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聖女之路最新章節列表 > 第534章 百分百打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34章 百分百打擊

4月1日下午四時,陳暮雲帶著部隊離開了雲州城範圍。

“現在的建築技術真棒,但為什麼不應用在農業上呢?”

陳暮雲聽到一名叫阿土的小隊長自言自語,儘管心急南下為部隊掃清障礙,但一想到再急也無法急在一時,便耐心地回答起他的問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阿土的問題是起源於雲州新建的外城。魔法時代為了防備大型魔法,所以無論多麼發達,都保留了城牆這一古老的建築,因為在人們固有概念裡,這就是來保護城市的,在城牆上安裝結界裝置能夠得到系統的加成。

一般來說,城牆都伴隨城市而擴大,但隨著時代進步,城鎮化速度快過了擴大結界的技術水平,所以人們選擇了兩者並行的方式,即是發生戰鬥時才讓城牆外的人們躲入城中。

這裡要說一下的就是戰時地圖的問題,眾所周知,開戰後地圖會擴大,理論上是系統為了阻止人們展開紛爭毀滅星球而展開了摺疊世界,但這可不是小說裡的科技世界突然異變成魔法世界的情況,大地不會突然崩裂,城市也不會被摧毀。

天球世界的系統是採取了一種更智慧的做法,就是不干涉人造物的情況進行了地圖擴張,而這之中又不包括道路。

比如說雲州內城外的農田完好無缺,面積也沒改變,但農田之間和四周的空白地段,卻擴大了百倍。就像城市與山之間只有一條路,沒有別的東西,最終結果是這條路依舊存在,卻變長了百倍,中間本應是平地的路段也變成了崎嶇不平,或者途經沼澤、直通湖底……總而言之,地圖擴大的真實用意是擴大運輸成本,增加人們交流的困難,卻不影響人類的產能,原本土地該能挖掘出多少資源、生產出多少作物,地圖擴大後依舊沒變,擴大的地裡也不會給你尋到額外地下資源的可能,就算有,也是近似但不可利用的“半虛擬之物”,戰爭結束之後就會消失的東西。

不過人類是很聰明的,即使玩遊戲也愛鑽系統漏洞,更別提是現實了,不開掛人生怎能幸福,現實往往比虛擬更荒誕可不是說說的話。

具體的操作多的不說,最著名的就是秦皇的萬里長城,他為了保證萬里長城能夠在地圖擴大後也發揮作用,採取了分派士兵密集站崗和放置人造物的方式。而被人稱他為暴君的一個原因就是他把罪人和戰俘埋進了長城之內,只維持最低限度的生命供能,組成了血肉長城。於是乎,在秦皇駕崩前,北方的外族每次到來都要面對一個伴隨地圖擴大了百倍的百萬里長城,而系統也不知道是不是演算法出錯了,不僅給長城增加了高度,還幫忙把長城上的魔法大炮給擴大了……雖然沒有達到百倍,但你可以看到異變的一座巨山之巔,一個如同巨獸張開血盆大嘴的黑漆炮口在對著你。

也許有人會問,長城擴大後,埋在裡面的人與人之間距離不也增大,變成不被系統承認為的“無用之地”嗎?還有就是怎麼都是大山,系統傻乎乎的不會造個湖讓長城到地裡去?秦皇是系統親兒子嗎,憑什麼那麼優待他?

事實上,秦皇也許真的是系統親兒子,更不要說華夏之主向來自稱“天子”。

是的,埋在長城裡面的人之間的距離的確變大了,但裡面的人卻不被承認為人,只被承認為“人造物”,結果也跟著系統的出錯一起變大了,可以說,之後的長城,是由無數百米巨人組成的,就算是這樣也有很大間隔,可是人都不承認的錯誤都有了,誰還指望系統能認出另外那些錯誤。至於長城所在的地形下沉,更是一處都沒有,這是系統和人類史官共同的記錄!

把秦皇成為“天子”,可謂當之無愧。

但即使是這樣一度無懈可擊的長城,後來也因為孟姜女的尋夫而崩塌了,就算當時通訊不夠發達,訊息隨後被鎮壓,秦皇的殘暴還是不脛而走,然後在秦皇死後徹底爆發。

而內亂四起的秦朝廷,更不可能維持士兵密集站崗和放置人造物的壯舉了,隨著這些的撤走,長城也徹底失去了之前的神采。在之後漢朝即將消滅霸王的時候,長城只能像普通的道路那樣和變異擴大的地形融為一體,最搞笑的一幕是某處地形變成了遙望相對的絕壁,而長城竟然從絕壁底下穿過,一絲防禦作用都沒能起到。

