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就要當大佬最新章節列表 > 第0041章 算一筆賬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041章 算一筆賬

母親對老房子的感情,張振宇也表示瞭解。

按照她無數次對張振宇提起的往事,張振宇知道,他們家的這棟土家風情吊腳樓,累積了三代人的心血。

早在前清時代,張振宇的外高祖父,就在無比困難的情況下,建起了這棟樓的正房子,為這棟祖宅奠定了基礎。

到了張振宇外曾祖父那一代,也就是清末民國初期的時候,建好了兩側的轉角,擴大了這棟祖宅的規模。

再就是到了張振宇外祖父手中的時候,也就是四十年代初期,則是完成了這棟祖宅的最後建設,形成了現在的吊腳樓的形式。

事實上,就算是張振宇父母這一代,在這棟祖宅上也花費了很多的心血。在建國初期,祖宅的一頭被集體徵用,作為大隊的食堂,一直持續到八十年代初的大集體解散,張振宇家又花了不少錢,才將當初被徵用的房子買回來,保持了祖宅的完整性。

數代人的辛勤付出,才有了現在的祖宅。但也正是因為如此,讓祖宅在老人家的心裡佔據了太重的地位,甚至已經變成了她的執念。她只想守住這幾乎耗盡了她祖上三代人心血的祖宅,其它的,她不遠多去考慮。

………………

當然,母親不想放棄的,還有家裡的十餘畝土地,那是在過去十幾年,家裡遭受許多困難的情況下,一家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十年前,張振宇父親追隨打工的大潮遠離家門,但因為性格以及運氣的原因,基本上沒掙到什麼錢。

在這樣的情況下,張振宇和他二姐的書學費,就全落到了在家務農的母親身上,其實也是落到了家裡那十餘畝田地上。

這可不是輕鬆的事情,當時三江省的義務教育政策還沒有普及,張振宇姐弟倆雖然一個上小學一個上初中,可每年需要交納的學雜費並不少。

為了維持孃兒仨的生活所需,以及支付姐弟倆的學雜費,母親每天都是起早貪黑的勞作,甚至連還在上初中的二姐,放學回家後也得不得下地幫忙幹活兒,否則根本忙不過來。

後來在張振宇上初中後,每逢節假日回家,也是要下地幫忙幹活兒的。

因為這段困難的經歷,母親對於家裡的田地看得特別重,哪怕一寸的地方都不會讓撂荒的,也沒少因為爭一些邊邊角角的,跟鄰居吵架罵戰。

哪怕是最近幾年,市裡面其實有不少的工作機會,可以更輕鬆的掙到更多的錢,她也是完全當做不知道,一心守著家裡的祖宅和土地,不願意走出去。

………………

如果說前世這個時候的張振宇,還不理解母親心中所想的話,但現在的張振宇,卻是再清楚不過。

張振宇也知道,如果不儘早讓她從這裡面走出去的話,前世老人家的經歷,依然不會有任何改變。

張振宇不希望在幾年後看到一個被病魔纏身,折磨的都失去了正常行動能力的母親,所以,哪怕是讓她不高興,他也必須趁著這次機會,讓她從她的執念中解脫出來。

張振宇的話,果然讓老人家非常不高興,甚至是氣的臉都有些漲紅,大聲道:“你懂什麼!這可是老上幾輩人的心血,不是什麼爛房子!不能那麼輕輕鬆鬆的就敗掉了!”

“行,就算這是祖上幾輩人的心血,不應該敗壞掉,可是,你長期待在家裡就有用了嗎?還不是每隔三五年就要撿瓦修繕?這不需要錢嗎?”張振宇反問道。

“我又不是只留在家裡看著房子了,家裡的地,我可是一點兒都沒讓荒著。都說家裡有糧心裡不慌,就算是出現了什麼意外,我在家裡面種點糧食,也不用擔心。至於撿瓦修繕需要的錢,每年賣點糧食什麼的,也就賺回來了。”母親毫不在意的說道。

………………

張振宇都差點被她這話給氣的笑了,合著她認為自己累死累活的種點地,掙到修繕祖宅的錢,就非常有成就感了?可是,她想沒想過,自己會因此累出一身的病,在幾年之後都差點因此癱瘓了?

不過,張振宇也知道,拿還沒發生的事情,是沒法說服她的。對於固執到極點的老母親來說,她認定的事情,就算是十頭牛都拉不回來。

想要說服她,還得從別的地方著手。

沉默了一陣,張振宇平靜了心情,開口道:“媽,我也不和你爭,我這裡跟你算一筆賬,你自己想一想,看到底該怎麼選。你先別急著說什麼,聽我說完。”

陳彥秀張了張嘴,還是沒有打斷張振宇。

張振宇掰著指頭說道:“家裡的地,你全都種上,一年種一季包穀,一季紅苕、一季洋芋和一季蘿蔔,可以養五頭豬,這算是頂天了吧?”

