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不負嬌寵最新章節列表 > 第070章 柳妹妹一進安國府(二更求月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70章 柳妹妹一進安國府(二更求月票)

信是隨柳家送給王懷淑的賀禮一起送來的。

這沒什麼,柳家是王家的姻親,平時就有信件往來。

可問題是,這封信不是王懷媛寫的,也不是她的女兒柳佩玉寫的,而是出自庶女柳佩玖之手。

更令人驚奇的是,柳佩玖今年才五歲!

難道這又是一神童?

望著信紙上十分稚嫩的筆跡,唐元貞不知該如何評價,只能用怪異來形容。

最怪異的是,柳佩玖居然瞞著王懷媛,直接給京城的趙氏寫信,信的內容還這般驚悚。

什麼王懷媛前年夭折的兒子是被人害的;

什麼王懷媛身子骨不好是被人下了藥;

什麼柳佩玉也跟著受了連累,小小年紀便整日與藥為伍……

許多胡言亂語,唐元貞看著都覺得好笑。

她真想撬開柳佩玖的小腦瓜看看,這孩子腦子裡到底裝了些什麼?

柳佩玖當趙氏是死人嗎?

王懷媛出嫁,趙氏會一點兒準備都沒有?

唐元貞是在王懷媛出嫁後才嫁入王家的,但也隱約探聽到,當時趙氏雖在京城,可還是給女兒選了極穩妥的陪房。

另外,陪王懷媛嫁過去的奶孃、丫鬟和管事娘子,也是趙氏精挑細選的。

真當王懷媛是無人管的小可憐嗎?

如果真是這樣,王懷媛怎麼可能在柳家站穩腳跟?

還下毒、下藥,皇家都不敢這麼弄,小小一個柳家,難道比皇宮還要複雜、黑暗?

“信裡還說呢,讓我最好把大娘母女接回京城,或者派個德藝雙磬的大夫過去,否則,我就可能見不到大娘了。”

趙氏好笑的搖了搖頭,不過,她倒沒有責怪柳佩玖。

因為趙氏在信的字裡行間明顯感覺到柳佩玖是真的在乎大娘母女,是真的關心她們的安危。

行事略有不妥就不妥吧,至少本意是好的。

唐元貞也覺得好笑,她又仔細將信看了一遍,然後正色道:“阿家,雖然滿篇都是孩子話,但有一句話卻說得極為在理,咱們確實該把阿姊她們接回來了。”

趙氏微怔。

唐元貞迎著她的目光,繼續道:“阿姊出嫁十多年了,從未於歸,過去離得遠沒法子,現在柳家闔家都在豫中,距離京城只有數百裡,官道暢通,來回很是方便。”

趙氏與唐元貞對視片刻,笑了,“就知道你心疼大娘,罷,我也不是大娘的後母,你個做弟妹的都表態了,難道我還要攔著不成?”

唐元貞忙笑著說,“阿家又說笑了,您若是後母,世間就再無親孃了。”

當初趙氏和聖人在京中為質,多麼艱難的環境,卻還想方設法的給千里之外的女兒選擇可靠的僕役、積攢嫁妝,趙氏對王懷媛絕對是一片慈母之心啊。

說完了信的事情,唐元貞又回稟了白天的差事。

“那幾家親戚拖家帶口的,不好住在客舍,我便將他們安置在了後巷。幾位族老和耆老則在前庭的客舍。”

趙氏點頭,不甚關心的說:“一切就按你的意思安排。他們,呵呵,可不是來做客的。”

既然說到了這裡,趙氏就忍不住提醒唐元貞:“派人多留意一下,他們約莫是衝著爵位來的。”

唐元貞正好不知該如何詢問萬氏的事,聽趙氏主動提起,便試探的說:“阿家,阿婆的病,似乎——”有問題啊。

“裝的!”趙氏滿臉嘲諷,“三年不見,福壽堂那位居然也學會了裝病。只是道行太淺,也就騙騙王鼐、王鼎一對傻子。”

唐元貞又問:“好好的,阿婆為何裝病?莫非也跟爵位有關?”

唐元貞倒不是多在意安國公的爵位,她是不想任由萬氏、王鼐胡鬧:喔,你們想過繼就過繼,想換人就換人,你們當自己是皇帝老子嘛?

就算是皇帝,也有被大臣“勸諫”的時候呢。

唐元貞不在乎爵位,她只在乎王懷瑾。

可以想象,一旦萬氏正的鬧起來,受傷害的極有可能是王懷瑾。

畢竟王懷瑾也是萬氏的親孫子,卻被如此偏心的對待,王懷瑾如何不傷心?

趙氏見唐元貞眼底閃過激憤,很是理解她的感受,拍了拍她的手背,“放心吧,一切有我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王家有她趙氏,就絕不會讓萬氏隨意蹦躂。

……

次日,福壽堂裡一片慌亂。

“太夫人發熱了!”

