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不負嬌寵最新章節列表 > 第206章 無憂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06章 無憂庵

轉眼間,三年的時間過去了。

在這三年裡,發生了許多事情。

對於王家而言,卻都是喜事:

首先,王令儀成親了,娶得是國子監趙源的嫡長女,趙七娘。

李克己先生做的冰人。

王家很重視與趙家的這門親事,完全按照古禮送了聘禮。

趙家十分看重王令儀,也是真心疼愛女兒,趙七娘出嫁時,真真的十里紅妝。

趙七娘嫁入王家後,跟王令儀夫妻琴瑟和鳴。

孝順長輩,友悌弟妹,對王家的下人們也是規矩嚴明、進退有度。

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趙七娘便在王家站穩了腳跟。

趙氏和唐元貞觀察了一些日子,婆媳兩個對她非常滿意。

趙七娘進門的第三個月,唐元貞便分出了一些家務讓趙七娘打理。

趙七娘不愧是世家出身,哪怕趙家底蘊略薄些,但也是世家。

她又是嫡長女,從小就跟在母親身邊,耳濡目染之下,管家理事很是一把好手。

隨後,王家舉辦了幾次宴集,唐元貞專門分給趙七娘幾項差事。

趙七娘全都遊刃有餘的完成了,引得諸多貴婦對她交口稱讚。

管家理事、對外交際,趙七娘堪稱完美。

而最讓唐元貞高興的是,趙七娘對王令儀也是真心實意的好。

並沒有死守著規矩,而讓夫妻兩個都受委屈。

比如說吧,趙七娘嫁到王家已經快三年了,卻始終沒有身孕。

若是換成刻板的世家女,沒準兒就親自給王令儀納妾了。

就是趙七娘的親孃,最近一段日子,每每見了趙七娘就會明裡暗裡的“提點”她。

無非是趁著唐元貞這個做婆婆的還沒有動作前,讓趙七娘自己搶先給夫君納妾。

畢竟自己選中的人選,怎麼也比婆婆塞進來的好控制,是也不是?

趙七娘卻裝作聽不懂親孃的話,硬是不接這個話茬。

回到王家,也絕不“賢惠”的給丈夫納小妾。

只是暗地裡繼續求醫問藥,每天給自己和丈夫調理身體。

趙七娘的態度很明確,只要丈夫不說、婆婆不逼,她就絕不會主動給丈夫納妾。

事實上,王令儀也確實沒有納妾的心思,反而時常勸著趙七娘,讓她放寬心,不必太在意。

唐元貞冷眼瞧著。

成親三年,兒媳婦卻始終沒有訊息。

唐元貞作為婆婆,自然著急。

但她到底是後世穿過去的,最看不過男人三妻四妾。

趙七娘嫁過來後,對她這個婆婆十分恭敬、孝順,她們婆媳倆的關係很是親密。

唐元貞更不會因為子嗣的問題而為難她。

左右她有靈泉,實在不行,就偷偷給兒子、兒媳婦喝了。

其實,相較於孫子,唐元貞更擔心,趙七娘為了自己的名聲,會主動給王令儀納妾。

畢竟這樣“賢惠”的小娘子,大梁不是沒有。

尤其是世家出身的小娘子,遠比勳貴、宗室女更重視自己的名聲。

沒錯,就是名聲。

在唐元貞看來,那些主動給自家丈夫納妾的女人,要麼是根本不在意自己的夫君,要麼就是一味追求自己的名聲,根本不是為了夫君。

這樣的“賢惠”,不要也罷。

唐元貞心疼兒子,自然不希望兒子娶到一個重名聲而不重感情的“賢妻”。

想想吧,原本恩愛的夫妻,中間有了第三者,他們的小家還能太平、幸福嗎?

唐元貞可不想兒子的後院不穩。

趙七娘的種種表現,很對唐元貞的胃口。

她已經決定了,若是這個月兒媳婦再沒有動靜,她就使用靈泉水。

看著兒子、兒媳婦整天喝些“滋補”的苦湯子,唐元貞著實心疼啊。

大兒媳婦三年不孕,二兒媳婦卻很厲害,婚後第二年便有了身孕,年底便生了個白白胖胖的男娃兒。

是的,王令齊也成親了。

確切來說,他尚主了,娶得就是聖人的愛女長安公主。

長安公主明白王令齊的心思,特意求了聖人,將她的公主府設在了王家的隔壁。

隨後,長安又命人將兩家之間的牆敲碎,修了個月亮門。

他們小夫妻有事沒事就穿過月亮門往王家跑。

王令齊也感念長安的體貼,成親後,對她是千依百順、有求必應,整日裡帶著她在京城吃吃喝喝、玩玩樂樂。

呃,小夫妻的畫風雖然奇怪了些,但感情卻甚是深厚,恩恩愛愛的模樣,足以成為皇家的楷模。

聖人見多了公主駙馬面和心不和的畫面,所以看到這一對的模樣,他非常高興。

不止一次的跟唐賢妃炫耀,“阿齊這個女婿選的好啊。”

