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仗劍訣最新章節列表 > 苦思應策求真解(一九四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苦思應策求真解(一九四章)

賜在那裡認真聽著,常承言笑到:天賜,當初我給時候,你一直在說不喜歡用它來炫人耳目,說那是旁門,不算真功夫,可你卻為什麼在剛才使用呢

不喜歡是不喜歡,使用與否則是另一會事,有比對手強的能力而不用,那不是智者所為。常天賜不假思索的答到,然後立刻便知道了自己父親問的話是什麼意思,望著自己的父親說到:可如鏡再如何,那只是我的武器,我如果與其他師兄一起出手圍攻,那就無法得出誰是最強的結果。

常承言見自己兒子如此認真,笑到:我也只是說說,一切由我兒自己做主,何況那個行雲與我派有恩,我們也不可過於相逼。

說罷,常承言轉回頭去繼續觀看武當與華山的比武,只留常天賜一人在那裡思考。

而此時,武當與華山的比武在經過了近半個時辰的拉鋸後終於有了結果,勝者自然是武當派,只不過兩派人馬均沒有受什麼傷,這比起之前兩場來說,可是一團和氣的緊了。

臺下觀眾,武功好的,自然看的心滿意足,武功一般的可就有些不滿了,可人家都是名門大派,即使看的不爽利,也不敢有什麼表示,惟有寄希望於下一場了,下一場是少林與娥眉之戰,兩派各二十人,加在一起,一共四十個光頭,這要是戰在一起,可是壯觀了

而且少林三慧中的慧劍可是與倥的常天賜並稱這十大年輕高手中最強的兩個人,一會兒他可能也要出場,想到這裡,眾人的興趣便又是濃了起來。

就在這亂時,自從看到行雲施展聯劍術後便一直沉沒不語的焉以謝停下了思考,將一張寫好的紙條封在小竹筒裡,交給徐徵生到:速將這訊息傳回去,要快

徐徵生也不問原由,在他的心中,自己的幫主所做的自有他的道理,自己只管去執行便可,當下拿著小竹筒匆匆的離了去,只剩焉以謝一人望著臺上。

劍光射人,劍光射人這要如何避開呢行雲一直苦思這個問題,可方才常天賜在對唐門時的那五色浮光,實在是令人印象深刻想到這裡,行雲不禁睜開眼來。

眼前比武的已經是少林與娥眉派了,看樣子已經開始了一些時間,行雲方才在想著他的應對之策,根本就沒有注意到這兩派的出場,這時一看之下,便見那甘露臺上,三十九個光頭閃動,竟然也隱隱有些反光。

竟然有這許多的如鏡,可真是有趣了。行雲畢竟是少年心性,看到這麼多和尚在一起比武,第一個反應竟然是有趣。

不過之後,行雲便看到場中的不同之處,這也是為什麼前面要說三十九個光頭閃動的緣故。原來那場上還有一個人並未參戰。

行雲見過的慧心,慧樹以及其他少林弟子與娥眉派戰在一起,全場惟有一人不動,自然是顯的格外怪異。

那是一個劍眉朗目的英俊和尚,此時他大袖飄飄立於臺邊,竟是氣宇軒昂就好象一把剛出鞘的利劍一樣完全是少年英俠的樣子,就是卻不似個和尚,不過只看他那份氣度,便可知道他一定是少林三慧中的慧劍了,果然人如其名,好一把利劍。

行雲的目光剛是轉到他的身上,慧劍就好象感應到了似的,他的目光立刻便轉了過來與行雲對視,那目光雖然離了很遠,卻好象真的直刺過來似的,裡面包含的竟然是濃濃的戰意

這人的戰意好象比常師兄還要濃厚些。行雲剛想到這裡,就見慧樹那個小和尚正與智潛鬥在一起,使的便是少林名聞天下的達摩劍法,只見那支劍在慧樹的手下使得便如車輪也似,想到慧樹的那句請山不改,綠水長流,行雲一笑,心到:這少林三慧到真的是個性迥異。

正想到這裡,便覺的天色一暗,行雲抬頭望去,原來是一大片柔雲遮住了陽光,但天空上並沒有多少的雲彩,且風也不小,不片刻,那雲便是飄了開去,耀目的陽光又是大把的灑了下來,可行雲卻是突然的笑了起來。