“來人吶,快去請將軍和夫人。”

“快、快~~”

王鼐難得沒有喝酒,接到下人的回稟後,第一時間便趕到了福壽堂。

王鼎第二趕到,李氏緊跟在他後面。

隨後,趙氏、王懷瑾夫婦、王懷恩夫婦,以及幾個孫輩兒也都悉數到場。

烏鴉鴉一群人,將整個寢室擠得滿滿當當。

王鼐、王鼎兄弟兩個跪在榻前的腳踏上,一人拉住萬氏的一隻手。

萬氏躺在床上,一句話也不說,只吧嗒吧嗒的流眼淚。

故意熬了一宿,萬氏的臉色終於不再是紅光滿面,而是帶了些疲倦和虛弱。

“狗兒,二牛,你們以後要好好的。”萬氏哽咽的說。

見慣了母親張牙舞爪、滿地打滾的強悍模樣,兄弟兩個第一次看到老人家如此病弱的模樣,心就跟刀絞一般,眼淚嘩嘩的往下流。

“阿孃,阿孃,您別說這些不吉利的話。您的身子骨好著呢,定能長命百歲。”

王鼐老淚縱橫,不禁想起了小時候寡母一個人養大他們兄弟的艱辛。

王鼎跟著哭:“是啊,阿孃,您不過是旅途勞頓,累到了,看了太醫,吃了藥,定會沒事的。”

“狗兒,二牛,阿孃的身子阿孃自己知道。”

萬氏滿臉橫肉的臉上難得擠出慈愛的表情,柔聲說:“你們當阿孃這次火急火燎的進京是為了什麼?還不是怕見不到你們——”

“阿孃~~”

兄弟兩個不想聽母親說“將死”的話,趕忙出聲打斷。

“好、好,我不說這些了,”

萬氏拉著兩個兒子的大手,眼眸中閃現追憶的光,“想當年,你們阿爹去的早,族裡幾個黑心肝的還想奪咱們家的房子和田,阿孃被逼得沒辦法,咬牙拿著菜刀跟他們拼命,這才保下了那點子薄產。”

妙儀跟她說過,在兒子面前撒潑可以,但必須讓他們知道,自己親孃不是天生的潑婦,而是為了他們硬生生被逼成了潑婦。

唯有這樣,兒子們才會更心疼。

果然,聽萬氏這麼一說,王鼐和王鼎腦子裡的記憶開始被修整。

彷彿在他們親爹還在的時候,他們家阿孃也是個溫柔、賢惠的女子,奈何生活艱難、族人逼迫,這才一步步成了眾人嫌惡的刁婦、潑婦。

“那個時候日子過得苦啊,常年吃不到一頓飽飯,”萬氏繼續回憶當年,“幸好我有兩個孝順的兒子,哪怕在外面掏個鳥蛋,也知道捧回來讓阿孃吃。”

王鼐跟著回憶,“阿孃沒吃,說不喜歡,嗚嗚,阿孃哪裡是不喜歡啊,分明就是想省下來給我們吃。”

王鼎年紀略小些,記憶已經模糊,但聽母親和兄長說得真切,也不由得信了。

萬氏還在說:“好容易等你大些了,能下地幹活,還娶了娘子有了孩子,阿孃以為自己能歇歇了,偏又趕上了戰亂。哎喲喲,當年你們跟著先帝走了,家裡只剩下一屋子的老弱婦孺,官兵、亂兵、匪盜是一波一波的來啊,我帶著孩子們整天往山裡跑。”

王鼐沒親生經歷過這些,不過後來聽王懷恩訴過苦。

說家裡沒了頂門戶的男人,經常被人欺負。

還是王鼐當了校尉,手底下有了兵之後,王家的生活才漸漸變好。

今天聽阿孃這麼一說,當年哪裡是“受欺負”這麼簡單啊,分明就是死裡逃生。

想想也是,鄭家起兵,對外號稱是“義軍”,可事實上卻是朝廷眼中的反賊。

慢說朝廷容不下,就是其他的義軍也不會放過。

他們這些當兵的走了,留下的婦孺可不就任由宰割?

幸好他阿孃機警,在亂世之中保全了一家老小。

李氏在後面聽得嘴角直抽抽。

什麼時候婆婆這麼厲害了?還帶著一家人躲避亂兵?

