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蕩宋最新章節列表 > 捲土重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捲土重來

儂智高擊敗吳信的訊息傳回廣南,梁川第一個感到震驚。

據說那一夜廣源家家戶戶張燈結綵,大量的財物與糧食送回到定居在廣源的所有人家中。

儂人同樣為自己民族的英雄感到驕傲,雖然大部分的人都隨著梁川跑到田州藏了起來,但是不影響他們對儂智高的成績感到不可思議。

所有人都以為,這一次儂智高會為他的狂妄付出代價,但是沒人想得到,他竟然一路帶著一幫漢家人,又聯合各嵠峒的土司與首領,把地盤擴大到了廣州城下!

這可真的是大大的解氣,被宋人與南越人壓了這麼多年,他們第一氣先打南越,又打宋人,打得他們一點脾氣也沒有!

雖然梁川知道儂智高會取得一點戰果,但是他真的沒想到,儂智高這小子這麼敢搞,一直把戰線推到了廣州城下!

如果攻下了廣州城,那就有了一座超級大港口,可是比幾座金礦都要值錢,廣源軍的聲勢將會更加強大。

但‎​​‎​‏‎‏​‎‏​‏‏‏是宋人的防守也不是吹出來的,他們死守住廣州城,一直頂了五十幾日,沒等來援軍,廣源軍自己先撤退了。

長距離作戰,如果可以速戰速決,那最好不過。儂智高也怕被人斷了後路,如果這時端州梧州失守,他們就成了甕中之鱉,被滅是遲早的事。

懂得進退,這就難能可貴了!有時候在合適的時機退卻,反而可以為下一次的進攻做更好的準備!

廣南人一直號稱狼兵,戰力天下第一,雖然不單單僅指這裡的各個少數民族,漢族裡的客家人同樣學到了他們身上剽悍的作風。

梁川從很多人嘴裡聽說了儂智高的事,也替儂智高感到可惜。

這小子還是心智不夠堅定,犯了造反者的通病,流寇思想在作祟!

要是他早點對廣州城動手,採取一點計謀的話,要打下這座城市,也不是不可能!

廣州城打下來,就可以取代邕州,成為他們的大本營,一南一北與汴京割據,周圍的幾個州路,肯定只能投降。

南方的交通太不便利,從福建州開始到廣南西路,上面的兩湖諸路,全部只能看南方的廣州臉色,汴京的兵還沒到,嶺南的兵可能已經從小路抄了他們的後路。

所以,儂智高碰到高士堯有一些人也說這是天意!

高士堯高士堯,高死藥!這個高士堯就是老天爺派下來治儂智高的剋星!

這種說法雖然非常無稽,但是對普通老百姓來說非常有說服力!他們痴信這種說法,還主動給這個說法加上神秘的色彩!

這個民間的迷信說法有沒有傳到儂智高的耳朵裡不得而知,但是很多人都覺得,儂智高並不怎麼想打仗。

想打仗的人,怎麼可能會退兵,又縮回到了邕州來!

廣南東西兩路打下的那麼大一片土地都不要了?

他們漢家人可是眼巴巴地望著,就指望分一點土地給他們。儂智高這時哪敢分兵讓他們去守這些打下

來的土地,守不住不說,萬一他們自己鬧獨立,削弱的一樣還是自己的實力!

按理說,大宋也應該派人來和談了。。

現在的廣源,實力如日中天,趙禎不會還想跟他們死磕到底吧?

這可是吃力不討好的事,他自己要的也不多,難道朝廷寧願花萬千國帑,也不願意給他一官半職?

這就是儂智高不懂政治的表現了!

對於統治者來說,任何事情都可以談判,包括領土的事,割讓便割讓了,還能彰顯天朝大度。但是有一樣東西是不能談的,那就是皇位,你儂智高敢自立為帝,那就觸到了天子的逆鱗,要是不把你小子給鏟了,那以後別人有樣學樣,誰都當兩天皇帝玩玩,然後還能被朝廷招安封個官當當,什麼綱常不是全部亂了套了?

北宋末年的梁山起義,朝廷為什麼招安宋江一行人,對於方臘團伙趕盡殺絕,道理是一樣的。

有些事不能做,做了就沒有回頭路。

儂‎​​‎​‏‎‏​‎‏​‏‏‏智高如果單純的打家劫舍,做一個地方強匪,那朝廷都不會正眼看他,心情好的時候說不定真的就把他納入到體制內,把他的土司身份轉正!

現在他自己過了一把皇帝癮,把自己的路堵得死死的!

桂州,南軍營中。

吳信與諸將商議之後,決定把南方的戰況如實向汴京方面彙報,他們也清楚,哪怕他們不說,軍中隨軍的監軍也會把情況一五一十地向汴京方面去說,與其自己瞞下來,不如他們直接把事給挑明了!

