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小亨傳說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7章 資源之戰(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87章 資源之戰(上)

第一百八十七章資源之戰

遺憾的是,這一切,汪家兄弟等在事前並沒有料到。他們沒有料到風紫居然敢捅出來,玩得那麼大——要是汪家兄弟知道三瘋在學校裡曾經很瘋狂,恐怕就會挺後悔。更加沒想到,風紫還有冷老爺子這張王牌。

王牌?的是,風紫有大把的王牌。掌握著娛樂傳媒影響力的風行是王牌,院線是王牌,香港的盟友是王牌,俞聿徽也是王牌。

這一切累積在一起,足夠掀起一場來勢兇猛的風暴了。

面對著記者的追問,華影總經理何超華無可奈何的一句話使所有輿論指向中影:“我很看好風紫集團,但有些力量逼使我不得不讓步。”

中影迅速被萬人所指,臭名昭著呀。

這一場風暴來得如此之兇猛,令人完全措手不及。本來華易一方已經佔了上風,突然一夜間,所有的聲音都變成了支援風紫與長信。最誇張的是,新力量的股票在影片被封殺的訊息傳出後跌了不少,風暴開始後就在節節高升,按市值來算,竟然飆到了二十五億之多。

面對著這幾乎是一面倒的局面,汪家兄弟立刻慌了手腳,怎麼做?他們現在到底應該怎麼做?

現在的局面,透過電影市場便可體現出來。《極限人生》與《親親》同一天公映,人們都選擇了看《親親》,而不是《極限人生》。當《親親》一週票房破五千萬的時候,《極限人生》甚至連一千萬都沒有。

輿論的壓力是巨大的,有了新聞署力挺的媒體們,這一次終於可以暢所欲言。難得一次毫無顧忌呀,於是,華易及中影及電影局成了最大的受害者,尤其是華易,被媒體冠之為“行業霸權主義者”,名聲簡直臭到了極點。

不得不說,在現代社會,掌握了媒體,就是掌握了民意,民意,本身就是一件最有利的武器了。

與事前的預料不一樣,俞聿徽掌握的官場人脈的確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可他本身就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人物了——現在國內似乎只要一牽扯到外商就容易妥協。俞聿徽現在是中國人,但他是海外華僑出身,這本身就有了很大的代表性,很容易成為一個典型。

很湊巧的,俞爸爸正式將頓斯集團股權脫手套現,這時的俞爸爸將俞聿徽召回美國。終於將他的所有產業全面交給了兒子,然後,俞爸爸和俞媽媽環遊世界享受人生去了。

獲得俞爸爸剩餘七成產業的俞聿徽,淨資產一夜間激增到兩百五十億人民幣。帶著無窮強的底氣回到中國,俞聿徽在機場對著媒體搖頭:“本來我還計劃向長信集團斥資五十億人民幣,為國產電影出一份力,現在我打算取消計劃!”

五十億!這不是一個很小的數字。在其他行業,五十億可能不算什麼。可是,在娛樂業,尤其是在中國娛樂業,這已經是一個很恐怖的數字了,超過華易的總資產了。

本身投資了影視基地,又持股新力量和可可,還控制院線,還控股先濤及風紫與***等。長信本身資產就不低於六十億了,再加上這五十億投資,那赫然有機會一躍超越風紫成為娛樂業第一大公司——當然,媒體不知道風紫有多少資產,但他們知道這五十億意味著什麼。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就以《絕對電影》為例子,一句話就足夠體現心情了:“五十億可以興建兩百家電影院,可以投資至少五百部中小製作影片,可以為中國培養出無數優秀的電影人才。”

但令傳媒最關注的不是這,而是俞聿徽話中的灰心和撤資意思。沒有了長信,以後該會缺少多少新聞呀。媒體迅速發動了自己的力量:“難道這就是電影市場嗎?難道非要讓中國電影市場一直停頓在原始社會嗎?”

