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天下至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四十五章 孔明雲長論春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四十五章 孔明雲長論春秋

趙雲銀甲白袍、諸葛亮潔白的儒衫白毛扇子。

二白帶領五千秦軍,來到原劉備軍界橋大營的時候,就看到火光衝天。

帶不走的木寨,已經燒的差不多了。

諸葛亮輕搖羽扇,對趙雲道:“趙將軍,敵人輜重絕對走不快的。敵人物資本就匱乏,若能劫掠到他們得輜重,這一仗其實我們就已經贏了。”

劉備遭到了百年難遇的大水,就清河以北沒有過水,其他地方,已經是汪洋一片。

可以說,劉備已經沒有後方沒有後勤了,就靠現在這點東西度日了。

於是,二人帶兵繼續追趕。

追出去有十里地。

一員斥候,絕塵而至。

“報,將軍,軍師,前方發現敵軍的殿後部隊。”

“有多少兵馬?”趙雲問道。

“五千人左右。”

“誰領軍?”諸葛亮問道。

“劉備的二弟關羽。”

二人對視一眼。

諸葛亮就看到斥候神色異常,問道:“你還有何話說,但說無妨。”

斥候真有一個事情想說,見到諸葛亮問,乾脆道:“關羽擋道列陣,他在陣前,安置了席塌和傘蓋,此刻正靠在席塌上看書。”

四周聽到的部將,眼珠子都瞪出來了。

這種情況下,竟然還看書哩。

你可是殿後的部隊,特麼的……。

太藐視我們了吧。

又是面面相覷,都說關羽冷傲,看起來,絕非一般的傲然。

要知道,現在的情況,劉備軍屬於夾著尾巴逃跑。

逃跑還敢這麼狂,也太牛逼了點吧,簡直是不把其他人放在眼裡。

氣勢如虹的秦軍眾將,簡直無法忍受,十分憤怒,紛紛請戰。

趙雲就問諸葛亮,“孔明以為如何?”

諸葛亮就比眾將想的多了很多,他輕搖羽扇,雖然不動聲色,卻是心內電轉。“關羽此舉,頗不同尋常,必定有所依仗。”

部將程渙道:“劉備軍羸弱之兵爾,豈能是我軍的對手。末將不才,願為先鋒。”

諸葛亮並未採納,“關羽並非有勇無謀之輩,劉備能有今日,皆依賴此人。我前往誘敵,趙將軍可去路邊埋伏。若能抓住關羽,劉備大勢已去。”

“果能誘敵呼?”趙雲頗為擔憂,就怕誘敵不成,反而耽誤了追敵的良機。

諸葛亮笑道:“關羽此人,素來傲睨萬物,我以言語激之,他又見我兵少,必定來追。”

趙雲從其言。

於是,諸葛亮帶了二千人,前往誘敵。

另一方面。

關羽這邊。

簡雍奉劉備的命令,來探聽訊息,就看到關羽裸衣,也就是坦胸漏背,躺在傘蓋下的席塌上看‘春秋’。

簡雍當時就炸了毛。

尼瑪,這是啥情況,簡直理解的不能呀。

“將軍???”簡雍問道。

關羽沒想到簡雍來了,多少披了個外套,冷道:“我此舉,只是在激敵。趁勢而敗,才好誘敵深入。是我大哥派你來的吧,你回去告訴我大哥,一定要埋伏好,等我誘敵而至。”

簡雍不再多說,行禮而去,便對從人道:“都說二將軍孤傲,正好用此計誘敵。”

簡雍走了沒有多長時間。

諸葛亮帶著兵馬就來到了這裡。

隆隆的腳步,幾千兵馬就到了。

偃月刀軍上下,如臨大敵,神情格外緊張。

然而偃月刀的主人,卻是十分從容。

關羽都沒有起身,依舊躺在席塌上看春秋,只是把那眼珠移動的一下,斜眼看了看,冷道:“秦野到底是無能之輩,只派你這小兒來追敵。”

秦軍上下都是很憤怒的。

可以說,二爺獨有的嘲諷技能,讓秦軍上下都氣炸了肺。恨不得馬上過去捅兩下,看你還這麼牛不?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我們都來了,你**還躺著,簡直太藐視了!

諸葛亮雖然是來誘敵的,但看到關羽欠揍的模樣,心裡也冒火,頓時對他刮目相看。

諸葛亮策馬而出,輕搖羽扇,笑道:“關將軍,看的是什麼經典,竟如此入神?可否介紹一下,看我看過沒有。”

關羽起身,盤坐在席塌上,呵呵一笑,“無知小兒,可知春秋呼?”

《春秋》,即《春秋經》,又稱《麟經》或《麟史》,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

《春秋》用於記事的語言極為簡練,然而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被後人稱為“春秋筆法”、“微言大義”。

秦始皇焚書坑儒,一時間,多少經典絕跡,然而唯獨放過了‘春秋’,可見此書不凡。

後世有詩讚曰:

孔夫子,關夫子,萬世兩夫子。

修春秋,讀春秋,千古一春秋。

何妨一學關帝,挑燈清夜讀《春秋》。

諸葛亮微微一笑,並不惱怒,“春秋者,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關將軍好讀春秋,真是敬佩。”

關羽聽到後,十分動容,“沒想到你這黃口孺子,也知春秋大義?”

諸葛亮輕搖羽扇,“不知關將軍正在看哪一段?”

“昭公十六年。”關羽傲然道。

諸葛亮朗誦起來,“昭公十六年,春,齊侯伐徐,楚子誘戎蠻子殺之。

“夏,公至自晉。秋八月已亥,晉侯夷卒。”

“九月,大霧。季孫意如如晉。”

“冬十月,葬晉昭公。”

兵士們都聽說過春秋可牛逼了,但一個字都不知道。聽到諸葛亮只是聽到一個年月,就能夠琅琅之聲背誦而出,皆露出敬佩之色。

關羽原本震驚諸葛亮竟然能夠隨意背誦出來,但忽然哈哈大笑,“本以為你小小年紀能道出如此深厚的春秋大義,實乃蘊大才之人。卻是沒想到,也只是虛徒之輩爾。”

“可知我為何如此說?你背錯了。九月,大雩,非大霧。”二爺冷視過去,非常不屑。

士兵們也都很吃驚,諸葛亮是什麼人,天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無論是秦野這般的諸侯,還是鄭玄那樣的儒家協會會長,都對他高度贊揚。

他距離名士,也就是歲數的差距了,能夠背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