之後的北唐,在沒有北方之優的情況下,自然不會像秦皇那樣大費周章去找系統的漏洞,但積極意義還是有的,就是人們知道了系統也會犯錯。

說回雲州的外城,這當然不是李藥師打算模仿前人做讓系統出錯的事,而是地圖擴大後,城外的田地礦場工廠都離得比較遠,考慮到長期作戰需要自給自足,他在外臨時建造了一個範圍更廣的外城牆,這種城牆只能佈置一些區域性結界,電子精靈也無法進行管理,但怎麼也能起到崗哨和簡單的攔截作用,還是很有必要的。

阿土感嘆的是這份工程短時間就完成了,而平日裡民眾種田開採礦產卻依舊那麼低端,暗示國家為什麼不把一切都做了,讓人民過上舒服快活日子。

“實際上,我們大宋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而且只要有魔法在,人們就不會餓死,唯一的問題是意外。”

魔法世界可以由無生有,這非常棒,可是自然災害也隨著魔法的出現變強了,在原有田地被毀,人的魔力有限的情況下,人們只能花錢去買東西。

的確,像陳暮雲這樣的七階魔法師,一人管理幾千畝地,種出糧食並不難,更不要說可以用墨家研製的農業用魔導機械,其實大宋早就可以進行全自動農業了,但為什麼沒這麼做?因為這樣會搶走下層人民的飯碗,當然你會說他們可以轉型為維護機械或者變得行業上,但這需要教育跟得上,還有這些人願意。

面對戰爭,面對生命安危,大宋遷移人口都很困難了,為了賺錢而把人趕去轉行?呵呵,我憑什麼要為了你的便利而遷就。沒錢?可以搶啊!早就看那群有錢人不爽了!

於是一切都沒有改變。

當然,這不是永遠不變的情況,但必須一步步來,只能等國民文化素質達到一定程度才能徹底放棄手工,大宋在這方面的思路清晰得很,陳暮雲這樣的五大學生也很清醒。

“這樣啊,看來我太笨了。”阿土拍了拍自己腦袋,憨憨一笑。

“沒事。”

答完,陳暮雲卻不由自主嘆了一口氣。

這種做法固然有必要性,但他的落後性也是無比明顯,讓民眾各做各,固然是解決了就業問題,可是就像古代守舊的思想那樣,人們總在做相同的錯誤,今天這個小店因為某個原因倒閉,第二天隔了數條街的類似店鋪也因為同一個原因倒閉。當然,更多時候,是因為資金不足,競爭過於激烈而導致失敗。

值得注意的是,這都是最底層的人民之間的互相消磨,他們的失敗怎麼都撼動不到已經成功的那部分人,就算僥倖從底層殺出,也大多被巨頭們收編,最終發展為寡頭壟斷的情況。

“唉,民眾的力量整合起來是巨大的,可是不能整合各自為戰的話,就不過是一群散沙。”

如此感嘆著的陳暮雲掃了一眼阿土和身後的部隊,卻是靈光輕輕一閃。

阿土在吃了強身藥已是五階,在過去,這可是團長階,哪怕是現在,大部分部隊都會把這樣的人用作中隊長,因為和團長不同,中隊長還不需要多高的學識,有戰力就行……但在岳家的精銳部隊裡他也不過是個小隊長,可見部隊素質之高。

但再高,面對八階強者一擊,也不過是迅速敗北的結局。當然,由此出現了組合魔法,可是敵人的強者也不是單獨一人,就算是,內戰階段也早已證明,一旦隊伍被打散,組合不再,就只能單純比拼軍隊之間的個人實力。這樣的軍隊,和那些如同散沙般奮鬥的下層人民又有什麼區別?

陳暮雲不禁想起劉天的教誨:

“三千戰一萬真的無法戰勝嗎?不對吧,三千人在對付這一萬人裡的一千人時候有絕對的優勢,只要每次只打一千人,別說一萬,哪怕是十萬,三千人也足夠取勝了!”

“怎麼可能辦到?別人哪會那麼蠢讓你逐個擊破。”

“這就看你戰術和能力了,而且你要知道,即使你擁有三千人,你實際能發揮的戰力也有可能不足三千。”

“什麼意思?”

“大哥,你知道部隊不是平鋪開三千人一對一的吧?這樣一來前面的人作戰的時候,後面的人就很難完全發揮他的力量,而衝鋒的時候,還有可能因為倒下或者被敵人抓來當肉盾而妨礙到後面的人,而且考慮到地形和陣型密集程度的問題,你三千人一堆魔法彈過去,可能就百來下炸得中人,還有用防禦魔法的呢?”

“你是說,儘量讓攻擊百分百打擊到敵人?”

“我可沒這麼說,反正我做不到。”

當時,劉天飽含深意地笑了笑。現在回想起來

“我……可能做到嗎?”陳暮雲出神地自語道。

披在身後白袍隨風飄蕩,彷彿想要席捲起這片大地的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