陳彥秀點點頭,說道:“還可以剩下千把斤洋芋和紅苕,留著吃。”

張振宇一陣無語,不過還是繼續說道:“好,就算是還可以剩下一千斤洋芋和一千斤紅苕,再加上五頭豬。每頭豬算三百斤毛重,可以殺兩百四十斤的肉。現在豬肉賣四塊五到五塊一斤,五頭豬賣6000塊就頂天了。要是除去買豬仔以及飼料的錢,最多就是四千塊。”

陳彥秀再次點頭,張振宇這賬算的很正確,她挑不出毛病。

張振宇又說道:“剩下的那一千斤洋芋,現在都是兩毛錢一斤,賣掉算兩百塊。至於一千斤紅苕,基本上沒人買。就算是賣掉,一百塊錢就了不起了。”

老母親的臉色有些不好看,但她也不得不承認,張振宇說的沒問題。

張振宇還在繼續幫老人家算賬,他說道:“田裡面,每年種一季穀子,算三千斤幹的,可以打2100斤大米。按照現在大米一塊錢一斤,這是2100塊。”

“總的算起來,你一年的收入大概在6300塊左右,這還是毛收入。還得花錢買種子,買化肥,買農藥,這些花費,一年不會少於2000塊吧?所以,你辛苦一年的收入是4300?”

老人家梗著脖子說道:“我挑一些農家肥到地裡,花不了那麼多……”

“行,我給你減200塊,所以你一年的純收入是4500塊?”張振宇問道。

這一次,老人家沒好再多說什麼了。

………………

見老母親不再說話,張振宇又說道:“那我來給你算算,假如你進城去做我給你找的那個工作的收入。按照何校長給我說的,你去一中上班的話,一個月的保底工資是1000塊,這是純收入,給你辦飯卡,在食堂吃飯免費,住宿也免費。另外,每個月考核的結果好的話,還有最少200塊的獎金。你的工作很簡單,考核基本上不會有什麼問題,也就是說每個月的純收入基本上是1200起,一年就是一萬四千四百,最低。”

“這麼好?啥子工作?我能夠做得來?”

張振宇點頭道:“當然。如果是你沒辦法做的事情,我哪裡會跟你說。你去就是做宿舍管理員,工作很簡單,做好管理區域的衛生,早上和中午按時提醒學生起床,晚上按時催促學生睡覺。其它的你都可以不用管。”

“這麼簡單?”張振宇的話讓老人家有些不敢相信。這麼點兒活兒,一個月就可以最少拿1200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張振宇翻了翻白眼,說道:“你認為有多難?”

頓了頓,張振宇又說道:“這還是正式的工資,其實你還可以做一些兼職。你不是會簡單的裁縫嗎?所以完全可以把家裡的縫紉機搬去學校,給學生做一些簡單的縫補,或者是給他們換一下壞掉的衣服褲子的拉鍊之類的活兒,這樣也能順帶著賺不少錢。總的來說,一年輕輕鬆鬆的可以賺兩萬塊,還是純收入。”

張振宇最後說道:“而且,學校的情況你也應該很清楚,每年有一個月的寒假,兩個月的暑假,這期間你不用留在學校,可以回老家幹活兒,做到學校和家裡兩不誤都沒什麼問題。”

這個時候,其實老人家已經十分動心了,但是好面子的她還是不肯一下子轉變自己的態度,十分糾結的說道:“如果真有你說的這麼好……那我考慮考慮吧。”

老母親還在糾結著,但是張振宇的父親卻是已經完全忍不住了,在旁邊說道:“小宇他媽,你還考慮個屁啊,這麼好的事情,別人答應都來不及呢。如果不是學校領導看得起我們家小宇,你以為這樣的機會會落到我們頭上?再考慮來考慮去,機會就沒了!”

然後,他也不管陳彥秀瞪他,有些迫不及待的問張振宇道:“小宇,你都說了你給你媽安排的工作,也說說你給我安排的工作唄?”

張振宇頭疼,拍了拍自己的腦袋,說道:“爸,那不是我給你們安排的工作,你兒子我現在還沒那本事。那是學校和市教委領導照顧困難學生家庭,給你們解決的工作機會。”

張承普不在意的說道:“都差不多嘛,如果不是你,我和你媽也不會有這樣的機會。”

張振宇心累,自己老爸的情商比自己還要低,難怪之前出門打工那麼多年,總是在不停的換打工的地方,口沒遮攔的,誰會喜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