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不負嬌寵最新章節列表 > 第066章 翻牆的少年(二更求訂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66章 翻牆的少年(二更求訂閱)

阿周只是個傳播八卦的小狗仔,並不是查明真相的偵探。

馬廄僕役隨口說的一句市井閒話,阿周聽著新鮮便記了下來,至於內情如何,她真的不知道。

唐宓見阿周搖頭,擺擺手,將她打發出去。

這時,阿姜帶著幾個小丫鬟提來了熱水,唐宓這才覺得自己身上的味道不太好聞。呃,又是汗味兒,又是油煙,還有阿寶蹭到她身上的奶渣味兒,險些將唐宓燻暈過去。

趕緊去淨房洗了個澡,又換了一身淺綠色的衣裙,頂著溼噠噠的頭髮回到了臥房。

“哎喲,我的小三娘,可不敢溼著頭髮就出來啊。”

阿姜拿著棉布巾子在後面追,三兩步追上唐宓,跟在她身後給她絞頭髮。

太陽開始西斜,橘色的陽光照滿了整個臥房。

唐宓跪坐在東窗下,面前攤著一卷書,阿姜則跪坐她身後,繼續給她絞幹頭髮。

“小三娘的頭髮真好,又黑又密又軟,摸在手裡,就跟緞子一樣,”阿姜摸了摸半乾的頭髮,從一旁的妝奩中取出一把半圓木梳,輕輕的梳理著。

唐宓沒說話,一雙杏眼慢慢的掃過書頁,不過一刻鍾的功夫,已經將卷軸上近萬字的文章深深的印刻在了腦子裡。

阿蘇跪坐在案几旁,見唐宓微微抬起頭,趕忙將几上的書卷收起來,又抽出一卷,解開抽繩,輕輕的展開,放在唐宓面前。

唐宓繼續看書。

她看書的速度很快,阿姜剛剛給她弄幹頭髮,她就已經將昨天剛從藏書閣拿的二十卷書、近二十五萬字的文章全都爛熟於心。

阿姜將手指插進發間,確定頭髮已經幹了,這才靈巧的給唐宓梳了個雙丫髻。

繫上與衣裙同色的絲帶,簪上小巧的珠花,銅鏡裡映照出一個粉雕玉琢的白嫩小蘿莉。

“好了,去還書!”

唐宓優雅的起身,任由阿姜給她整理衣襬,衝著阿蘇點點頭。

阿蘇應了一聲“是”,彎腰抱起一大摞的卷軸,跟著唐宓往外走去。

主僕兩個出了西廂房,正好遇到前來回稟事情的唐媽媽。

唐媽媽恭敬的行禮,而後才笑眯眯的對唐宓說:“小三娘,又去藏書閣啊?”

唐宓閃身避開唐媽媽的禮,淺笑盈盈的回道:“是啊。唐媽媽是來尋阿孃說話的吧,快請進去吧。”

唐媽媽是唐家世僕,唐宓則是唐家唯一的繼承人,她們之間才是正兒八經的主僕關系。

唐媽媽對唐宓一向疼愛,見她這般上進好學,愈發覺得有唐家人的風範,果然不負唐家人高貴的血統。

至於唐宓體內流著的那一半王家人的血,卻被唐媽媽無視了。

目送唐宓離開,唐媽媽這才轉身進了正房。

“娘子,三槐堂那幫子人又跑到祖祠生事了!”

唐媽媽等唐元貞揮退了眾人,這才附到她耳邊,輕聲低語。

“這次他們又以什麼為藉口?”唐元貞嘴角噙著一抹嘲諷,毫不在意的問道。

三槐堂是蘭陵唐氏的一個旁支,其家主就是唐繡的祖父。與唐元貞這一支的關係已經很遠了,可以說是旁支的旁支。

奈何嫡支凋零,蘭陵的好幾支旁支便蹦躂起來。

其中以三槐堂這一家鬧騰的最厲害,幾乎每年都要去祖祠折騰一遭,且每年的理由都不一樣。

什麼嫡支已經死絕,合該旁系子弟承襲蘭陵唐氏啦。

什麼唐元貞是個出嫁女,不該霸佔唐家的祖產啦。

什麼唐宓過繼之事不作數,根本不能繼承唐家啦……

每年都來這麼一出,唐元貞聽得都有些麻木了。

唐媽媽偷眼看了唐元貞一記,表情很是糾結,猶豫再三,方道:“他們說、說娘子你、你根本不是唐元貞!”

唐元貞心裡咯噔一下,面兒上卻分毫不顯,挑起一邊的眉毛,涼涼的說:“我不是唐元貞?!”

唐媽媽咽了一口吐沫,點點頭,“是唐、唐繡。她跟族老們說,當年在塢堡,她親眼看著唐元貞被唐、唐太府掐死——”

唐元貞騰地站起來,叱道:“胡說八道!簡直是胡說八道!他們怎麼說我都無所謂,可我卻不能任由他們汙衊阿爹!”

