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基金會大遊戲最新章節列表 > 第221章 社群公約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21章 社群公約

將新到手的兩員大將按進基金會的成員名單,關理又想了想,乾脆建了個群,把自己目前搞到的主要人物都拉了進來。

嗯,這大概算是個工作群。

禁曜:“我記得我是個自由音樂人……所以說我為什麼會在這裡?”

夜靈心:“考慮到你的人脈?”

危羽:“喲,葉凌星你總算不自閉了,可喜可賀!不過後面加進來的兩個是誰?新人嗎?不管怎麼說先歡迎……恆星爆炸?”

遊危覺得這個名字略有眼熟。

等等,這不是他在AS上關注過的畫師嗎?

危羽:“本人?就是那個極彩色的……”

神意:“魔女。”

恆星爆炸:“我有那麼多外號,你們非要選最尬的一個?”

萬物之本:“艹,開幕雷擊,笑死我了。”

雖然群裡總共就六個人——雖然系統的賬號也在,但系統不是人——但關理的原則是貴精不貴多,夠用就行。

互相給他們介紹了一下,他便將接下來的任務安排了下去。

由新鮮出爐的兩位專業美工負責《無盡》三級濾網的主要設計,遊危和葉凌星偶爾也可以參與一下。

宣傳預告就更簡單了,等概念設計圖出來之後,讓遊危去加班做影片。

危羽:“我懂了,我是個工具人。(陷入沉思.jpg)”

但是沒關係,遊危看了看自己通訊列表的室友/同學/師兄師姐師弟師妹……他似乎可以找另外的工具人來分擔工作。

這就是傳說中的“無限工具人制”!

關理表示很欣賞這種主觀能動性,並默默把“可以找葉凌星幫你”的話收了回去。

既然他一個人就能完成,那就不麻煩其他人了,勞動力是有限資源,需要節省。

萬物之本:“咳……我是說,這樣就算是正式加入基金會了麼?那我可不可以提一個問題?”

O5-1:“請說。”

萬物之本:“那些很敗人好感的,呃,在無關作品下面討論SCP玩梗的言論,我們這邊有控制一下的打算嗎?”

禁曜:“你是說ky?已經開始了?”

危羽:“豈止,已經氾濫了,我看個解謎遊戲實況都能看到‘SCP基金會已介入調查’。(喝茶.jpg)”

ky,一個來源於隔壁島國的網路流行詞彙,是日語“不會讀取氣氛”的發音首字母縮寫。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一般來說,它會被用於諷刺那些發出不合時宜言論的破壞氣氛者。

比如,在與SCP完全不相干的作品下面,提及《SCP基金會》的名字。

嚴格來說,單純的“提及”行為不至於影響太多,兩三條評論,他人一眼就掃過去了,不會在意。

但關鍵的地方就在於,這種行為一旦多了起來,“提及者”的語氣態度不可能永遠保持溫和友善,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表現出了攻擊性。

再加上很多人有“強行認親”的習慣——

“你也知道SCP?”

“682大爺無敵!”

“我們控制,我們收容,我們……”

最終,肯定會有人對這些在別人地盤上“圈地自萌”的人看不順眼——

“怎麼哪兒都能你們?”

“你們SCP是沒有自己的網站嗎?”

兩個粉絲社群之間的矛盾便由此而起。

如果沒有外來力量進行控制,這種碰撞次數只會不斷增多,被ky方對ky方的惡感也將不斷累積。

“路人緣”就是這麼被敗壞的。

禁曜:“這挺常見的,哪個圈子沒有ky?越火的作品粉絲越多,ky自然也就同比例增長。”

恆星爆炸:“理論上是這樣,但官方的態度多少能給予粉絲社群一些約束。”

危羽:“得了吧,會ky的多半是雲讀者,連檔案原文都沒讀過的那種。他們就是覺得SCP看起來比較中二有逼格,能拿出去裝逼秀優越感,這種人會聽官方的?(冷漠.jpg)”

夜靈心:“這種心理其實也可以利用,看運營策略。”

萬物之本:“我對ky的容忍度很高,只要不是那種很明顯的惡意拉踩,但是我討厭爛梗,艹!他們是沒腦子的復讀機嗎?只會拿著同一句話刷屏,也不看適不適合,淦他喵的!”

危羽:“你不能要求網上的人出門都帶著腦子,這是強人所難。(吃瓜.jpg)”

夜靈心:“比起這個,@神意,你是怎麼想的?”

關理是怎麼想的?

關理當然知道這些情況,它們都是前世就出現過的亂象。

原本的《SCP基金會》遵循CC知識共享協議,幾乎是開放式地允許轉載與傳播,雲讀者比例只會比這個世界更高。

在數次熱度爆發之後,整個SCP社群逐漸為人所知,也深深地陷入了ky與反向ky的漩渦。

ky是因為大量二次創作導致的雲粉絲數量急劇上升,尤其是部分遊戲衍生梗的泛濫成災,讓SCP社群的創作者們頭都大了。

而且正如遊危所說,那些經由站外渠道得知了SCP存在的雲粉絲們,大部分都更信任給他們科普內容的二創者,只有少數會嘗試搜尋網站接觸真正的基金會創作者。

如此一來,他們的行為就全靠自身道德意識和二創者表現出的態度導向決定。

很可惜的是,在這個混亂龐雜的網際網路世界,並不是人人都有道德意識。

也並不是每個創作者——不管他是原創還是二創——都值得被追隨乃至於信奉。

於是,在部分二創者的煽動/默許/不知情下,相信著他們的SCP雲粉絲,做出了對SCP本身的ky行為:反向ky。

其中不乏有此前根本不知道SCP本篇,先入為主以為二創才是原創的。

只能說圈子大了,什麼品種的人都有。

神意:“讀者有自己的思想,我們並不能控制他們去做什麼、不做什麼。”

危羽:“這倒是。(託腮.jpg)”

萬物之本:“說是這麼說,真那就不做嗎……”

夜靈心:“你的意思是?”

“但我們可以引導他們。”關理停頓了一下,接著往下打字,“作者、平臺、文化——身為當下時代的這些角色,這是我們的責任,我們的義務。”

是的,是的,讀者行為與作品無關。

但真的能無關嗎?

不可能。

時代大勢滾滾向前,新紀元的作者們不僅需要分享自己的思想和故事,更需要意識到,作者已經不再是單純的作者了。

他們不得不肩負起更多——愛,文化,與社會責任。

關理曾經看過一句話,他忘了在哪裡看過,內容倒是記得很清楚。

“技術引領時代進步,思想阻止文明倒塌。”

他現在把這句話告訴他們:“創作是為了傳播思想而存在的,如果不能傳播出去什麼,創作本身毫無意義。”

同樣,《SCP基金會》想要成為真正偉大的作品,必須要學會向自己的讀者注入思想。

重塑他們的靈魂!

“我打算設定一個面向讀者社群的公約,不強制要求遵守,但……”

他會讓他們“自願”去遵守。

自我約束是比任何強制約束都更加強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