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穿成七零大院壞媳婦兒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6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06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

徐麗沒空手但拿得不是地方特產,她端著一盆花。

“月月嫂子,你跟陳隊剛搬進家屬院,又都這麼忙,應該沒時間弄綠植。我們家那裡沒什麼特產,我就送你一抹春意吧!”

江拾月第一反應是會有地方沒特產?

心裡嘀咕面上不顯,連連道謝。

“謝謝嫂子們!”江拾月笑,“大家都在忙年,這麼忙還讓嫂子們來看我,太不好意思了。”

王燕搖頭,笑吟吟道:“月月嫂子你太客氣了!咱們都在這個院裡,家裡男人彼此是戰友,咱們自然也是姐妹。”

江拾月知道這話不算客套但她也不會真得當真。

大院是個特殊的地方,男人之間彼此確實可以以命換命。但女人就不一定了。

江拾月之前簡短家屬院生活的感悟就是,感覺嫂子們有點像妯娌。

多數都是表面親,背後其實不那麼親。

當然,天長日久的相處,有些嫂子是真親,就是從妯娌處成閨蜜。

大部分嫂子單獨拿出來都是好姑娘,往往性格比較好,比較獨立,畢竟也不是誰都願意過偽單親的日子並且一直堅持下去。

但,這也不代表大家能好好相處,畢竟性格好不代表三觀相投。

所以很多嫂子在家屬院會因為男人之間關係好,經常見面吃飯相處,但像王燕說的當姐妹,就有點難。

像江拾月在修理營大院,經營了半年,王紅、王瑩瑩、豆豆媽、大壯媽等都跟她算是朋友,喜歡跟著她賺錢。但,就像同事一樣,差不多算點頭之交吧。

三個女人一臺戲,不管心裡怎麼想,面上是和和氣氣的。

但是嫂子們長時間在大院生活,生活過於簡單,彼此之間其實沒什麼新鮮事要說。

王燕便把話題帶到了男人身上,“月月嫂子,我看你臉色不太好,是擔心陳隊嗎?”

江拾月不好意思說是想陳山河想的失眠了,便點點頭,“嗯,他以前在修理營,跟修理廠的工人似的,按點上下班。頭一次……不太習慣。”

“我剛開始和你一樣,現在都習慣啦!”鍾文文安撫地拍了拍江拾月的肩,“他們就算不出去不飛行也不一定回家的。像我們家劉楊明明這兩天不需要飛,也沒出任務,但是昨天也沒回來。”

“咦?這麼巧?”王燕有些納悶,“我們家老張昨天也沒回來。”

“啊?”鍾文文似乎也有些意外,“他不是也沒飛行任務?”

王燕點頭,“所以有點奇怪。可能忙著準備過年期間的戰備工作吧!”

戰備,江拾月還是知道的。

每逢過年過節,戰士們也需要放鬆。尤其是很多官兵都選擇在春節期間休假回家,就導致在崗的人比平時少很多。

總而言之就算是戰鬥力略薄弱。

和平時期看不出什麼,在戰爭年代這種情況勢必要打仗的。

所以每到節假日,各個大院都會準備備戰,提前會安排演練,以防突發情況。

嫂子們都住在大院裡,經常能看見這些,所以對她們來說這個算不上秘密。

江拾月知道,但是也插不上什麼話。陳山河並不在大院。於是安靜地聽著她們三個聊天,時不時給她們添點茶水。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說起來,還是麗麗嫂子最讓人羨慕。不用提心吊膽,天天按點上下班。”鍾文文扭頭瞥徐麗,眼裡是明顯的酸意。

徐麗輕笑,“羨慕什麼?昨天我們老宋也沒回來的。戰備期間他們也不閒著。平時倒是閒著,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我們老宋一年的津貼也沒有你們家幾位隊長一個月的津貼高。”

這句話成功打消了兩位嫂子的檸檬。

江拾月也多看了徐麗一眼,是個八面玲瓏的人呢!

錢,無論在什麼時代都是個比較有討論熱度的話題。

兩位嫂子很快就錢的事展開了討論,確切地說是哭窮。

果然,不管什麼年代什麼收入的人都不會嫌自己賺得錢多。

“說起來,我還是更羨慕拾月嫂子。”徐麗目光移向江拾月,“她才是咱們當代女性的楷模,要學業有學業要事業有事業。還漂亮,兒子聰明,丈夫又俊又有才。”

“對!拾月嫂子確實厲害!”

“不愧是最美軍嫂,以前剛聽說的時候我還不太服氣,現在只剩羨慕了!”

“……”

江拾月自然得謙虛客套,像徐麗一樣,找著嫂子們的優點一頓輸出,同時不動聲色地打量徐麗。

這位嫂子,似乎對自己過於感興趣了點兒!

***

大院的年味跟其他地方比稍微差了點兒。

像在療養院的吳秀娥早早就開始忙年,又是蒸饅頭蒸年糕,又是炸魚炸雞。

而大院直到除夕才感受到年味。

部隊特別講究效率。

村裡的老百姓貼春聯就是一件大事,往往大人孩子一起出動。

很早開始,就準備好對聯紙排隊請村裡寫字比較好看的人給寫對聯。

寫好晾乾後,等到大年三十再全家出動一起貼對聯。

大人忙著和麵糊或者漿糊,大點的孩子負責用縫紉線把對聯裁開,小點的孩子負責收好裁好的對聯,等大人貼的時候遞過去。

家裡有多少個門窗就貼多少副對聯,連草棚都要貼。

小孩子們不能貼對聯,就拿著寫好的迷你福字貼到家裡的傢俱上,比如桌腿、甕什麼的。

部隊也要貼對聯,流程跟老百姓差不多,但是是高效率的流水作業。

有文化的負責寫對聯,寫好就會被拿走,路上晾乾,到了目的地直接上牆。

多個部門同時行動。

在農村幹半天的活這裡一個小時結束,還附帶掛上大紅的燈籠。

過年的氛圍瞬間拉滿。

家屬院的小孩子們興奮地在樓下打鬧,時不時夾雜著嫂子們的警告聲。

對比起來,江拾月母子有點過於冷清。

江拾月聽著外面的熱鬧聲,在房間裡掃了一圈,扭頭問抱著書看的陽陽,“陽陽,明天就是除夕了。”

陽陽扭頭看江拾月,沒說話,但是臉上的表情比平時明顯點兒,意思是:所以呢?

江拾月:“……”

她剛想開口給陽陽普及春節的事,房門再度被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