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乾極品公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8章 別生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18章 別生氣

鄭光宗下床,攤開了雙臂。

香菱急忙拿過少爺的衣服,為少爺穿衣,臉色卻並不是太好。

“香菱,你這是怎麼了?”鄭光宗不免有些奇怪,昨晚難道讓香菱沒有快樂,或者是傷到她了。

“少爺,奴婢跟你說一件事情,你千萬別生氣啊!”香菱臉一紅,這件事情,也是她起床後,聽小七說的。

“什麼事情,本少爺為什麼會生氣?”本來好好的心情,鄭光宗突然間,便好似被重重地擊了一下。

“奴婢也不是很清楚,老爺現在還在生氣,為你的事情,你還是去看看老爺,老爺偌大年紀,經常生氣對身體不好。”

香菱好像並沒有將自己當做丫鬟,而是這個家的半個主人,此刻在勸鄭光宗,要及時盡孝一般。

“老爺為什麼有生氣啊?”鄭光宗感到很是無奈,昨晚已經和老爹解釋得很清楚,外界所傳,基本上都是誤會。

“少爺,還是你去吧,奴婢不敢說。”香菱苦著臉,諾諾回答。

鄭光宗穿好衣服,去了外宅。

在大廳,並沒有看家老爹,正好看到小七走過,便將小七喊住了:“小七,老爺的人呢?”

“老爺身體有些欠安,剛剛出來一會兒,又回房休息了。”小七恭恭敬敬站著,面無表情地回答問題。

“忙你的去吧!”鄭光宗也知道,問不出什麼,便是無奈地揮揮手。

小七匆匆跑開,鄭光宗整理衣衫,邁開步子,往老爹的的臥房而去。

臥房裡面,老爹坐在桌子旁邊自斟自飲,表情凝重。

“爹,你不知道早上飲酒,對身體有害嗎?”鄭光宗幾步上前,奪下了老爹的酒杯。

“對身體好,又能咋的,爹又沒有打算多活幾年。”鄭萬財沉著臉,這是要求死的表情。

“爹,你又咋地了,兒子沒有惹你生氣呀?”鄭光宗幾近無語,老爹這是到了更年期嗎,怎麼動不動就生氣呢?

“你看看這是什麼?”鄭萬財從袖筒裡拿出了一張紙,交給了鄭光宗。

鄭光宗拿起一看,竟然是一張借據,最氣人的是,借款人還是鄭光宗,上面不僅僅還有簽名,還有鄭光宗的一個私人印章。

借據的數額還很大,竟然是一萬兩銀子。

而被借款人,卻是悅春樓的老闆李大發。

“爹,你有沒有搞錯,這張借據根本就不是兒子簽下的,還有,借據是怎麼到你這裡的?”鄭光宗感覺腦袋犯暈。

借據上的日期,是昨天留下的,他也不記得什麼時候,去悅春樓借過錢呀!

“光宗,爹也知道你是被冤枉了,可是別人不這麼認為啊,你平常沒少去悅春樓吧,也沒少跟他人爭風吃醋吧!”

鄭萬財執意拿過酒杯,便是喝了下去。

“爹,就算這借據是真的,你也該跟兒子說說來龍去脈,讓兒子知道知道事情的經過吧!”鄭光宗感覺自己被推進了一個怪圈。

“借據是悅春樓幾個夥計送過來的,他們也簡單的說了一下昨晚的情形,昨晚悅春樓退出了一位花魁,

懷李城許多年輕公子都去捧場,其中就有你,最終你以一萬兩銀子奪得頭名,與花魁共度良宵,

哪知道,你的銀票被誰偷走,臨行時,你便跟悅春樓老闆立下了借據,這不,今天天剛亮,借據便送到了鄭家。”

鄭萬財現在便好似打掉牙齒和血吞的感覺,無奈,無助,帶無語。

“爹,兒子昨晚哪裡都沒有去,別人不相信兒子,你難道還不相信嗎?”鄭光宗這個氣,簡直要氣炸。

他奶奶的,白嫖了,還藉著本少爺的名頭,花著本少爺的銀子?

“爹要是不相信你,這件事情,早就在鄭家上下傳開了,你還是想一想,這一萬兩銀子怎麼解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悅春樓那邊說了,今天中午銀票沒有送到,便會告倒官府,說你賴賬,到時候,鄭家真是名譽掃地了。”

鄭萬財急啊,就差要吐血。

“爹,兒子心裡早有數,昨晚兒子不是就問了,兒子有沒有同胞兄弟,或者雙胞胎什麼的,

既然沒有,兒子便不會手下留情,一定會揪出這個壞蛋,還兒子一個清白。”看來,事情是越鬧越大了,鄭光宗也是哭笑不得。

“你怎麼揪出這個壞蛋?”鄭萬財嘆氣。

“兒子會有辦法的,你只管在家裡等訊息了。”鄭光宗只想儘量使老爹情緒穩定,以免老爹著急過度。

“爹哪裡還有心情等下去,一會還得備好禮物去一趟雲龍書院,你是被程先生保的媒,萬一程先生對你失望了,

你的那門親事,還能夠成嗎,成不成還是小事,鄭家的名譽才是大事。”鄭萬財還是嘆氣。

“爹,是兒子讓你費心了,兒子以後一定會謹慎行事的,兒子這就去辦事,中午前後,就會有答案出現的。”

鄭光宗著急歸著急,卻不會亂了主張,這一刻,他心裡已經有了好法子,只等著假冒者,浮出水面。

懷李城面積很大,裡面包括河流,山川,正因為如此,懷李郡才是大乾朝的重要城廓之一,被皇上極為重視。

懷李城裡,有寺廟,有庵堂。

寺廟,一般都是用來給善男信女燒香,還願的地方。

一年前,香菱曾經去過寺院許願,願少爺身體早早好起來,也願自己找一個如意郎君。

好像,這兩個願望,香菱都實現了。

一年後的今天,香菱便要去寺廟還願。

鄭光宗因為有事在身,便讓小七帶了幾個家人護送香菱去光隱寺還願,而後則是出城,去了城外制磚廠工地。

小七僱了一乘小轎,從鄭家出發,往光隱寺而去。

鄭家和別家果然不同,就算是一個丫鬟出行,規模也是整得不小,附近街坊紛紛出來看熱鬧。

大家議論紛紛,即使是做鄭家的下人,也是祖墳冒了青煙。

香菱時不時會撩開小轎一側的布簾子,偷窺外面。

殊不知,她在偷窺的時候,別人也在偷窺她。

正應了那一句,你在橋上看風景,橋下的人也在看你。