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聖女之路最新章節列表 > 第672章 謀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72章 謀變

朱永沒有露出疑惑的表情,僅僅是默默低著頭來表示無聲的反對和不解。

“朕一開始就反對進攻大宋,朱卿應該是知曉的。”拓跋宏沒有在意,繼續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是。”朱永依舊低著頭,輕聲答了一聲。

“原因……無非是我等古蒙的資源和物力已經到了崩潰邊緣,朱卿知道吧。”

“知道。”

魏國除了給各國派遣軍師參謀,還派遣了許多官員去輔助他們治政,實際更多是負責財政管理……可以說,若說蘇斯是古蒙的技術支柱,那麼魏國就是古蒙的經濟支柱。

因此古蒙的經濟情況,沒誰比魏國更清楚的了。

而正因為清楚,拓跋宏才主張議和,當然,他不是真的懦弱之輩,起初是可以打的,他也妥協了,但那是構建在宋國不知道古蒙情況下,如今拓跋明去了南邊,宋國信心大振,成功把戰線維持在黃河附近……而當戰局僵持,他們的形勢只會越來越差。

感覺不到?看似戰爭依舊由強者主導,但強者成功的背後,是大批士兵在提供魔力。那些對強者沒有意義的中低級魔石、靈器法器之類的裝備,卻能大大提高中下級士兵的能力,而宋國的北方是沒有南方富庶的,大批工匠也提前撤到了南方,起初他們還能憑藉那可憐的底蘊支撐,如果戰爭打到明年,真是想都不敢想。

只是如今若是停戰,依靠華夏北方遠比古蒙大地豐富的資源慢慢經營下去,二十年……不,哪怕只是十年,古蒙都能以碾壓之勢奪取天下,這便是拓跋宏明面停戰,實際積攢國力的策略。

當然,朱永思考的是以戰養戰,透過奪取敵人領土來不斷壯大自己,但在拓跋英戰死的如今,再這樣思考實在太過於樂觀,至少拓跋宏做不到。

“但是其他各國不會罷手,我們也無法獨自罷手。”

“我會說服他們的。”拓跋宏道。

君主不明白局勢,理應由臣子指出,但不知為何朱永沒有這樣的打算。

不,其實他是知道的,很早就清楚的,只不過他一直在等,等待天下發展到如今這一地步。

朱永默默告退了,侍奉拓跋宏的老內官走上來。

“陛下,朱大人似乎非常不滿。”

內官不能干政,但拓跋宏並不打算怪責內官此刻的提醒,而且他說錯了,或是特意說錯了。

朱永哪裡有不滿,根本就是沒把他的話當一回事!

“唉。”

嘆息一聲,拓跋宏往內殿走去。

他何嘗不明白朱永從一開始就非常危險,功高蓋主的情況下,即使他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臣子或者其部下也會生出別樣的想法,人生已經夠難的了,作為君主的人生就更加困難。

拓跋英的死對皇室有多大影響,拓跋宏不是不明白,可他只能繼續堅持下去。

剷除朱永,不行,這是魏國對其他國家最大的威懾力,沒了他,魏國要維持大國身份岌岌可危,拓跋宏傾向和平,但很清楚強大實力才能保證和平!

但要在這一前提下保住皇位……拓跋宏不禁笑了笑。

“明,真是羨慕你啊。”

眾人都認為拓跋明為了奪取皇位或是更大的利益而叛變,但瞭解自家弟弟的拓跋宏清楚,弟弟只不過是為了和平能夠拋棄現有的一切罷了。

和被位置被皇室束縛的他不同。

不,說什麼為了皇室宗族考慮,那大概只是他依戀皇位的藉口罷了。

口中說著悲憫天下人,可憐宋人,卻又放任臣子大殺四方……他真的阻止不了嗎?不是的,他只是習慣了隨波逐流,習慣了在定好的外部條件下思考問題,習慣了在被限制的小天地裡談理想談夢想。

真是可悲。

就在他哀嘆的時候,那個影響外部因素變化的東西來了。

“楊大目的密信?”

拓跋宏想了想,還是將之拆開,為首的一句,就直接命中要害

“臣能為陛下解憂。”

……

“聽說朱永大人堅持出戰,陛下大發雷霆之下,將之貶去平原駐守了。”

“怎麼會這樣,拓跋英大人才剛剛戰死。”

“這一次我站朱永大人,現在我們應該復仇!”

“我覺得陛下說的也有道理,我們已經奪取了不少城池,渤海西南沿岸都已經是我們的領土了……”

“領土當然越多越好,什麼志氣!”

“可領土大了,民族、文化、經濟、管理等都是問題啊……”

“放屁,我們可是古蒙第一文明國度,蒙古和匈奴那群文盲都能佔那麼大的領土,憑什麼我們不能!”

就在民間議論紛紛之際,八柱國卻在北平城外的大營中秘密聚集在了一塊。

當然,因為拓跋英已死,因此是楊大目出席,雖然不承認他是柱國之首,但沒有對他的資格提出異議。

而且,楊大目就是這次秘密會議的組織者。

“我想大家都大概知道這場會議的主題了。”

“知道又怎麼樣,話說你們好大的膽子,居然敢把我們召集過來!”高悲大聲地拍桌而起。

拓跋英陣亡,壓力最大的毫無疑問是皇室,因為拓跋英這個柱國之首,本來就是用來平衡朱永這個大柱國而存在的,因此由楊大目發起的這次會議的目標,毫無疑問就是商討如何應對已然獨大的朱永。

但八柱國不是鐵板一塊,也不是全部中立,像高悲就是明顯的親朱永一派的人,叫他來開這樣的會議,本身就是一個笑話。

“夠了,我知道你不是甘於居人之下的角色。”楊大目冷冷瞟了他一眼。

“你什麼意思……”

“這裡的人都知道,你也應該很清楚,現在朱永獨大的話,你的野心就註定要泡湯了。”

高悲張嘴想反駁,但最終還是什麼都不說坐下了。

是的,他是依附朱永,但他明面上已經是八柱國第二,如果沒有拓跋英和楊大目存在,他早就因為功高蓋主被剷除了,至少他自己是這麼認為的。

“諸位呢?”楊大目目光掃向其他人。

“想不到,楊大人竟然是這等人物。”柱國之一的於思敬略帶陰險地笑道。

之前拓跋英健在的時候對外都是其親力親為,人們對楊大目的印象大多是“一個沉默寡言的和尚”,誰想其竟是言辭毒辣之輩。

“我想知道的唯有你們的態度。”楊大目沒有理會他的諷刺,“這是陛下的意思。”

“陛下的意思?”眾人大驚,他們一直以為那位溫和的陛下不會動手。

“是的,陛下讓我們剷除朱永。”(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