國皇帝駕崩了,韓王殿下作為兒子著急回京服喪盡孝,可是遼王他居然派了重兵把守各個路口關外,不讓殿下進關!”

“不讓一個兒子去盡孝,這是多沒道理的事!你們不去問遼王的罪責反倒跑我們開原來作威作福!什麼東西!”

那屠夫罵完了之後,一個德高望重的老者推開了眾人來,到了盛庸的馬前。

“這位大人,我們都是些普通的小老百姓,目不識丁,沒上過幾年學,大字不識幾個,我們也不懂得什麼聖人的大道理,但即便是聖賢之書,也沒有哪一條說不讓兒子回到父親的靈前盡孝!朝廷也太欺負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