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我的心中有福田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五章 太史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五章 太史慈

秦漢時代的官印都是很小的,因為要蓋封印,而且還要隨身攜帶印綬。官印比普通人想象之中小的多,也就雞蛋差不多大。

所以和氏璧那種玉璧才能做成玉璽……然後想一想就能知道,玉璧才多薄一點?做成的玉璽能有多大?

每次看到電視劇上,那大如拳頭的傳國玉璽,都讓人感覺出戏。

事實上,傳國玉璽能夠有雞蛋大小就很不錯了!

秦漢的官印也就差不多大小。

話題轉回,總之吧。漢代公文這種泥封一旦被開啟,就失去作用了……誰知道有人篡改過沒有?

所以刺史的彈劾東來太守的奏疏送不到朝廷公府去,反而讓東來太守的送了進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自然是讓徐州刺史吃了一個大虧!

那徐州刺史深恨太史慈,這位太史慈只能躲出去避禍了。

他原本是打算乘坐糜家的船隻前往遼東避禍。

這個時代,豪強大族藏匿逃犯之類的事情司空見慣。越是官府想要捉拿的人,地方豪強越是爭相請回自己家中窩藏。

這種習俗不是東漢開始的,而是春秋戰國一直流傳到現在。當年光武帝劉秀在起兵之前,都沒有少做這種事情!

現在剛好鄭小明來了,糜家又投靠過來,隨便也把那太史慈推薦給了鄭小明。

那糜家的家主糜竺已經被鄭小明任命為了主薄,那糜家自然心滿意足。再加上和鄭小明接觸了一段時間,大覺滿意,現在已經打算死心塌地的投靠了。自然也要把一些有用人才推薦給鄭小明。

當然糜家肯定是拿不出什麼像樣的士人推薦給鄭小明……他們自己都不是士人,也得不到士族的接納。

但是糜家手下還有著不少太史慈這樣的草莽豪傑。

其實糜家一起推薦給鄭小明的人手其實還不少,都是地方上有名望的豪俠,逃犯等等。

然而鄭小明只看上了這個有勇有謀的的太史慈,將其任命為門下督。

那門下督全名叫做門下督盜賊。主掌太守侍衛。算是太守親衛統領。

那太史慈在東來的時候只是一個斗食小吏,現在卻被鄭小明簡拔,一下子成為太守的親衛統領,並且還是能夠佩戴黃銅印綬的百石吏,心中自然感激涕零。

更重要的是,他為東來太守立下那麼大的功勞,然而那東來太守卻拋棄了他……否則他又怎麼會為了躲避刺史的報復而跑遼東避禍呢?

現在,鄭小明直接將其提拔為門下督。那是一點不在乎徐州刺史,是準備為了他和刺史對抗了!

一對比之下,那太史慈對於鄭小明自然感恩戴德,發誓要為鄭小明效死!

至於糜竺推薦的其他那些人,鄭小明也都一一任用。大都給送入了軍隊當中,好好操練一番,也能當個基層軍官的。

當然,糜竺還送來了另外一批人就讓鄭小明重視多了。

這些人都是糜家培養的那種能寫會算的家族子弟,糜家生意做這麼大,手下需要大量能夠算賬的掌櫃夥計。

現在這些人充入郡朝,就不擔心那些中低層的小吏們給他罷工了!

這算是真正雪中送炭……誰都知道,一個組織真正幹活的人,都是這些中低層的工作人員。至於中高層的那些,都是下命令添亂的!

再加上鄭小明從南陽帶來的那些陰氏,鄧氏樊氏之類的舊姓子弟,足以能夠撐起郡朝的運轉了。

原本鄭小明徵召,東海郡士人們是不大看得上的,所以一個個都冷眼旁觀。

現在卻有些慌神了,臥槽,這些郡朝官吏要是全部都被外人給佔據了,那還得了?到時候誰能保護他們的利益?

所以許多立場不堅定的士人就紛紛接受徵辟,進入郡朝為官。

就連郯縣王家,雖然王朗自己不肯應徵,卻也把王家子弟給送了過來。

鄭小明也是來者不拒,紛紛接納。

雖然沒有這些當地士族,現在他的郡朝也能運轉。但是沒有這些人的配合,他的政令也是推行不下去的……

鄭小明總不能大開殺戒,對這些士族展開屠刀吧?

估計他這麼做了,天下士族就要群起而攻之了,就連天子劉宏都護不住他。

歷史上,曹阿瞞同志就為大家做了一個表率,殺了一個名士邊讓,然後就讓整個兗州叛亂,所有兗州士族群起攻之,差點沒有讓曹阿瞞就此完蛋!

當然,原本的時空當中還有一個鐵頭娃也是對著那些不聽話的士族大開殺戒,那就是鄭小明現在的小弟孫堅。

不過那已經是天子劉宏死後,諸侯討董,天下大亂,秩序崩潰時候的事情了。

而且孫堅在原本的歷史上是聽從了袁術的命令,有袁術這個四世三公出身的嫡系子弟撐腰,才沒有完蛋。

饒是如此,孫吳和江東士族的仇恨綿延了幾十年,這才有了赤壁之戰前,江東士族各種準備投降曹操,沒有幾個人準備對孫吳盡忠的操作出來。

也就魯肅呂蒙之類出身豪強的傢伙們,對於孫吳還算擁戴!

然而直到孫權死之前,都還一直在和江東的士族們相愛相殺……

總之吧,直接對這些士族們動手,雖然一時痛快,但是後勁太大。絕不是鄭小明現在所能承受的,所以對於東海這些士族他也只能一邊打壓,一邊安撫了。

這些東海士人們相繼加入郡朝,任職的事情,現在的鄭小明自然歡迎。

可惜,他現在在東海的處境就和大將軍何進在洛陽朝廷的處境一般,第一流的士人都不會理會他。

也就只有那些二三流的投靠過來!

而且,不得不說,在這個士族昂揚向上的年代,很難出現那種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事情。基本上名氣越大的士人,越是有著真才實學。

畢竟這是一個士族剛剛成形沒幾十年,並且一直在和宦黨鬥個你死我活的年代!

所以這些投靠過來的二三流士人,論起能力來說,也就只有二三流。

不過對於只是治理一個區區東海郡來說,有這些人就已經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