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長安鎮魂司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三十四章 盛會開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三十四章 盛會開始

重新落座之後,冬暝看著四周那些不算友好的目光,沉默不語。

朱雲搖了搖頭,低聲道:

“不用太放在心上,朝廷當中,結黨營私、拉幫結派,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陝王自然還是因為西明寺的事情,對你有所記恨。”

“畢竟,西明寺的崩塌,對於他而言,會有不小的損失。”

說著,朱雲眼中露出一抹深意:“畢竟……佛教,是最好炮製祥瑞的。”

“關鍵時刻,一個得道高僧炮製的祥瑞,可能也會影響到皇子們在百姓心目當中的判斷。”

“所以,不管是在地位方面,還是在錢財方面,陝王因為這些損失會對你有所記恨。”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不過……也不必太過擔心。”

鎮魂司主看向冬暝,旋即道:

“好了,不要再討論這件事情了。”

“人多嘴雜,小心為上。”

朱雲點點頭,便也閉上了嘴巴。

冬暝看著在遠處忙活的玉王李相思,卻不曾見到高陽公主。

至於其他的皇子和公主們,除卻一些年紀小的之外,基本到了一定年歲的,看著李相思的眼神,似乎都十分冷漠。

冬暝見狀,不禁悄悄詢問朱雲:

“大哥,二哥,看玉王年歲也是不小了,為何感覺……他和朝中大臣,似乎都很生疏的樣子。”

“而且,其餘的皇子和公主,對他的態度,好像也十分微妙。”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劉業點點頭沒有說話。

二哥朱雲則微微後退了一點,羽扇掩面,低聲說道:

“玉王和高陽公主,乃是掖幽庭內女婢,在偶然間被陛下寵幸之後,接連所生。”

“玉王剛出生時,陛下心中並不算喜歡。”

“但畢竟皇子的身份擺在那裡,也就在掖幽庭劃撥了一塊清淨之地,給到他們母子。”

“第二年,高陽公主出生。”

“一開始,他們都是在掖幽庭內生活。”

“後來,其母病死之後,玉王和高陽公主也開始有了年歲,再放於那裡,便不合適了。”

“是前太子李瑛的生母趙麗妃,看著兩人實在是可憐,便收作兒子、女兒,這才將兩人接出了掖幽庭。”

“前太子李瑛心慈,對他們也著實不錯,兩人也因此過了一段安生日子。”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但是,隨著前太子李瑛被廢被賜死,趙麗妃薨逝以後,兩人就如無根浮萍。”

“至此,雖說有了封號,但在一眾皇子公主當中,過的並不算順遂。”

“這些年,高陽公主還算好一些,得到了皇帝陛下的關心。更是藉著修道等名義,承接了官鹽的買賣和部分宗教禮儀的相關事宜。”

“但是,相傳這玉王,卻幾乎是足不出戶,一心修佛。”

“只有非常親近的人,才能見到他。”

“在朝堂之上,玉王更是沒有任何黨羽勢力,手段薄弱。”

“所以,很多這些年晉升的臣子,甚至都不認識這位傳聞中的玉王殿下。”

冬暝聽完,不由眉心一皺:

“可若是如此……這朝貢的盛會,為何……”

一旁,鎮魂司主幽幽開口道:

“冬暝,舉辦萬國盛會,可不是一個什麼好差事。”

“這些別國的使臣,雖然臣服於大唐,但絕大部分,只是畏懼於我國的兵馬而已,並非真心臣服。”

“以往每一次舉辦此類盛會的時候,他們都會帶來一些奇人異士,想要搓一搓我等天朝上國的銳氣。”

“這其中,以日本國、突騎施汗國等極為突出。”

“諸如一些日本陰陽道高手,還有突騎施的幻術師,以往每次盛會之時,都會給我們帶來不小的麻煩。”

“若是為了打壓這些人,手段狠了些,那無法彰顯我大唐寬和御下的風采。”

“如果沒能對付的了這其中的一些三教九流,又會折了我大唐的臉面。”

“要將這其中的分寸拿捏到位,也不是常人可以做到的。”

“因此,往年的時候,多多少少,都會遇到一些問題。”

“若換作是旁的任務,這些皇子公主早就搶破頭了。正是因為這是個燙手山芋,最後落到了玉王頭上。”

塔讀小說,無廣>告^線上免。費閱&讀!

