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聖女之路最新章節列表 > 第659章 唯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59章 唯二

8月0日,濟南城。

儘管一週的舉國哀悼期未過,但本著山高皇帝遠的道理,八柱國之首的拓跋英已經開始秘密做戰事準備了。

原因無他,魏國裡聽聞艾提拉隕落而喜的人,除了朱永,就數拓跋英了。

他們都對魏國一直被其他屬國限制而不滿,艾提拉雖然很滿意孝文帝拓跋宏,但也不得不顧全大局……如今他死了,魏國也終於得以解放了。

不同的是,朱永追求的擁兵自重,而拓跋英追求的是穩固拓跋家的統治。他尊重拓跋宏,但現在實在沒空老老實實哀悼了。

拓跋英承認朱永的強大,也承認他的存在對大魏的重要性,但拓跋英要的是一個國之重臣,而不是一個野心勃勃的權臣。

魏國能夠佔據半壁山東,當然有朱永的功勞在內,但這反而讓拓跋英更加急切了。

所謂功高蓋主,就是魏國所要面對的現狀。

哪怕拓跋宏治政優秀,在戰爭期間,人們也大多把目光放在能打勝仗的將領身上,即使是以文明自稱的宋國固然如此,何況野蠻尚未褪盡的大魏?

拓跋英無力改變他人的思考方式,但他可以為鞏固皇權出一分力。眾人皆知他這個八柱國之首代表的是拓跋皇室,只要他能夠先一步擊敗宋人,朱永之前取得的功績也就不過如此了!

當然,魏國自詡古蒙中的文明之國,可不是隨便說說,拓跋英不是那種想到就前衝的無腦之輩。當初宋國的方術聖者都要出動魏國的半國之力來對付,如今他的對手可是風頭正盛的劍俠,對方有兵有將,實力高強,並不比方術聖者要容易對付。

因此,他從前線各國手裡要了謝浩然的戰鬥錄影,一連看了好幾天,還召開高層會議一起商討分析應對方案,才有了接下來的行動計劃

“大目,若是你對上那個劍俠,能勝否?”

值得注意的是,拓跋英自身不過是普通水準的八階初級,單獨和其他八柱國戰鬥也不佔優勢的那種,於是戰場上主要衝鋒陷陣的是他的副手,魏國唯二的八階中級,楊大目。

誠然,拓跋英知道國內有斛律黑夜那樣隱藏實力,隨時能突破到八階中級的強者,但楊大目可貴之處在於他又忠心又有膽量。

不是誰都敢和朱永並列,還站在其對立面的,楊大目是國內唯一一個。

但真要深究起來,楊大目的缺點也非常明顯,戰略意識和戰術涵養幾乎為零,率軍也只能做好一個先鋒的工作……就是俗稱的“莽夫”類將領,所幸他有這樣的自覺,乖乖地呆在拓跋英身邊打下手。

不過,楊大目的勇武配合上他的謀略,即使是朱永,也必定不是對手,拓跋英是這麼堅信著的。

“恐怕只能五五開。”

這不是對誰都五五開的發言,平日裡楊大目總是非常自信,這一次是他真心感覺到了敵人的強大了。

別看魏國八階強者數量不多,甚至比起突厥都有所不如……他們舉國上和宋國一樣重視技巧,真要打起來,他們的七階高手就能把突厥的八階虐了個遍,即使是和進一步特化魔力優勢的蒙古和匈奴相比,他們也是有一定優勢的。君不見八階中級的朱永就足以和八階高階的帖木爾齊名……當然,拓跋英才不會到處宣揚朱永那魏國唯一的宗師級技巧幫對手長臉。

而在戰爭早期,楊大目在戰場上輕鬆擊敗了宋國八王之一的陸抗,為拓跋英在山東站穩了跟腳,因此就戰力而言,楊大目絕對是宋國八王的中上游水準。

“果然,光憑我們是有點吃力了。”

和其他屬國的國主一樣,拓跋英也負有保存實力的壓力,畢竟他要考慮身後的“友軍”獨大的情況,不能放手一搏去追求勝利。如此一來,要做的事唯有一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聯軍嗎?”