幾個人大老粗文化水平都不高,寫個戰場報告都寫不來,最後竟然還是狄青完成了這個任務。

狄青分別從敵我的軍力對比,還有兵種特點,以及廣源軍的戰術幾個方面分析了這一場南征失利的原因。他對於問題的思考也是源自於梁川對他們的影響。

當年在西北軍中之時,大小每一場仗,梁川都會把軍中的大小頭領召集到一起,每個人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看法!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種作法雖然很普通,但是卻能讓戰場可能出現的意外為眾人知曉,如果判斷準確的話,那就能避免許多的危險。

梁川的思維方式直接就影響了狄青。每一個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他與他自己的手下,經常就會坐下來談論戰場上的變化與可能性。

那些衝鋒在一線的人,對於戰場的瞭解,是這些騎著高頭大馬坐鎮中軍的人所沒辦法相比的。

狄青的出發點,不是一個將領,而是從普通士兵的角度去看待這場戰爭,把戰場上的情況寫了出來,不是一份請罪認罰書,而是實打實的戰場上情況說明!

戰敗的文書,用最快的驛馬百里加急直送京師。

等來的是如何嚴厲的處罰,誰心裡都沒有數。

在宋朝的體制下,對武將都是相當嚴苛,誰也不抱幻想,只求朝廷看在他們的苦勞上,能夠從輕發落。

汴京方面,朝堂上的人,包括舉薦吳信的趙惟憲,誰都沒想到這

場戰爭,一開局竟然是以宋朝落敗。

如果說對付党項人與契丹人,步兵也沒有優勢,那也就算了,但是這一次的對手是什麼人,這幫人與大宋禁軍一樣,全都是兩腿作戰的普通人,裝備什麼的各方面都不如大宋禁軍,對付這麼一幫人還吃了敗仗,簡直天理難容!

許多文官甚至直接叫囂著,讓他們去打仗或許都能打贏!

站著說話的人一向不嫌腰疼,他們更不嫌事大,巴不得把事情搞大一點,朝廷受了這麼大的屈辱,他們要是不彈劾幾個相公下馬,他們都對不起吃的皇糧!

就在他們磨刀霍霍的時候,吳信請狄青代筆的那封戰報送到了西府。

自夏竦趙惟憲以下,朝廷一眾大佬全部坐到了一起,在這裡沒有那些言官清流的嘴碎,還算比較務實,就事論事!

現在的樞密使一職原來是夏竦擔任,後來夏竦升了平章,這一職務一直沒有合適的人選,只遞補了兩位副使,還是他在西軍的左‎​​‎​‏‎‏​‎‏​‏‏‏右手,范仲淹與韓琦。

樞密使代表著軍權,是大大的實權,要是換成旁人的話,雖然讓夏竦當了平章宰相,但是等於是變相地架空了他的權力,屬於明升暗降。

現在夏竦是趙禎最得力的人,他怎麼可能讓夏竦心寒,所以西府一哥的位置,一直給他留著,說是三司西府與三衙平分了平章的權力,可是現在看看,還不是一樣大相公說了算,其他人還得乖乖地在下面聽安排!

西軍一幫人同樣很生氣,就連趙惟憲都覺得不可思議,怎麼可能會打不過儂智高?

儂智高前兩次的造反他們也知道,那就跟山裡猴子打仗一樣,朝廷甚至沒有出兵事情就平定了,怎麼這一次,朝廷派出了最最精銳的禁軍,倒是吃了個大敗仗!

趙惟憲一度以為,自己又叫了一個像曹千松那樣的廢物,銀樣臘槍頭的樣子貨,把自己的人情與名聲都給壞了,事情又辦不成。

送上來的戰況書,不用看裡面肯定是為自己洗白開脫的說辭!

范仲淹開啟那份報告仔細地看了起來,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這份報告裡面沒有一個字是為自己開脫的!

狄青認真總結分析了戰爭從一開始到失敗的各個細節,不論是廣源軍的組成,人員結構,還有他們的數量以及戰術,甚至於他們造反的目的還有行軍路線意圖,全部做了認真的分析!

眾人遠在汴京,高高在上指天論地,原以為這是一群烏合之眾,看了下面的人的報告,才知道,這幫人哪裡是山林野漢,分明就是一支規模龐大訓練有素的正規部隊,他們的戰術戰略都是經過仔細思考部署的,甚至誰也沒想到,廣源軍的人數竟然能達到六萬之巨,而且經過一系列的擴張,他們還在增加,實力還在往上升!

而且這幫人竟然還有戰象部隊這樣特殊的兵種,他們也沒想到廣南的地形複雜到這種程度,到處都可能是陷阱,光光派出三萬人,能收復這個地方,那才是真的有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