暴風正在持續上演著,且不論是輸是贏,風紫在這場風暴中已經獲得了意外的驚喜。《親親》等戲的票房成績令人驚喜,《俠武》風頭被奪,可公映半個月,票房已經破了一億兩千萬。

風紫三巨頭在行動……

萬達院線有八十家電影院,是華易還能控制的最大院線。萬達亦有中影控股,但僅控股百分之四,很小,小到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華易不是萬達的第一大股東,只是第三大股東——要是華易是每家院線的第一大股東,那起碼就價值幾十億了,怎可能。

羅致軒現在就在萬達院線的總經理辦公室,風紫在這次決戰的利益,就是要著落在這些方面了。他含笑與這總經理寒暄了幾句,然後終於說到自己的來意。

萬達的總經理姓萬,萬總笑著搖頭否決了他的意思:“羅總,你們公司的確很強,但現在要說比華易強,只怕未必。”

“萬總不厚道!”羅致軒哈哈一笑:“風紫集團每年投資四十部影片,總投資不低於十億。長信今年電影投資不低於五億,萬總真的認為華易還是第一大電影公司?”

“新力量現在才是最大的民營發行公司,去年的票房數字大概你也清楚!”羅致軒微笑:“風紫投資的,長信投資的,都是交給新力量發行,除去新星導,每年起碼發行二十部影片,正是這二十部影片產生了每年超過十億的票房。這些,當然就不要我來提了。”

萬總擺擺手:“羅總,不是這樣算的,我承認華易實力不如風紫和長信聯手。不過,你們現在自顧不暇,還來挖華易的牆角,這不是很靠得住呀!”

羅致軒滿臉自信:“預計在今後幾年裡,風紫每年將投資不低於四十部影片,長信和新力量每年將投資超過四十部。你認為,以風紫和長信的實力,這八十部影片可以產生什麼後果?每年不會低於二三十億的票房,到那時,長信與風紫投資的影片將佔到市場一半。”

“市場上不是只有萬達院線,我還可以選擇飛樂等院線。之所以來見萬總,無非就是認為我們之間可以有密切的合作!”

萬總又何嘗不清楚這些,風紫與長信的聯手橫掃娛樂圈不是問題。問題是,且不論現在風紫與長信的超級危機,單只是風紫與長信的作風——難道大家忘了?風紫與長信入股院線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吞併院線,操縱董事局。

沒有人希望自己寄人籬下,萬總現在在萬達是第一大股東,又何必去招來風紫這種喜歡吞併院線的隱患。有了院線在手,還怕風紫不合作?

羅致軒喝了口水潤了潤喉嚨,他隱約亦猜到萬總的想法。不過,這恰恰令他感到煩惱。

目前中國的電影院終究還是太少了,這點不可否認。一千七百來家電影院,六千多塊銀幕,還遠遠不夠撐起這個大市場,正是因此,院線方可以很驕傲的做大爺——靠,你拍了電影總要上映吧,要上映就不要得罪院線。

即便風紫和長信這些年仗著雄厚財力更加加強了院線投資,譬如風紫,就靠著不斷的追加投資興建院線,從而使自己在百佳控股超過了四成。譬如今年年初的時候,百佳就按風紫的意思,在得到風紫一筆資金之餘,向銀行貸款十五億人民幣興建電影院,預計在01年將擁有兩百家全國最好的電影院。

時光院線經過這兩年的發展,亦擁有了四十家電影院,也傾盡全力貸款十億,要在014年前擁有一百家電影院——毫無疑問,在院線發展上,風紫與長信是行業最熱情的,也是投資力度最大的。

按照羅致軒的瞭解,在014年,風紫將擁有超過三百家電影院,長信到時將擁有超過六百家電影院。屆時全國電影院數將達到兩千,可即便是兩千,也距離市場該有的數字有著巨大的差距——君不見好萊塢一部大片動輒在四五千家電影院公映?

除去盜版困擾因素,要想令院線達到基本飽和線,亦是羅致軒命人計算出來的——按照發展,基本飽和線最低不能低於兩萬五千塊銀幕,按照最好的百佳一家電影院平均六塊銀幕來算,中國電影院最低也不能低於四千家。按正常速度發展,最起碼都要到十五到二十年才有可能達到這數字(若真有這麼多電影院,那就真的才有資格算得上繁榮)。

這就表示,在今後十五到二十年中,掌握終端資源的,就是TMD大爺。所以,風紫的目標就是院線,市場兩成的院線,與長信攜手將控制市場一半。

這不是不可達到的目標,隨著市場自由度越來越高,隨著分級制度推出,都可依稀見到這塊市場正在逐漸放開。要不了太久,政府力量在這塊市場的能量必然大減,到時,中影與華影等公司,就必須要靠競爭力。

縱然是現在,風紫與長信聯手亦控制了三成的院線終端,足以與中影火拼了。但是,大家都不會嫌控制的院線多。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CMFU.,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