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好男兒留什麼辮最新章節列表 > 第641章決戰鄱陽湖(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41章決戰鄱陽湖(六)

張紹遷更懵了,老子被砸了一個狗啃泥,這喜從何來?於是也擠進了人群,對著被內衛團團圍住的那人重重地踹了一腳,然後將他提熘了起來喝道:“你是什麼人?”

“將軍,這廝就是嶽樂,是韃子的親王嶽樂!不信,您看他身上穿的王袍,不是嶽樂,太平城誰還有資格穿這個,恭喜將軍,賀喜將軍,這可不就是喜從天降嗎?”

“是嶽樂?果然是嶽樂!”

張紹遷一愣,湊近一看,仔細端詳了起來,雖然嶽樂現在只有出的氣,沒有進的氣,但他衣甲上的四爪團龍還是一目瞭然的,只是他不知道,其實嶽樂穿的蟒袍,只不過這蟒和龍委實有些相似,而且還帶了四個爪子,因此看起來就跟龍一樣。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快給老子綁了,本將要去向殿下請功……等等,你們幾個去找幾個清軍俘虜來,讓他們看看,這狗東西到底是不是嶽樂。”

張紹遷本想把嶽樂直接帶回太平大營的,可轉念一想,擒住嶽樂可不是小事,若是弄錯了,豈不是讓楚王空歡喜一場,還是要再確認一下,才穩妥。

太平城破的同時,堅守了近一年的南昌城門也是大門洞開,一隊隊身著黑灰色軍服的楚軍官兵正從城門處往城內開進。

和太平不同,南昌是主動開城投降的,他們是不得不開,因為萬正色水師撤退時,南昌守將賴塔和安徽巡撫徐國相以及江西巡撫安世鼎等清廷高官都已經隨水師撤離了城池,只剩下南昌知府葉舟,提督學政程宏緒等中低級官員因在南城搶修城防,沒有接到通知。

等到他們發現不對時,萬正色的水師船隊早已拔錨起航,自知守城無望的葉舟在無可奈何之下,選擇了開城投降,可他們沒想到明江西剿虜總督李興在進城後的第一條政令,便是捕拿南昌所有官員的全家老小,李大帥的意思很明確,你們早不投降,晚不投降,偏偏在清軍主力撤軍後投降,這明顯是被偽清拋棄了,才選擇投明,偽清都不要你們,大明憑什麼收留你們。

其實清軍撤走後,葉舟和程宏緒也為是否開城投降糾結過,其原因就是南昌擋住了江西明軍大半年的時間,他們不敢保證明軍會不會因為這個原因拿他們洩憤。

葉舟是順治十三年進士,安徽除州人,深受大清兩代皇恩的他打心底是不願就此開城的,程宏緒同樣不願意投降,他本是弘光朝江西永新知縣,當年金聲桓和王得仁在江西反正,便是他夥同清江西掌印都司柳同春拋下妻兒家屬,縋城而出,喬扮成和尚星夜逃往江寧搬請救兵,其後又為南下的清軍將領譚泰提供江西地理圖,為清廷復定江西立下過赫赫功勞,也是屠殺過南昌二十萬軍民的元兇之一,他是怕明軍會清算他當年之罪。

可現在的南昌城只有南城有千餘兵馬駐防,而且在得知長江水師撤離後,城上的守軍就徹底喪了心氣。

一開始,葉舟和程宏緒還拿出府庫的金銀收買人心,想要藉此鼓舞士氣,可城上的守軍說什麼也提不起一絲繼續守城的勇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面對如此窘境,葉舟和程宏緒更無計可施了,只得帶著幾個親信跑到北城,想看看有沒有船隻,好躲到湖中去,熟料他們剛剛跑到永和門,城門處竟湧來一幫子拿著棍棒的百姓,對他們兜頭就打,為首的那個漢子,程宏緒也認得,正是南昌有名的聾啞人畫師朱一九,

守無可守,逃無可逃,葉舟和程宏緒只得又退到了南城,熟料這朱一九居然將城內的百姓都發動了起來,只一小會,就聚集了一千餘人,並公然宣稱要助大明兵拿下南昌。

雖然不明白一個不會說話的聾啞人為什麼能蠱惑人心,但到了這個關頭,他們卻不得不開城迎接大明兵進城了,因為即便是他們不開城,憤怒的南昌百姓也會替他們開啟南昌城門。

李興並沒有因為葉舟和程宏緒的主動開城而放過他們,而是命人將葉舟用百十斤的大枷枷在府衙門口,供南昌百姓洩憤,至於程宏緒這個鐵桿漢奸,則是命人將其衣服扒光,用大釘釘在南昌城頭,以警示後人,至於葉舟和程宏緒二人在南昌的家小,則盡數押解至城中菜市口,明正典刑。

處置了南昌的清廷官員後,李興即在南昌府衙召見毅然反正的朱一九,雖然朱一九是聾人,但楚軍新編的炮旅中,就有三分之一的聾人,用聾人為操炮手,也是馬仲英一力要求的,原因就是他們不會受到炮聲的影響,也不會擔心長期操控火炮聽覺受損,他們只需要看旗號行事,朱一九這個聾人蒙對清廷反戈一擊,李興自然要把他樹立為一個典型了。

熟料朱一九被請進大堂後,竟直接開口說話:“南昌朱耷見過李將軍。”根本不是外面所傳的聾啞人。

朱一九在江西以書畫聞名,李興平時就敬重讀書人,儘管心中詫異,但還是開口道:“朱先生,這是?”

“李將軍,是不是想問老夫為什麼又不聾了?其實老夫一直就未曾聾過,老夫本名朱耷,乃是宗室後人,不裝聾作啞,又豈能活到現在?”

聞言,李興就是一愣,旋即反應過來,開口道:“你是朱耷?你便是寧王的九世孫朱耷,本將也聽說過朱先生的大名,當年在江西新建,你也曾率眾抗清,後來又屢次向鄭氏傳遞過情報,直到永曆朝廷敗亡,才失去你的蹤跡,想不到你居然就在這南昌城中,還改了個名字朱一九,是了,烈皇帝就是三月十九這天殉國的,改名朱一九,可不就是紀念烈皇帝嗎?”

朱一九笑道:“粗鄙之名,想不到李將軍居然知曉,其實你們圍城後,老夫就想發動了,奈何清軍關防甚嚴,要不是清軍水師突然撤軍,老夫就是想開城都難啊!”

“既然朱先生是宗室之後,如今崇武皇帝已於南都登基,莫如本帥派人送先生至南都,如何也可安享晚年。”

朱耷既然不是聾人,又是大明宗室,李興自然不會讓他入軍,索性提議送其至南都。

朱一九卻拒絕道:“湖廣總督標兵夏逢龍和老夫乃是故交,時下正駐防九江,老夫抗清二十年,於國朝無半分建數,今垂垂老矣,願舍此殘軀,至九江說服夏逢龍反正來投,如此也算為我大明盡點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