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高人的自我修養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三章: 帝旨下(求打賞求月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三章: 帝旨下(求打賞求月票)

那剛才說要重法處置這事的法家武神,立馬大聲出來反對。

”愚公千萬慎言,這事需要重法處置,怎麼到了公嘴裡,還要陛下敕封其武廟之位,享人間香火,豈不荒謬,那我大夏朝綱何在?陛下威嚴何在?”

其他大能雖然覺得法家提議重典處理這事不太靠譜,但是愚公這個提議才真的讓人想不通。

本來諸位在商量怎麼處置那位,結果反過來還要敕封對方武廟香火神位。

而且文武雙廟,可不簡簡單單是立一個金身像!

要昭告天下,享世人尊崇不說,其本身帶來的香火之力,對他們這個境界的修行者來說,具有無窮妙用。

眾生香火之力,能感受眾生七情七苦,磨鍊道心,並能從其中感悟諸多玄妙,證得不少大神通。

最重要的是,隨著眾生念力日積月累,可以幫助他們凝練出法身法相,這是體悟和突破天人的關鍵之處。

這對已證道果第七的修行者來說,是不小的機緣造化!

大夏疆域何其廣闊,大小城池上萬,百姓不知凡幾,出世或隱世的陸地神仙境,雖然不多,但相對於數百年來文武雙廟僅僅百餘神位,還是算多的了。

一般陸地神仙境,無天大功德,難以登臨此位。

“孤也不甚懂愚公的意思,請公細言!”

高臺之上,武帝也是眉頭一皺。

“陛下只需明白,此人乃一位真正大神通之士,又有功德在身,絕不能一言以蔽之,何不招攬為大夏謀福,總比重法行之興師動眾要好得多。既然陛下惱怒其違反天條,在雲中百萬百姓面前逞兇,又何不敕封其香火神位,以眾生香火念力來約束其言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說著,這位儒家大儒又轉頭,對身後的一眾陸地神仙化身道:

“並且諸公都位列文武廟祠,想必都明白眾生香火對突破更高境界有諸多妙用,即使那位道友是一位一心向道的苦修之士,想來也應該拒絕不了此等機緣造化!”

這位大儒一針見血,把事情的關鍵點講了個明白。

蜀地那人神通廣大,兇名遠楊,如果武帝下旨,重典待之,興師動眾不說,結局還難以預測,怕是要引起一場轟動大夏的腥風血雨。

既然如此,乾脆施以好處,敕封武廟,讓眾生香火約束其行為,為大夏謀福,為朝廷所用。

其一限制了對方出手,在其頭上懸著一把標尺。

其二,也能為大夏朝廷再增一分臂助!

一舉兩得!

“而且,聽聞此人乃道家之流,我大夏道家式微,因陳年舊怨,被三朝流放東海之地,自那以後修行苦難,日漸凋零,京中盛景,也難見幾人。若是陛下能行此舉,可又化解一段還陳年恩怨,開大世之言,豈不美談。”

這位大儒帝師,又心生感慨,感嘆了一句。

曾聞數千年前,道家輝煌,經言璀璨,只是如今已凋零。

而他這一席話,讓武帝面色微微一變,隨後一陣久遠的沉默。

半晌,他開口,對著旁邊一擺手。

“擬旨“

旁邊馬上有專人鋪紙研墨。

黑底雲龍紋布作紙,金粉作墨。

武帝下旨,召見李玄。

準備真依帝師大儒的建議,敕封李玄武廟之位!

“召苟尋!”

旨意已成。

武帝再召蜀地巡天使苟尋。

做完這些後,其看了看大殿裡的諸公,略一沉吟。

“此次下旨,巡天使一人成行孤不放心,還需一位壓陣,麻煩諸公,誰願意前往?”

“吾願往!”

卻見剛才那位反對最激烈的法家武神反是站了出來,攬了這活。

“雷公你…”

武帝面色有些變化,遲疑了一下。

“陛下既已立下旨意,吾自不會再說什麼,但此次下旨,還要以正天威,莫讓那位仗著神通強大,輕視了陛下旨意。”

這位法家武神語氣依舊肅然,言辭正當。

武帝一聽,眉間閃了閃,最終點了點頭。

“準!”

“那吾等就先行告退。”

已經擬旨,這事情就相當於定下了。

殿內幾位當世大能便告辭。

武帝不言。

接著,便見這幾道香火化身陡然收縮,化作一個光點,最後如泡沫炸裂般消散。

無聲消失在大殿裡。

而不久後,一道銀甲人影又負歸。

巡天使苟尋聽召又趕回了大殿。

武帝下旨,命他快馬加鞭。

只是這次下旨杏花山!

苟尋接過帝旨後,走出大殿,面色立馬泛起一絲苦色。

這有點慌啊!

巡天使代天巡守,職權頗大,能見王侯不跪,並可先斬後奏,監察各地百官。

威風凜凜,一般人根本不敢惹。

但是聽到要給杏花山那位兇人傳旨,他心裡實在有些忐忑。

只盼望自己順順利利傳達旨意,什麼多餘的話都不要說,多餘的事不做。

反正不要招惹這位凶神才好。

心中想著,出了大殿,便在皇城司馬監裡重新換了一匹飛雲馬,踢噠踢噠地出了皇城,離了帝京。

到了城外,星光遍野,飛雲馬一聲馬嘶,仰身揚蹄,隨後啾啾著直往星空踏去,上了天。

而不久後,帝都東邊的天下山,一個虎步威嚴的身影,在月下下了山。

直往城門外走去,一步數百米。

帝京夜景繁華,此人穿行而過,無人知曉。

而此時,數萬裡之外的蜀地,杏花山。

青竹小院,燈火搖曳,窗邊人影。

李玄正伏在案首,謄寫著道藏經文。

筆下嘩嘩,寫的正是道德經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人之所惡,惟孤、寡、不轂,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當以為教父…..”

窗外夏蟲吱吱,床邊女娃在酣睡,兩隻狗趴在書桌下。

儘管外界對於他的風言風語依舊甚囂塵上,但是小院歲月依舊靜好。

而此時尚不知,有帝王因他在雲中大鬧而怒。

不是糾結事情真相或者對錯,只是因他犯了帝王的忌諱而已。

戲劇的是,有大儒相勸,一封敕封召見的帝旨正隨著巡天使,踏月趕路而來!

(ps:我看有人說十二重樓?武帝發怒根本不在意這些事,只是李玄犯了忌諱,聽說過俠以武犯禁沒,就是這種類似意思,感謝“長風明月在”老朋友的500點,繼續求票,書評區被罵慘,求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