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穿成七零大院壞媳婦兒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1章 太陽能發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41章 太陽能發電

到了跟前,江拾月發現斷牆比自己預估的更大更重。

“這麼重的牆,加上我也抬不起來。”江拾月開口,扔掉了自己拿來想充當撬棍的木頭。

喊江拾月那人沒反駁,只略有一些失望。

這女同志長得白白淨淨,一看就不是幹活的料。

恐怕站在這裡都礙事,剛想開口讓江拾月離開,聽見她開口。

“不過,我有個辦法。”

大家齊刷刷地看向江拾月。

“很簡單,首先我們需要一些足夠結實的繩子或者鐵鎖鏈再找一個能承受這堵牆兩倍重量的高處……”江拾月簡單的介紹了下槓杆原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些拼命救人的大多都是本地的普通老百姓,沒什麼文化,更沒受過什麼專業訓練,對江拾月的話半信半疑。

“咱們這麼多人都抬不起來,弄幾根繩子繞個遠就能起來?”有人不信。

“這位同志,謝謝你的建議,平時沒事可以試試,但人命關天沒時間浪費,還是回去再喊點人吧!”

“哪還有閒人?要不咱們試試她的意見吧?”

“……”

經過簡單的討論,大家最終決定死馬當活馬醫,試試江拾月的提出的辦法。

還好災區不缺麻繩。

大家找了幾根手腕粗的麻繩捆在塌牆上方的位置,從旁邊沒有坍塌的牆上扯過去,以這堵牆為支點。

救援的人分成了兩組。

一組站在堅固的高牆後負責拉繩子。

另外一組留在原地,以防江拾月的主意不靠譜給傷員造成二次坍塌。

江拾月負責站在一旁協調兩個組;喊口號。

“一……二……三……起!”

麻繩在眾人的拉動下迅速繃緊。

終於,塌牆動了,像慢慢張開的蚌殼。

留在原地的人驚喜歡呼:“動了!動了!再往上拉!”

有幾個人按捺不住跑到牆後去幫忙。

醫護人員一看縫隙足夠拖出傷員,立馬上前。

其中一個醫生模樣的人檢查了下患者,道:“快,送去清創,看看腿還能不能保住。”

醫生臨走看了江拾月一眼,目露讚賞,“同志,如果他的腿能保住,你是最大功臣,為他爭取了時間。”

江拾月:“……”

剛才拉牆的幾個人圍過來,看江拾月的眼神,從嫌棄換成了崇拜。

“小同志,你真厲害!之前咱們這麼多人都抬不動牆,多加了兩根繩子竟然就可以。”

“同志,你是讀書人吧?還是有文化好。以後也送我娃去讀書。”

“……”

江拾月在一片誇獎聲中走了神。

醫生不應該也是有文化的人?為什麼他也像第一次聽見槓杆原理。

後來休息時,江拾月在陳山河這裡找到了答案。

陳山河說不是所有的醫生都是科班就業,很多是祖傳,也有些是自學成材。

救災期間,能用上的人力都用上了,是不是有醫生執照不那麼重要。

能救人就行。

不過這是後來的事,眼下的江拾月因為用槓杆原理幫了人,重試自己不是廢人的信心,四處去幫忙。

江拾月幫了幾次小忙,有些算雪中送炭的行為有些不說畫蛇添足但多少有點雞肋。

總結出經驗的江拾月決定揚長避短,不在體力活上浪費時間轉而去做自己擅長的事。

災區斷電,白天還好,晚上救援是最大的難題。

鋁皮手電也是要有電池才能照明。

物資這麼緊缺,電池暫時也還不能無限量供應。

事實上整個災區,在黃金七十二小時內什麼都缺。

往往等最佳救援時機到尾聲或者過去,各種衣食住行用的物品才能送達。

江拾月借了輛腳踏車騎到火車坍塌的地方,從歪倒的車廂裡翻出來路徵給自己找的兩麻袋材料綁在腳踏車後座上再騎回災區。

她把材料倒在帳篷裡,這是飛行員臨時休息的帳篷,他們都外出救援,此刻只剩江拾月和陽陽母子顯得帳篷裡空間很大。

江拾月根據記憶嘗試組裝太陽能板和LED燈泡。

先做的是LED燈泡。

LED燈比鎢絲燈亮很多,在戶外更合適。

LED燈的核心原材料是發光二極體。基本結構就是一塊通電發光的半導體材料晶片。

用磷、氮等化合物製成發光二極體,然後把做好的晶片用膠固定在燈盤上。然後連線晶片和電路板,再用環氧樹脂密封後,把外殼安裝上。

LED的抗震性比鎢絲燈泡好太多,用在救援上挺合適。

只是做LED燈珠要求無塵環境,江拾月這裡顯然達不到要求。

連臨時手術的帳篷都不敢保證無塵無菌。

能用一會兒算一會兒。

江拾月又開始組裝太陽能板。

一直在翻中藥書的陽陽在江拾月拖著麻袋進帳篷時難得分心看她。

後來見江拾月搗鼓的東西奇奇怪怪,便放下手中的書圍了過來。

江拾月一向信奉實踐教學,一邊動手,一邊給陽陽講LED燈和太陽能發電的原理。

講完還把工具遞給陽陽,讓他試,“來,你要不要做一個?”

陽陽沒接,抬頭看江拾月。

江拾月眼神鼓勵,唇角帶笑,“做錯也沒關係的。當然,我們家陽陽這麼厲害,看一遍就會,肯定能做得很好!”

陽陽這才從江拾月手裡接過材料動手嘗試。

很快,江拾月一臉複雜。

她上輩子在專業人士的帶領下,正兒八經練過幾次才學會做這些。

現在,陽陽,一個三歲的孩子,只看過她組裝了一遍聽她講了一遍,很快就做出了一個漂亮的LED燈珠。

比她做的還好。

江拾月驕傲的同時,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都說眾生平等。

然而初始值就分配不均。

母子倆很快裝好一個太陽能板一個風力發電用的小風機還有一個LED燈。

但,江拾月遇到了新的麻煩。

不管是太陽能電池板還是風車存在的意義是把收集到的太陽能和風能轉化成電能。

這個過程中還要用到能儲存電的蓄電池。

江拾月正抓耳撓腮,陳山河掀開門簾進來。

他看著滿滿一帳篷亂七八糟錯愕地揚眉,再低頭就看見亂七八糟中間還蹲著一對大眼對小眼的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