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就要當大佬最新章節列表 > 第0081章 作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081章 作客

魚已經釣好了,時間也不早了,張振宇便帶著文媛一行人往自己家的方向走去。

因為父母都進城了,所以此刻張家屋裡是沒有人的,兩個姐夫正忙著安排工人在藕田裡面除草呢。

蓮藕已經種下一個多月了,此刻荷葉已經長得很高了,但是田中的諸如鴨舌草、剪刀草、豬鼻孔(並不是魚腥草)等雜草也生長了不少。

因為藕苗對於除草劑非常敏感,再加上又要計劃申請綠色食品認證,所以除草劑是萬萬不能使用的,只能是人工除草了。

等除完這輪草後,又到了施第二輪藕肥的時候了。所以這段時間兩個姐夫都非常的忙碌,大姐夫在藕田裡面監督工人們除草,而二姐夫則是在忙著準備藕肥。

因為客人不少,張振宇又要陪著客人們,所以在他帶著文媛一行人回到家裡後,就去旁邊院子裡請了兩個嬸嬸過來幫著做午飯。

因為剛剛釣了三條大魚,還有一隻老鱉,所以這頓午飯的主菜就是魚了。至於別的菜,家裡面倒是也有。畢竟兩個姐夫都是住在家裡的,父母還有兩個姐姐也會隔三差五的回家。

………………

兩位嬸嬸在廚房裡忙著準備午飯的時候,張振宇卻是陪著文媛他們在客廳裡面說話。

文媛就問起了張振宇這次回來的原因,畢竟對一個大學生來說,哪怕是五一長假,都很少有回家的,而是趁機去別的地方玩耍,尤其是張振宇就讀的學校還距離東江市數千裡,回家非常的不便。

張振宇便將自己準備申請綠色食品認證的事情和文媛說了一下,這下輪到文媛詫異了。雖然她對於張家在老家發展產業的事情也非常認同,但是剛剛華文傲說起過,東嶺鄉很可能不適合發展蓮藕,這老東西雖然不靠譜,但畢竟也算是老東嶺人了,說的話也不可能完全毫無根據。所謂空穴來風未必無印,說不定東嶺鄉真的不適合種植蓮藕呢?

而據文媛所知,蓮藕喜溫暖,15℃以上種藕才可萌發,生長旺盛期要求溫度20-30℃,水溫21-25℃,所以華夏盛產蓮藕的地方,都是長江中下游的平原地區。東嶺鄉處於山區,尤其是東嶺社群所處的位置,海拔較高,普遍高於八百米,跟長江中下游的平原地區氣候環境相差很大,再加上整個東江地區歷史上都很少有人種植蓮藕,這也從另一方面證明了,東嶺社群可能真的不適合種植蓮藕,因此文媛頗為張振宇擔心。

張振宇卻是笑了,說道:“師姐,你們的擔心我理解,但是也請你放心,我不會做沒有把握的事情。畢竟為了這個事情,我們家可是投入了幾十萬進去。我們家的情況你可能也瞭解了一些,並不富裕,我不會拿自己的錢打水漂玩兒。”

文媛依然沒有釋疑,但她看得出張振宇是真的信心十足,可她不明白張振宇的底氣來自於何處。她根本不可能想到,張振宇是帶著前世的記憶的,當時已經有了成功的經驗,所以他才有十足的成功把握。

當然,張振宇也是考察了老家的環境條件的。對於蓮藕來說,其實並不適應太高溫的環境,而是那種比較適合人居住的氣候環境,也就是20-30℃的氣溫範圍。

………………

結藕初期要求溫度亦較高,以利於藕身的膨大,後期則要求晝夜溫差較大,白天25℃左右,夜晚15℃左右,以利養分的積累和藕身的充實。休眠期要求保持5℃以上,低於5℃,藕易受凍。

而東嶺社群一年的氣溫變化,卻是正好契合這種要求。這裡有水田分佈的區域,一般地處800-1000米的區域,每年幾乎要是進入4月份後,氣溫才會上升到10℃以上,所以蓮藕一般也要在4月後才發芽,較蓮藕常規生產區要晚了一些。但是很普通蓮藕產區在蓮藕的結藕期溫度過高不同,哪怕是在一年中最熱的七八月份,東嶺社群的氣溫也就是30℃左右,依然非常適合蓮藕結藕。