冬暝見狀,不由露出一絲恍然之色,下意識地說道:

“這麼說來……藉著玉王的生辰,將這件事交給玉王做……”

鎮魂司主微微點頭:

“玉王的地位,在皇子當中可以算是很低的。”

“如果真的折了面子,用玉王做擋箭牌,最起碼可以維持住陛下和大唐的臉面,有個臺階下。”

“畢竟……歸根到底,玉王沒有任何靠山,其血脈,更是有掖幽庭婢女的血脈,在場眾人,並無幾人真正尊敬他。”

冬暝看向玉王李相思,卻見他的脾氣性情實在好。

哪怕他在招呼一些皇室子弟的時候,對方冷言冷語,他也一直維持著謙和的笑容。

冬暝不禁感嘆道:“如此說來……玉王殿下,也太可憐了一些。”

鎮魂司主幽幽說道: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冬暝,皇室之中,爾虞我詐。”

“你若心善,便只會如玉王這般,被人任意拿捏。”

“當然,這樣做,最起碼也有一個好處。”

“那就是……不會被諸多皇子公主了,當作是競爭對手。”

話音落,整個廣場之上,傳來一陣恢弘的鐘聲。

聽到鐘聲的頃刻,在場所有人都紛紛站了起來。

伴隨一陣禮樂,唐玄宗李隆基也和王皇後來到了廣場之上。

眾人紛紛行禮,聲音如轟雷一般,響徹整個太極殿。

李隆基和王皇後入座之後,李隆基笑著點點頭:“諸位愛卿,都坐吧。”

旋即,他看向了玉王李相思,滿意地點了點頭: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這盛會,你辦的很好。”

“辛苦你了,皇兒。”

李相思連忙恭聲道:“為父皇排憂解難,是兒臣的本分,不妨事的。”

冬暝見狀,眉心微微一皺。

按理來說,今日可還是玉王李相思的誕辰。

縱然是和萬國盛會撞在了一起,但……怎麼也該提一下才是。

可龍椅之上的皇帝,對此卻沒有任何表示。

其餘的皇子和公主們,有些似乎也覺察出了這一點,眼神當中,有著一絲戲謔之色。

李相思似乎早就習慣了,行禮之後,便默默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唐玄宗李隆基,忽然看到了高陽公主的空位,不禁看向李相思:“皇兒,高陽呢?”

塔讀@

李相思連忙起身:“回稟父皇,高陽昨日偶感風寒,雖是請了太醫,但終究身體虛弱,高熱不止。”

“所以,今日之會,她便沒有前來。”

李隆基也沒有特別在意,只是點了點頭。

隨後,李隆基開始講話。

冬暝在下面聽的有些困。

他向來不喜歡這樣的場面。

更不用說,這些海內生平等等的場面話,也是大差不差。

不過,其餘眾人倒是聽的十分認真,一個個彷彿要在唐玄宗面前陛表現一樣。

當然,表現最為強烈的,還是諸多前來納貢的番邦之國。

這些國家的使臣,都是有求於大唐,想要派人來學習更多唐朝先進的技術,一個個倒是俯首帖耳,表現的十分恭敬。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

約莫盞茶功夫之後,李隆基終於說完。

整個盛會,也在此刻開始了。

一開始,眾人推杯換盞,聊的好不熱鬧。

冬暝坐在三人身後,本也無聊。

此時,有侍女從身後走來,放了一杯茶在冬暝面前。

冬暝一愣,旋即笑道:“多謝。”

旋即,冬暝自己喝了一口。

“喳喳。”

三青鳥忽然探出腦袋。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怎麼?小家夥,你渴了?”