唐媽媽嚇了一跳,她頭一次看到唐元貞如此生氣,趕忙道:“娘子,娘子您千萬別生氣。您是不是唐元貞,沒有人比老奴更清楚。您是老奴奶大的孩子,您是什麼脾性、有什麼習慣,旁人不瞭解,老奴心裡最明白。”

唐元貞氣得俏臉通紅,衝著唐媽媽擺擺手,“我不是氣這個,我是不是唐元貞,不需要外人來證明。我氣得是他們為了名利,竟是連廉恥都不要了。普通的田舍奴都知道,‘死者為大’,更不用說我阿爹堂堂唐氏家主、世人追崇的一代大儒,他們居然為了一己之私汙衊他老人家。就這樣的無恥之徒,他們還有臉自稱是唐家人?我呸,我都覺得丟人!”

唐媽媽愣住了,她沒想到唐元貞憤怒的原因竟是這個。

但很快,往昔的記憶在唐媽媽的腦海裡復甦:是了,她家娘子可是唐太府最心愛的女兒,幼時是唐太府手把手的給娘子啟蒙,對娘子比幾個郎君都好呢。

唐太府疼愛女兒,女兒自然對父親至純至孝。

而且據娘子說,當年塢堡兵亂的時候,唐太府在下令焚城之前,親自將她送到了唐家的密道,還將唐氏族譜、藏書、田契文書等重要財物悉數交給了娘子。

娘子這才在全家覆滅的情況下,不但安全脫身,還保住了唐家數百年的積累、傳承!

否則,以娘子不足八歲的稚齡,能否逃出火海都是個問題,更不用說保全什麼財產了。

如此一來,唐繡的說法就更不靠譜了。

唐太府雖是一介文人,但卻又是典型的士族子弟,上馬可殺敵、下馬筆如椽,他若是想殺一個女童,一柄長劍就足夠了,哪裡還需要活活掐死?

唐元貞還在氣憤:“阿爹是什麼人?教書育人的名儒大家,講究的是仁義為本,又豈會親自將女兒掐死?”

唐媽媽連連點頭,“是呀是呀,常言道‘虎毒不食子’,咱們家阿郎怎會做這種狠毒的事情?”

唐元貞氣咻咻的說:“您看,您都知道這個道理,可笑三槐堂的那些人居然還拿著這個當‘證據’。當年若非幾個兄長在跟亂兵的對戰中戰死,阿爹也不會下令焚城,跟亂兵同歸於盡。阿爹這般疼愛子女、重視家族傳承,又豈會做下那等滅人倫的事?”

唐媽媽聽唐元貞這麼一說,也不禁怒從中來,“不應該,他們真是太不應該了,連唐太府都要汙衊!”

“是可忍、孰不可忍,”唐元貞在屋子裡轉了一圈又一圈,最後一屁股坐在榻上,恨聲道:“過去看在同出一宗的份兒上,不計較他們的胡鬧。他們倒好,竟變本加厲。如此,就別怪我唐元貞不講情面了。”

唐媽媽附和,“沒錯,不能再縱容他們了。好好的祖祠,都被他們糟蹋成什麼樣了?”整日裡驚擾祖宗,這樣的人,居然還好意思以唐氏後人自居。

唐元貞眯著眼睛想了想,道:“我這就寫信給蘭陵郡守和折衝府都尉寫信,族中出了這等汙衊先人的敗類,我身為唐家唯一繼承人的母親,實在看不下去了,少不得要‘大義滅親’一回。”

原以為唐繡他們家只是想從嫡支弄些好處,現在看來,他們的野心大得很哩,竟是想否認唐元貞的“正宗”,直接攫取嫡支的全部財產,最終取代嫡支。

絕不能忍!

唐媽媽眼睛一亮,“對啊,蘭陵折衝府的都尉是將軍的舊部下,去年過年的時候,還給王家送了節禮,他定會幫忙的!”

唐元貞微微頷首,這就是她選擇王家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有時候,拳頭硬了才有話語權!

哪怕王鼐沒了兵權,但王家根基還在,在軍伍中的勢力不是一天兩天能消除的。而且現在王家的這些勢力,大部分都被王懷瑾繼承了,日後經營得當,定會是極大的助力!