拓跋英若有所思地說道。

在失去臨沂之後,遼在山東就只剩下兗州了,而清國的膠州,也隨之變成了前線,考慮到海軍戰場距離和陸軍的差異,半島盡頭作為高麗海軍駐紮的東萊港城,也算是前線了。

高麗和清國肯定要去邀請的,他們不來也不行,山東現在是魏國說了算。只是遼國,拓跋英實在不想邀請,畢竟冰龍公爵實力非凡,若是他來了拓跋英就不好當聯軍司令了,而為他人作嫁衣那種事,誰都不會願意。

但光憑三國聯軍,能戰勝宋軍嗎?

拓跋英老實說並無把握,不過幸運的是,蒙古突厥金國一定會在中部戰場搞事,而宋的岳家之主自覺能力有限,把河洛東部讓出,合肥北部也表示願意聽從謝浩然指揮趁謝浩然現在分身乏術,他可以利用時間差來攻城掠地。

“大人。”

一名將士呼喚他。

“什麼事?”

“我有一點想法……”

“說吧。”

這個將士拓跋英很熟悉,是那種老實謙和,但水平一般,在部隊裡充當協調者的存在,要說他想到什麼奇異戰術,拓跋英那是一點都不信,但用這委婉說法轉達有水平的中級軍官的想法,他這些年做了好幾次,甚至為拓跋英發掘出了一個大將之才……這才是拓跋英耐心傾聽的原因所在。

得到許可,將士像背書一樣說開了,起初眾人不以為然,但很快就聽得眼前一亮。

“雖然還有很多問題,但這計策值得一試!”拓跋英也大喜過望,甚至一改以往私下再問的習慣,“說,提建議的是誰?”

眼見拓跋英心情大好,將士也不顧同僚的嫉妒豁出去了。

“回稟大人,這其實是屬下的一個團長提出的戰術,他的名字叫侯景……”

……

“什麼?魏軍在蒙山附近修築要塞?”

臨沂守將,謝家長老之一的謝玄得臉色頓時就黑了。

“我觀敵人的建築範圍,恐怕不是為了建要塞,而是……”幕僚分析了情報後說道。

“難道他們還想築城?”

謝玄得大怒。

當然,他怒的是不知該怎麼處理才好。

既然是來作為守將,那自然是以防守為上,但謝玄得在謝家長老一輩之中也不是什麼出色之人,便抱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態來執行任務。之前還好,敵人畏懼謝浩然的名氣不敢輕舉妄動,他也落得休閒,可如今來這一出,他不出城,對方高興,出了城如果中埋伏,或者沒能取下敵城,責任肯定算他的……

“大人,我覺得應該先打探清楚敵軍數量再做決定。”韋睿道。

謝浩然沒有爽約,果斷提拔韋睿為一員將領,雖然這是低於他在江陵時的職務,但考量到外來人的身份,韋睿並無意見,甚至還覺得一開始就從將軍當起,根基不夠穩固。

不過考慮到要早日嶄露頭角,在戰爭中起到決定作用,這算是最合適的位置了。

“也對,好就這麼辦!”謝玄得面露喜色,儘管這是最基本的應對方法,而同僚們則是有的松了一口氣,有的則是狠狠瞪了韋睿一眼。

原因,韋睿一開始不明白,現在卻是明白了。

謝玄得無能,追隨者就少,可他如今的職務卻是立功的好去處,那些有實力的謝家長老就安插了不少人過來。

但安插終究是比不上頂頭上司直接就是自家主子,因此韋睿可以想象得出,自己剛才若是不出言,那幾個瞪自己的人,一定會大力慫恿謝玄得出兵,然後讓他“戰死沙場”。

一開始,韋睿也覺得派謝玄得這樣不靠譜的人來鎮守謝家真是腦殘了,但現在想來,也唯有這樣不靠譜的人才能做好。

因為直覺告訴他,魏國這一次的築城,不是埋伏,也一定是大動作的前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