女兒過得幸福,不像另外幾個公主整天鬧得雞飛狗跳,唐賢妃嘴上不說,心裡也滿意。

連帶著,對王令齊態度好了許多,不再像最開始的時候那般冷淡。

王令齊二是二了一點,人真的不傻,感受到唐賢妃的變化,便開始經常帶著長安回宮刷存在感。

他聰明,長得又好,再加上賣力討好,短短時間內,竟讓唐賢妃越來越喜歡他。

弄到最後,唐賢妃比聖人還要滿意王令齊這個女婿。

有時王令齊和長安拌了嘴,唐賢妃還會站在王令齊這一邊,惹得長安跳腳不已。

尤其是王令齊和長安的長子降生後,唐賢妃更覺人生圓滿,抱著小外孫就不撒手。

若不是孩子太小離不開親孃,她都想把孩子留在宮裡。

這不,長安剛帶著孩子從宮裡回來,在家裡還沒住上兩天,唐賢妃又派人來接了。

理由千篇一律,她想外孫了!

第三樁喜事,唐宓和李壽終於定親了。

聖人做媒,李其琛和李克己先後來王家為李壽求娶唐宓,給足了王家面子。

也成功引得整個京城的關注——

聽說了嗎?

甲等世家、千年李氏的嫡長孫,求娶寒門庶族王家女咯!

有人說,這有什麼稀奇,李家的那個李其珏不是也娶了寒門王氏女嗎?

明白其中原委的人會告訴你,兩者當然不一樣。

李其珏是再婚,且早已壞了名聲,根本娶不到世家女。

最重要的是,他不是嫡長一支的。

也就是李家沒分家,一旦分了家,李其珏這一支便會被分出李家,淪為旁支。

而李壽不同啊。

哪怕他從小被鄭氏養大,長大後也更親近外家,但他依然是李氏的嫡長一系。

現在的李家家主就是李壽的祖父。

李壽的父親是嫡長子,將來要繼承李家的。

而李壽又是李其琛的嫡長子,是李家第二繼承人啊。

這麼重要的身份,於情於理都該娶個門第相當的世家女。

偏偏李壽就選了個寒門土鱉,如何不讓人驚訝。

最令人驚訝的是,李家的家主居然同意了。

還讓李其琛親自上門提親。

這、實在讓人不解啊。

李家雖然是出了名的“識時務”,可骨子裡還有世家的驕傲與堅持,怎麼就“輒婚非類”了?

隨後有人便想到了,王家的那個小娘子可是姓唐的啊。

好吧,就算她的“唐”姓得不怎麼名正言順,但到底握著唐氏的傳承啊。

李家衝著那個“唐”字迎娶唐宓,倒也可以理解。

再後來,又有人爆料:李氏和唐氏有約定,小夫妻成親後,所出的第三個孩子,無論男女都要過繼給唐家。

京城的世家們瞬間明白了,這才對嘛,李家什麼時候做過賠本的買賣。

六百年唐氏啊,且不說那富可敵國的財產,單是一箱箱的古籍、孤本,就足以讓人垂涎了。

一時間,原本還拼命勸李家“三思”的人不再勸了,而是用一種羨慕嫉妒恨的眼光看著笑得見牙不見眼的李家家主。

好個老狐狸,真真是個無利不起早的老家夥!

坊間流言四處飛,唐宓卻渾然不覺,每日裡吃吃睡睡,閒時看兩頁書,然後便是跟李壽“飛鴿傳書”。

這對未婚小夫妻有了名分,反倒不如過去那般隨意。

至少不能再時時見面。

李壽急得不行,偏偏唐元貞死死守著王家大門,就是不讓他見唐宓。

李壽想約唐宓出來,也不成,因為唐宓每每出門,她身邊必然跟隨著至少四個客女外加N個丫鬟。

一堆人簇擁著,他還怎麼跟小未婚妻說悄悄話?

百般無奈之下,李壽只得又拿出了鴿子,以一天十八封的頻率給唐宓寫信。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一時間,王家大宅的上空,鴿子飛來飛去,簡直比集市還要熱鬧。

只把唐元貞看得額角抽搐,險些一個忍不住拿弓箭秒了那些礙眼的鴿子。

又是一陣咕咕咕叫喚,唐宓熟稔的解下竹筒,把鴿子交給丫鬟去餵食。

展開紙條,李壽那蒼勁有力的筆跡映入眼簾。

“不是吧,這兩隻竟打劫了聖人的御膳房?”