哼,那時候數她最沒用,村子裡來了兵,只知道哭天搶地,還是趙氏留下的幾個婆子能幹,拖著老的、抱著小的,讓一家人躲進了山裡。

“阿孃,阿孃,您受苦了,都是兒子們沒用。”

王鼐和王鼎不知內情,被親孃感動得一塌糊塗,臉貼著萬氏的手,嗷嗷的痛哭起來。

萬氏還是端著慈愛的表情,欣慰的說道:“誰說你們沒用?我家狗兒可是堂堂驃騎將軍、一等安國公,二牛也不賴,聽說今年入了右威衛?京畿駐防,多大的責任哪。”

王鼐兄弟還在痛苦。

萬氏抽出手,一手撫在一個兒子的頭上,輕輕的摩挲著,“兒啊,你們好,阿孃就好。以後阿孃若是不在了,你們兄弟也不能生分了,要相互扶持。”

“阿孃~~”

“您別這麼說,您一定會沒事的。”

王鼐、王鼎又是感動又是恐懼,嗚嗚,哪怕他們做了祖父,也不想沒了親孃啊。

“太醫,太醫呢?”王鼐騰地站起來,紅著眼睛問小丫鬟。

小丫鬟被嚇得瑟瑟發抖,顫聲道:“已、已經去請了!”

趙氏看戲看得差不多了,走到近前,“郎君別急,我已經命人請了太醫院醫術最好的兩位太醫,他們應該快到了。”

王鼐看著趙氏,佈滿紅絲的雙眼中閃過一抹狠戾。

他想起來了,昨天阿孃就不舒服,是這個女人非說阿孃無礙,還故意打了阿孃的人。

而他王鼐更沒用,居然怕了這個女人,還幫著她一起氣阿孃。

“你給我出去,阿孃的事,不用你操心!”

被萬氏追憶了一番往昔,王鼐的血性似乎回來了,竟敢指著趙氏的鼻子讓她“滾”。

趙氏挑了挑眉毛,沒有生氣,靜靜的看著王鼐。

王鼐被她看得心裡發毛,就在他快要撐不住的時候,趙氏竟轉身走了。

呃,這算不算他贏了?!

趙氏真的不再管福壽堂的事,任由王家兄弟上躥下跳的胡鬧。

先是請太醫,太醫來了,看不出病因,兩人便跳腳罵“庸醫”。

接著輪番將太醫院的太醫請了一個遍,萬氏還是虛弱的躺在床上不能動彈。

王鼐兄弟倆無法,只得在京裡遍訪名醫。

折騰了好幾天,大夫一個一個的被請進王家,又一個一個的被罵走,萬氏依然病著。

最後沒有辦法了,也不知誰在王鼐耳朵邊說了一句,“太夫人這般,不會是被什麼給妨克了吧?”

王鼐眼睛一亮,醫術不行,還有神佛啊。

正好阿孃身邊便有個道法精湛的女冠,王鼐也就沒有去外頭找人,直接請妙儀幫忙算上一算。

焚香,擲龜甲,掐指算八字……妙儀做足的樣子,而後對王鼐兄弟說:“太夫人上了年紀,需要八字相合的人近前伺候。”

王鼐趕緊奉上家中子孫的生辰八字。

妙儀算了一圈,方指著其中一個八字道:“這個跟太夫人的最相合,只要他跟在太夫人身前伺候,太夫人不但病症全消,還能延年益壽。”

王鼐、王鼎齊齊看向那八字,嘿,不是旁人,正是王懷恩的。

“既是這樣,那就讓大郎搬到福壽堂西側的摘星院去住吧,那裡離阿孃最近。”

王鼐覷了眼王鼎,試探的說道。

王鼎沒多想,只回憶了下摘星院的位置:唔,摘星院是王家僅次於朝暉院的院落,位置恰好在寸心堂和福壽堂之間,也位於中軸線。

從距離上看的話,摘星院確實與福壽堂最近。

他點了點頭,“好,就按大哥說的辦!”

兩位郎君發了話,王懷恩一家火速搬到了摘星院。

趙氏聽聞此事,沒說什麼,她正忙著給即將抵京的女兒、外孫女準備院落,根本沒工夫管那些小丑胡鬧。

……

據京城還有四百多裡的官道上,幾輛半舊不新的馬車緩緩行駛著。

馬車前後、左後都有精壯的護衛隨行,顯是個富貴人家。

第二輛馬車上,不算大的車廂裡坐著兩個五六歲的女童,她們相對而坐,中間擺著小桌,小桌上是一副圍棋盤。

略大些的持白子,略小的些拿黑子,姐妹兩個你一下我一下的玩得正起勁兒。

“阿姊,京城是什麼樣的啊?”

柳佩玖下了一子,趁柳佩玉思考的當兒,好奇的問道:“外祖母是不是很厲害?”

柳佩玉面帶病容,輕咳了一聲,道:“我也沒去過京城,如何知道?不過阿孃說了,阿婆最是個和藹可親的人,而且最喜歡小娘子了。”

柳佩玖暗自撇撇嘴,一個能讓皇帝尊為“吾家老人”的婦人,又豈是個簡單的?

還有那封信,趙氏應該不會多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