更加難得的是,因為海拔較高,東嶺社群晚上的氣溫會降得很低,一般就在15-18℃。一天裡較大的溫差,適合蓮藕養分的積累和藕身的充實。

而且,東嶺社群這些水田的土質很好,肥力充足,自古以來就盛產大米。而根據張振宇前世的經驗,這裡出產的蓮藕,除了產量極高之外,還有藕質潔白、香脆可口等特點。正是靠著這樣的特點,當初的東嶺藕才能擊敗外地湧入的藕,佔據東江的市場。

當然,張振宇不可能告訴文媛,說我曾經見識過成功的經驗,這才要搞這個的。

而文媛見張振宇一副勝券在握的樣子,雖然疑惑,倒也沒有太過糾纏這個問題。反正只需要再過三四個月,等蓮藕挖出來了,結果如何自然可以見分曉。

………………

就在張振宇和文媛他們說話的時候,突聽院子裡傳來一個大嗓門的聲音:“哎喲,老表你們家做啥好吃的呢,香味都飄我家去了,口水直流,忍不住來看看。呀,是你們啊,我還以為是振宇那小子呢。這菜可真豐盛,四姑爺家來客人了?”

張振宇一聽這聲音,就知道是居委主任陳榘德來了,便從裡屋走出來,跟這位表哥打招呼。

這位剛剛四十出頭的居委主任是張振宇母親陳彥秀的堂侄兒,沒有出五服的那種,還算是比較親近的。不過他平時到張振宇家裡走動不多,更別說提著禮物上門,準是看文媛這位鄉長的面子。

張振宇掃一眼他手中的禮物,竟然是兩瓶劍南春,是幾年前的老酒,商標已有些灰暗潮跡。

“是德哥啊,屋裡坐,文鄉長在裡面說話呢。”

說著,張振宇接住了禮物,算是給了他面子。在農村客人帶禮物來,你不接一下,就有看不起人的意思。

“有幾個人啊?華副鄉長在不在?”陳榘德賊兮兮的小聲問了一句。

“五個人,除了文鄉長,還有黨政辦主任殷周智,另外三個一個是財政所的桓向凱,以及農業服務中心的蒲慧和荊周。那個姓華的走了。”張振宇也小聲的說道。

“走了?走了也好!那家夥酒品不好,我怕他喝多了在村裡撒潑!哦……鄉長怎麼來你家了?要不是你們釣魚回來時我剛好瞧見,打死我也不信。”陳榘德又小聲嘀咕幾句。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張振宇暗道這傢伙果然是衝著文媛他們來的,不過人家都來了,他也不好把人趕走,只好帶著他進了門。

………………

雖然對這位居委主任的到來有些不高興,但是文媛也知道對方在當地很有影響力,而且也算是東嶺鄉幾個村社的十幾個書記主任裡面年富力強的人了,她想要在東嶺鄉做好工作,肯定少不了跟對方打交道,所以也是耐著性子和他說話。

張振宇正陪著幾個人說話,一個嬸嬸過來告訴他,午飯已經做好了,張振宇便招呼大家到外面吃飯。

來到外面的飯廳,張振宇看見幾道山野大菜果然已經出鍋。酸菜黑魚、清燉甲魚湯,那條紅鯉魚因為刺多,又怕和別的魚做法重樣,用松鼠花刀處理後,拍乾粉炸熟,淋上調和好的番茄醬汁,做成了松鼠魚。

至於那條差不多兩斤的鱸魚,則是做了一道鱸魚湯。

當然,主菜也不可能真的就是魚,還有一份青椒炒臘肉,一份尖椒豬耳。

這是幾道主菜,小菜主要是農家蔬菜,再加上兩個野菜,配成十菜兩湯,色香味俱全,擺滿了大圓桌。

“哇,兩位阿姨,你們的手藝太棒了,不開家大飯店真是可惜嘍!這個鱸魚湯真好喝……你們也吃呀,別光看我吃嘛,大家一起動手,才有滋味。”

面對美食,文媛一點也沒有鎮長的架子,和普通女子沒什麼區別,不過她倒是不忘招呼大家吃飯。畢竟她的地位在那擱著呢,她不主動開口,一些人還真放不開。

尤其是張振宇那兩位嬸嬸,最先是死活不上桌子,張振宇好說歹說,她們雖然坐到了桌邊,卻是戰戰兢兢的,生怕有什麼不合適的舉動得罪了貴客,讓張振宇很是無奈。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在東嶺鄉本地有著許多風俗,譬如像是這種有貴客的宴席,家裡的女人是不能上桌的。

張振宇覺得,這都二十一世紀了,這樣的糟粕風俗,早該禁絕了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