唐宓看完李壽分享的八卦,樂得捂嘴只笑。

她的二哥二嫂真不愧是吃貨二人組,為了一口吃食,竟大白天的去御膳房打劫。

想想李壽剛剛打劫了聖人一匣子南珠,唐宓更加覺得聖人可憐。

嘖嘖,養了個外甥,時常打劫他的私庫。

養個女兒,女兒給他找了個女婿,結果女兒女婿組團去皇宮吃垮他!

“貓兒,誰可憐啊!”

趙七娘緩步進了攬月閣,剛進門,就聽到一陣悅耳的笑聲。

細細再聽,她發現那笑聲中還有低低的喃呢聲,隱約有“可憐”的字眼兒。

趙七娘素來和小姑親厚,說起話來十分隨意,也就順口追問了一句。

“阿嫂來啦,快請坐。”唐宓趕忙起身相迎。

招待趙七娘坐下,又親手捧給她一碗茶,這才指著那紙條,笑著說道:“還不是二兄和二嫂,他們把阿元丟給賢妃娘娘,然後手拉手的跑去了御膳房,將聖人的膳食吃了個精光,只把御膳主管急得掉眼淚啊。”

她倒沒說聖人可憐。

趙七娘聰慧,卻從她的描述裡知道了答案。

腦海裡更是浮現出二叔和弟妹那愛吃如命的歡樂模樣。

撲哧!

趙七娘拿著帕子掩著嘴,嗤嗤的笑了起來。

其實,對於長安這個弟媳婦,她起初是有些擔心的。

擔心她仗著是公主,行事霸道,為人跋扈。

但等長安嫁過來以後,趙七娘才發現,自己的擔心多餘了。

長安表面看著驕傲,其實就是個頑皮的小女孩。

跟長不大的小叔子再相配不過。

兩人成親後,就整天琢磨著一起玩玩樂樂。

哪裡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小夫妻一準兒殺過去。

什麼妯娌矛盾、公主跋扈的,在美食面前,全都是浮雲。

趙七娘只要細心的給那兩隻安排好膳食,打理好內務,一切就都好說。

說實話,有這麼個妯娌,趙七娘真是再滿意不過了:不仗勢欺人,不挑事兒,不惹麻煩,一味的吃喝玩樂,真是太好相處了!

“聖人寵愛長安,也喜歡阿齊,向來不會跟他們計較的。”

趙七娘笑了好一會兒,然後才緩緩的說道。

唐宓點點頭,“是啊,所以他們才有恃無恐。”

王令齊兩口子活得單純,不只是趙七娘喜歡,就是聖人也喜歡啊。

“我看最有恃無恐的是另有其人吧。”

趙七娘瞥了眼唐宓手上的紙條,別有深意的說道。

唐宓訕訕的將紙條收起來,沒有接趙七娘的話,轉而問道:“阿嫂,你來尋我可是有什麼事?”

“你不說,我都忘了,”

趙七娘見唐宓有點害羞了,沒再繼續調侃,開始說正事,“明日我想去驪山的無憂庵,已經稟明了母親,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那裡的無憂花開了,非常好看,你也去玩一玩兒。如何?”

“無憂庵?”唐宓一怔,這個名字好熟悉啊,彷彿聽誰提起過。

她腦中一過,瞬間想起了答案。

前兩天,二兄曾經說過,無憂庵的素齋很好吃,他剛跟長安去吃了一回。

想到這裡,唐宓笑著說道:“大嫂,莫非你也喜歡上了她們的素齋?”

“素齋?什麼素齋?”趙七娘滿臉疑惑。

她去無憂庵,是因為那裡的菩薩很是靈驗。

當年,母親帶著她去求問姻緣,她求了個上上籤。

剛回來沒多久,王家便上門提親了,而她也確實得到了最好的丈夫、最好的婆家。

如今她成親三年未孕,看遍了京中的名醫,依然沒有效果。

求醫無果,她只能寄希望與神佛了,這才想去無憂庵。

唐宓見趙七娘這般,便知道自己猜錯了,笑著含糊了過去。

“貓兒,你好久沒出門了,跟我一起去吧。無憂庵的景緻很不錯。”趙七娘再次勸道。

唐宓想了想,點頭道:“好,我跟阿嫂一起去瞧瞧。”

不知怎的,她總覺得無憂庵怪怪的,好像忽然之間冒出這麼一個庵堂,她身邊的人都跟這個地方沾上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