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幼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416章 追封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16章 追封

認真思考起來,其實也不是沒有可能。

剛才復仇軍的代表表現,就十分的可疑,因為對方好像十分關心趙海清的事情,當時周易還以為,是趙海清十二太保的名頭,讓對方才會如此信任的。

看來陰差陽錯的,趙海清還是幫了不少忙,最少復仇軍很可能是他的緣故,才會如此果斷的。

可惜到底是當初死去的三位太保哪一位,那就不太清楚了,戴毅也只是根據一些蛛絲馬跡,判定對方是十二太保之一。可是戴毅和那些太保,又不是都熟悉。

尤其是坐鎮西境的那三位,其他的太保,在京都多多少少見過幾面,可是西境的那三位,是實實在在沒見過。

“行!既然如此,這件事就先放著,等有機會再尋求真相吧,現在再說說另外兩支的底細。

復仇軍如果是這來歷的話,確實可以成為盟友,斷然不可能和佛國有迴旋的餘地,這對我們來說也是好事,他越是厲害,佛國也就越要頭疼了。”

周易岔開了話題,畢竟大概瞭解就行了。戴毅也說了,對方戴著面具,他也不是很清楚。

難不成是這位勾結了金蟬子,害死了義兄。或者說被利用了,感覺對不起自己的義父,所以才沒有回京都,要一個人復仇。

不管真相如何,和現在的周易沒有太大的關係。他自己還沒有站穩腳跟,更不可能為誰洗刷青白。

“這個復/**的首領,是原本夏餘州的城衛統領嚴克,當初微臣還以為,夏餘州陷落,嚴克他們都戰死了。

沒有想到的是,嚴克竟然活了下來,聽說是最後關頭,刺史不想死後揹負罵名,遂決定與州府共存亡,把自己逃生的機會讓給了嚴克,刺史大人也算是求仁得仁了。”

說道這裡的時候,戴毅也忍不住傷感了起來。

讓他們這種文人理政還可以,讓他們打仗的話,確實都不怎麼樣。

刺史大人是文官,沒能守護住夏餘州,甘願以死明志,也算是體現了文人最後一點風骨,自古以來,名這種東西,不知道害死了多少忠臣的命。

他原本是有機會活下來的,可是不願意揹負罵名,獨自苟活於世。自古以來,文臣殉城的案例數不勝數。

周易也沉默了許久,他也說不出自己現在是什麼感覺。

忠誠是有了,然而卻死的沒有價值。是說他們愚忠嗎?還是說他們死板,太在乎臉面了。

對比起這些人,周易可沒有殉城的覺悟。京都城破之前,他就已經假死脫身了,因此感悟不到他們當時的心情。

就因為自己做不到,別人做到了,才覺得對方偉大。

“唉,陛下恕罪,微臣剛才感觸有點多了,還請陛下原諒。”

“戴先生何錯之有,他是我大乾的忠臣,戴先生感觸,說明對我大乾,還是抱有幻想的,朕應該高興才對。”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戴毅沒有接周易這句話,只是拱了拱手道,就調整好了自己的心態。

“嚴統領因為當初刺史的原因活了下來,所以對佛國非常的痛恨,同時也發誓為刺史大人報仇。

他一直沒有投靠佛國,依舊以大乾的身份自居,組建了這個復/**,對佛國進行報復。不過因為自身本領有限,一直被佛國從夏餘州打到了寧守關這裡。

當初要不是鐵仇的原因,恐怕已經被滅了。

雖然大本事沒有,但是小能力還是有點的。再加上他比較謹慎,佛國設計的很多陷阱,都沒把他給殺死,反而被他一次次逃脫,一直打到了這裡來。”

想想也對,大浪淘沙,那些沒本事的人,都已經被剿滅了,剩下的那些,自然都是有本事的了,很容易理解。

“不瞞陛下,微臣能和這些反抗軍聯絡上,還多虧了嚴克從中牽線搭橋,所以微臣就成了反抗軍在寧守關的代言人。

畢竟微臣和嚴克,多多少少還是認識的。尤其是在夏餘州,也是認識十幾年了,畢竟微臣是當地有聲望的文人,嚴克又是那裡的統領。

自然而然的,我們也算是老熟人。可能是瞭解微臣的品行,所以對微臣還算是信任。知道微臣的訊息,而且在這裡比較落寞,所以就推薦了微臣。

看陛下的意思,恐怕是想要收服這些反抗軍吧。如果真的如此的話,微臣覺得,這個嚴克被收服的可能性最大了。

因為他一直都是打著大乾的名義,而其他的很多反抗軍,都是打著反抗佛國的名義,這一點上還算有本質的區別。

不僅名義上這麼做的,實際情況也是如此。他依舊以自己以前的舊官身自居,只不過大家喜歡叫他首領而已,而他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名將軍。

畢竟他的人,九層九都不是士兵,都是一些受到佛國迫害的人,自然不懂什麼太多的規矩。

能力雖然一般,但是品行方面微臣可以給他打包票,只要陛下願意接受他的話,恐怕他是最有可能投靠陛下的。

因為微臣和他接觸的多,他最大的想法,恐怕就是希望給夏餘州刺史,求得一個名聲。只要陛下能夠滿足這個要求,一起的問題都不大。”

就是以朝廷的名義,對於一些已經死去的人進行褒獎或者追封,其實實際好處沒有多少,只是一種榮譽而已,一種流傳千古的榮譽。

而且追封的話,一般都是追封爵位之類的,實物獎勵卻很少很少。

同時,這種死後的追封,爵位都是無法傳承給子孫的,只是當事人享有。

不過子孫後代雖然得不到實質性的好處,但是卻有很多的隱形好處。那就是所謂的家室了,以後後代子孫,也算是名門之後。

而且無論是當地官府還是百姓,多多少少都要給這種家族一些面子,成為一地的象徵。按照現在人的思維來說,算是一地的文化了。

以後跟別人說的時候,我們那出了誰誰誰,這你都不知道,也太沒有見識了,當初皇帝還下旨追封的,連皇帝陛下都認可他的功績。

當地人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會用當地的名人教育孩子,長大後要像什麼人學習。而當事人家族雖然沒有繼承下來爵位,也會得到當地人尊重的,這也都是隱形好處。

不是說,追封的所有人都能名傳千古,畢竟有的追封,都是出於政/治考量。但是也確實有很多名人,因為這種形式流傳了下來。

尤其是對於朝廷而言,這種不是因為朝廷原因,才直接導致死亡的英雄,對他們進行追封,對雙方來說,都是有好處的。

朝廷只損失了一個有名無實的爵位,還是不能繼承的。畢竟各朝廷,都十分忌諱封爵,但是對於死人,卻非常大方。

這能夠顯示出朝廷的大度與胸懷,還能激勵士氣,團結民眾等等好處。

對於被追封的人來說,成就了他的名聲,真的可能流傳千古。對於他的家族來說,也會有很多隱形的紅利,讓他們的子孫,可以享受很多年。

所以說,這是兩利的事情,對於周易沒有什麼太大的損失。

可是這些都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有一個統一的朝廷才可以。不是說隨便一個勢力宣佈建國,對於其他人進行追封,歷史就會認可的,畢竟沒有這個名義。

即使天下大亂了,這依舊是大乾朝廷的,在新朝廷建立之前,都屬於大乾朝廷的末期階段,如果大乾朝廷能夠繼續,這就屬於大乾中間的一次叛亂之類的。

要不然,為何後乾沒有追封陳虎,北境沒有追封吳尚雲。可能也追封了,但是只是他們自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