……

王家的藏書閣,確切來說,是唐氏藏書閣位於朝暉院的東側,是一棟三層的木質結構建築。

第一層存放的是市面上常見的書籍,包括詩詞文章史書括地誌等種類,足足有三、四千冊。

第二層收藏的是一些世家藏書,多為譜系、史書、手札、遊記等手抄本,數量不多,也有數百本。

第三層則是世上罕見的孤本、珍本和古籍,乃唐氏數百年的收藏。

當然,這是對外的說辭,其實內裡夾雜了許多唐元貞的“私貨”。

唐家確實收藏了一些古籍,但數量遠沒有唐元貞拿出來的多。

原來,唐元貞的空間裡不止有農田、靈泉和山脈礦產,還有數以十萬計的珍本古籍,其中便有不少幾百年前就失傳的孤本。

當年唐元貞為了擴大唐氏藏書的盛名,從空間裡挑了一千冊放入唐氏藏書中。

果然,她出嫁時,那一車車的竹簡、帛書和卷軸,險些驚掉了京城大小世家的眼珠子。

王鼐和王鼎更是驚喜萬分,恨不能把那些藏書都供到王家宗祠裡。

要知道,這些雖是唐氏的嫁妝,但日後唐氏有了兒女,她定會將藏書傳給他們。而那些孩子姓王,姓王啊。

如此,這一千多冊價值連城的古籍珍品便都是王家的了,即使不能留下原本,手抄一份也是好的啊!

這也是唐元貞在王家擁有獨一無二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藏書閣雖然建在王家,卻不是隨意進入的,唯有唐元貞指定的人才能進入。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其中包括王鼐、趙氏、王鼎,王懷瑾以及唐元貞的幾個子女。

至於其它的王家人,對不起,需要跟唐元貞打申請,申請透過了還需要考核。

而十多年來,能透過唐元貞考核的王家人,寥寥無幾。

唐宓是最有資格進入藏書閣的人,而且可以任意出入第三層。

早在唐宓五歲的時候,她就讀完了一層和二層的書。

唐元貞和王懷瑾擔心孩子太小,貪多嚼不爛,硬是攔著沒讓她上第三層。

直到去年,趙氏幫忙說了不少好話,唐宓又各種保證,唐元貞才松了口。

有了授權,唐宓便像脫韁的野馬,一頭扎進藏書閣,整日不肯下來。

唐元貞那叫一個悔啊,她就知道女兒會為了看書而不顧其他,偏偏她已經親口答應了,不好再反悔。

想了許久,唐元貞才想出用吃食勾搭女兒的辦法。

效果還可以,至少一天十二個時辰,扣掉吃飯睡覺的五個時辰,唐宓研究美食兩三個時辰,只剩下了四五個時辰讀書,這已經比之前每天要看六七個時辰的書好太多了。

跟門口看守的幾個婆子打了招呼,唐宓直奔三樓。

寬闊的房間裡,擺著十幾排書架,每個書架五層,每層都堆放著滿滿的書籍。

唐宓來到編號“廿一”的書架前,將第三層的十幾卷竹簡全都抱了下來。

阿蘇剛剛將要換的書登記造冊,眼見唐宓抱著一堆重重的竹簡,她趕緊走過來,接過竹簡:“小三娘,放到哪兒?”

唐宓掃了眼四周,指了指南側靠窗的位置,“放那兒吧!”

阿蘇將竹簡放到窗下的空地上,搬來一張小几,又拿來一個蒲團。

唐宓盤膝坐在蒲團上,展開竹簡,開始看起書來。

阿蘇安靜的跪坐在一旁,隨時幫唐宓翻書或是搬書。

太陽已經西墜,橘紅的陽光斜斜的投射進來,將滿室都映得明亮。

屋子裡很安靜,唯有輕微的呼吸聲。

唐宓沉醉於美妙的文字當中,全然忘了時間的流淌。

啪~~

一個紙團從窗外丟了進來,驚醒了入神的主僕兩個。

唐宓抬起頭,揉了揉酸脹的頸部,目光落在了那個紙團上。

如花般嬌嫩的粉唇彎出微笑的弧度,唐宓淡淡的說:“二九兄,怎麼又爬牆了?”

聲音方落,一個絳紫色的身影從視窗翻了進來。

阿蘇見怪不怪的直起身子,給來人見禮:“見過十八郎!”

李壽隨意的擺擺手,彎腰湊到案几上看了看,“咦?這就是傳說當中的《樂經》?真的被唐氏所收藏?”

唐宓飛快的捲起竹簡,一副敝帚自珍的土財主模樣,“是啊,這就是傳說中毀於焚書坑儒的《樂經》。不過唐氏有祖訓,此書不可外傳。”

李壽撇撇嘴,“小氣!”

嘴上這麼說,他卻沒有偷看的意思。其實,自從兩年前他跟著唐宓摸到藏書閣開始,他明知道藏書閣裡奇書珍本不少,卻從未偷看過一眼。

“聽說了沒有,你家阿祖已經回來了!”

李壽一屁股坐在了地板上,頂著一張眉眼如畫、清新脫俗的美少年面孔,卻說著婦孺才會關注的八卦,“我可聽說了,這次你家阿祖可是‘有備而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