陽光可以遮住,也可以躲到陽光的背處,這麼簡單的道理,怎麼我之前沒有想到行雲想通這一節,心下便有渙然開朗的感覺,終於是找到了破解如鏡的方法了

只是行雲在高興的同時也暗自埋怨到:我剛才怎

麼簡單的道理都想不到

轉念之間,行雲便明白了原由,心到:剛才常師兄的浮光躍金實在是駭了我一跳,不僅是那四射的劍光,還在他那扭轉戰局的作用,弄的我淨是往難處想去,卻忘記了這最是簡單平常的方法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所以說。最簡單的方法卻往往最容易被人忽視,這也是人之常情。

行雲此時心中暢快了許多,畢竟要他閉著眼睛作戰,那可不是鬧著玩的。現在惟有研究如何在戰時佔據迎光的位置了。

可行雲轉念又想:真要是常師兄的如鏡不再反光,那不是也不會影響到其他人對我的圍攻了嗎

如鏡反光,對我不利,但是也不利於合擊我的倥師兄們,如果如鏡不反光,我可以正常應對,卻要面臨倥派師兄的圍攻。

看來剎那前輩說的對,無論如何,都要武力基礎雄厚,這世上終究是沒有十全十美的策略啊。行雲此時方知自己有些過於執著要想出一個完美的策略,才使得自己在思索對策的時候如此的進退失據。

便在此時,少林與娥眉之戰也已結束,少林三慧,只有兩慧出手,雖然讓許多想看慧劍武功的人失望了,但是少林的實力確實強的令人無話可說,確實用不到慧劍參與進去。

行歸本派,慧劍又是看了行雲一眼,行雲與點蒼的那一戰,行雲的聯劍術著實讓慧劍驚喜,對於少林弟子來說,他們的生活比其他大派更加的單一枯燥,誦經習武,就這麼簡單。

也正因為這枯燥簡單的生活,少林也才會持武林牛耳這麼多年,受俗世影響越少,雜念越少,越可專於武道,大到門派小到個人,莫不如是,大派高人均是擇名山險地而居,便是如此。

所以對於慧劍來說,尋找更加厲害的對手,是他唯一的樂趣,嵩山劍試正好是個機會,年輕高手之中,慧劍真正感到可以做自己對手的便只有常天賜,然後便是今天以聯劍術揚名的行雲,所以這接下來的一戰,勝者便會成為自己的對手。

少息片刻,終於到了倥與青城之戰。

望著緩步上臺的行雲,臺上臺下各人的心思都不盡相同,行雲上得臺來,先是選了迎光的一面,雖然可能有些刺眼,但總比被常天賜的如鏡所惑要好的多。

見到行雲所站的方位,常天賜一笑,自然知道對方已經想到了剋制如鏡的方法,轉身對自己身後的同門說到:各位師兄且與我壓陣便是,天賜想一人去與他較量,如果天賜實在不敵,再由師兄們相助。

眾人均知這個小師弟的傲氣,他如此一說,不過是婉轉些的告訴自己不要插手罷了,當下齊到無妨。

隨後,倥派在萬眾注目下,亦上得臺來。

此時在臺下的眾人看來,一邊是以一人之力獨勝點蒼派的小道士行雲,另一邊則是一招便逆轉了唐門的倥天才常天賜,其餘七個劍罡級的侗門下雖然隨著一同上了臺,卻只是站在一旁,一副置身事外的樣子。

那萬餘人此時已是沸騰起來,這一戰誰能得勝可真是令人期待。

常天賜一抱拳,笑到:雲師弟,自從我四師叔由肅州回來,講了你在肅州如何的大顯神威,我便一直想與你一戰,今天這個機會實在是難得的緊,還請師弟全力以赴,不要令我失望才是。

行雲見常天賜將其他倥派的同門放在身後,好似準備一人出戰,但也不敢大意,這常天賜不比陳默,行雲感覺的出來。

揖了個手,行雲還禮到:常師兄謬讚了,行雲技藝未精,還望常師兄不吝指教。

雙方客氣已畢,行雲雙劍出鞘,斷橋鐵劍,青白色劍罡交相輝映,臺下立刻爆起一陣掌聲。

行雲此時心中確有一絲得意,在這天下武林的面前揚名,這是行雲少時的夢想,如今已是實現。

常天賜見狀一笑,神劍如鏡懸於身前,緩緩轉動,五光十色,煞是好看,臺下同樣是喝了聲彩。

人們此時全都屏住呼吸,便是臺上的那些年輕高手們也都目不轉睛,只看這場龍爭虎鬥會是個如何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