說著,冬暝將自己茶杯也放到了三青鳥面前。

順勢,冬暝看向四周,推杯換盞的人越來越多。

唯獨鎮魂司主這邊,當真是沒有什麼人前來應酬。

“司主。”

忽然,一道熟悉的聲音響起。

冬暝抬頭一看,竟是裴亮!

作為四姓之一的裴家嫡系,又是年紀輕輕就已經成為正四品金吾衛中郎將的人。

他站到了司主面前,並表現出恭敬之意後,這讓一旁一些看笑話的臣子們,不由地露出一絲吃驚之色。

鎮魂司主也站了起來,微微點頭:“見過中郎將。”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裴亮舉起酒杯,似是要讓眾人全部知曉一般,特意大聲說道:

“先前碎葉城歷練之行,還要多謝鎮魂司的鼎力幫助。”

“這杯酒,我敬你們。”

說著,裴亮一飲而盡。

鎮魂司主依舊是黑紗覆面,但能隱隱看出,此時他的心情,似乎好了不少。

將這一切盡收眼底的大臣、皇子公主們,哪裡還不明白,裴亮這是故意為之。

作為裴家新一代的佼佼者,裴亮和鎮魂司主結交,便等於是告知眾人,裴家和鎮魂司有所交情。

如此一來,一些想要用鎮魂司作為投名狀的人,就要掂量掂量了。

且不說鎮魂司主本人地位特殊,更有不少傳聞。

單單是裴亮的公然支援,這就相當有分量了。

塔讀@

同時,這也等於是在警告皇子和公主。

如果想要在某些時刻得到裴家的支援,那就不要去動鎮魂司。

李相思見狀,不由露出一絲好奇的笑容。

他常年待在家中清修,對朝堂局勢並不明了。

當即,他便看向了旁邊的陝王李亨:

“皇兄,不知……這鎮魂司和裴家什麼時候有了交情?”

陝王李亨卻是冷哼了一聲,沒有說話。

李相思討了個沒趣,卻也不生氣。

而就在裴亮敬完酒之後,納貢諸國當中,一名身穿狩衣的年輕人站了起來。

“天朝陛下,微臣乃是日本國陰陽道弟子。”

首發&:塔>-讀小說

“此回,隨我國使臣大人前來,也是想要討教一下天朝上國之手段。”

此言一出,眾人紛紛放下了酒杯。

來了!

往年當中,盛會的重頭戲,也正是這各國之間的互相較量了。

一旁,作為盛會的主持者,玉王李相思站了起來:

“父皇,您是知道兒臣習慣的。”

“每年,兒臣誕辰之時,都會舉辦一些比鬥之會,以用來達成眾人不能完成之心願。”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如今,恰逢各國使節前來。”

“兒臣想和父親討個封賞。”

“若是,我大唐贏了,不如……也請父皇到時候,給我大唐有功之臣一些賞賜。”

塔讀小說,無廣>告^線上免。費閱&讀!

李隆基笑了笑:“準了。”

李相思笑道:“多謝父皇仁慈。”

旋即,李相思看向了自己事先請來的一些能人異士:“如此,便有勞諸位了。”

【作者題外話】:小貼士:

日本這個國家,出使漢朝的時候,因日本人身材矮小,加上當時日本剛剛建國不久,所以就被賜予倭國的名號。

因為日本當時比較原始,哪怕知道這個名字不是很好,也只有忍受下來。

後來,在唐朝時期,日本和大唐的關係到了鼎盛的時候,恰好是武則天前後。

因而,日本人希望可以更換一個聽上去更好聽一些的名字。

隨後,就在一次宴會之上,懇請武則天賜名。

因而,就有了日本這個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